百亿量化私募的“奇葩事”

ze10个月前健康343

量化大厂快速致富的故事,业内耳熟能详。

但是你能想象在这样一个专业的群体里,有时候一些机构也在创造源源不断的精彩。

剧情甚至不可思议。

举个例子,你能想象作为行业薪酬的天花板,“十亿量化工厂”在大学讲课时会给参与者人民币补贴吗?

这是招才引智还是雇团表演?

另外,大厂们对自己都这么没有安全感吗?还是对现在年轻人的认知能力没有“信心”?

【/h/]再比如,一些量化厂商会有意识地“隐藏”一些人才作为自己的“杀手锏”,但如果隐藏了,薪酬结构也会出问题,公司内部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事情。

也有一些大型量化机构在发奖金的时候“拖拖拉拉”,非常愿意花钱雇佣私人机构(更不用说合规合规了)跟踪离职的员工。这背后的人才观念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行业内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相比海外一线机构相对稳定成熟的薪酬激励体系,国内这些“快速成长”的大机构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东西需要迭代进化。

首先,在招聘现场发“提示”

今年金融行业“入行难”是公认的事实,但仍有部分机构对其招聘热度不“自信”。

最近一家100亿的量化私募,在顶尖大学的宣讲会上想出了“给予现金补贴”的噱头。

当天,该组织原定于6月13日在一所大学进行讲座,但日前有人在学生中发出了“招揽人”的广告,开价“资助40r(人民币40元)”。

为了让更多人“放心”参与,海报还特意注明:“坐过去就行”。

有业内人士透露,业内此类宣讲会“补贴参会人员”的案例相当多,尤其是在顶尖高校。通常一些机构的HR们担心自己的知名度不如互联网巨头或者知名科技公司,而公司本身又“有钱”,于是就产生了“用钱开路”的想法。

但是换个角度看,积累人气是需要时间和沟通的。用钱来吸引“观众”,恰恰暴露了公司内部存在“走捷径”的迹象,合规和底线意识不强。

这样的企业文化如何支撑公司的持续长期发展?

二、异地“雪藏”团队

这里招了很多“奇葩”,很多老板也在那里“煞费苦心”保护自己的人才团队。

紫石堂注意到,另一家总公司几年前“悄悄”在华中某城市成立了公司,储备交易员和运营人才,与其他机构大相径庭。

可以理解,进入更多的城市,招聘理工科背景的人,既可以开辟新的人才渠道,又可以规避“挖墙脚”的风险。

但是,前几天有信息爆出,这家机构在这些中心城市开出的薪酬似乎远远低于一线城市。

但是,招聘要求并没有降低。比如投研岗位,要求对方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实盘交易经验,在正规金融机构工作,提交详细的历史交易特征数据。

这个资产管理机构难道不担心内部团队的“隐嫌”吗?

三、不知名的“影子团队”

这只是另一个“边界”,还有一个服务公司“抬头”的变化。

据业内消息,业内一些量化机构已经把一些团队放在单独的公司里。

换句话说,公司向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发布的介绍材料中不会提及相关实体。

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

一方面有帮助一部分人避免前雇主法律纠纷的考虑。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量化投资界关于“不竞争”的法律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也有“保护”自身投资团队人事机密,防止其他机构挖墙脚的考虑。

再者,可能还有增加激励等其他方面的考虑。

但上述做法也导致了法律法规要求的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的可能,由此带来的潜在合规风险也或明或暗地存在。

【/h/]“人事”奇迹通常不会对公司的短期发展产生直接作用,但却有着巨大的长期影响,值得各方关注。

相关文章

3分钟搞懂:降准到底是啥来头?

【/h/]好消息来了!‍‍‍【/h/]2024年1月24日,央行行长表示,央行将于2月5日将RRR下调0.5%。根据中国约200万亿元的存款规模,RRR降息0.5%可以释放1万亿元的长期资金。【/h/...

日本经济彻底走出大衰退,还是又一个大泡沫?

【/h/]2月22日,日经225指数高开高走,突破了1989年12月29日泡沫经济时期创下的历史最高收盘价38915点,最终收盘创下新纪录。【/h/]这是日本股市的历史性时刻。道琼斯指数用了25年才回...

腾讯一年净赚1557亿,马化腾依旧不满意

【/h/]“股王”腾讯依然稳定。【/h/]3月20日港股收盘后,腾讯控股发布了全年及2023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累计达6090.15亿元,同比增长10%;非国际财务报告...

A股拒绝大调整

【/h/]隔夜,美国股市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涨幅均超过1%。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89%,收于5200点以上,较去年11月初上涨27%以上。【/h/]此外,美元指数从当日高点104...

为什么今年发达国家都在大举吸纳移民?

本文来自:华尔街体验APP,作者:常,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全球人口终于恢复了长期以来的自由流动,压抑已久的移民需求开始回升。 从数据上看,移民的目的地主要指向发达国家。 今年,主要发达...

平台短期主义:8个月换一次血,“电商标配”批量诞生

【/h/]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进入“标准时代”。早期的标准产品是双11和618,这对GMV是一个很大的推动。该标准在2023年被视为提升消费者体验的一种手段。2023年初,JD.COM以首页一级入口“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