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搞懂:降准到底是啥来头?
【/h/]好消息来了!
【/h/]2024年1月24日,央行行长表示,央行将于2月5日将RRR下调0.5%。
根据中国约200万亿元的存款规模,RRR降息0.5%可以释放1万亿元的长期资金。
【/h/]在RRR宣布降息后,市场做出了反应。
【/h/]为什么RRR削减会有这种效果?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RRR还原!
所谓的RRR降息意味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
【/h/]为了清楚地解释RRR切割,让我们以一个小故事开始:
【/h/]隔壁王阿姨有1000元。王阿姨觉得在家里不安全,也没有利息,所以她决定把钱存入银行。
【/h/]于是,1000元被加到了银行存款账本上。
【/h/]如果银行把钱锁在金库里,只等王阿姨取钱:
【/h/]反正王阿姨也不急着取钱,于是银行拍了拍大腿,决定先把这1000元钱借给老吴赚贷款利息。
【/h/]老吴拿着借来的钱,马上去老李的店里买了一双鞋,付了1000元。
【/h/]这时,店主老李有1000元钱,但老李觉得放在家里不安全,也没有利息,于是老李把钱放回了银行。
【/h/]这时银行账本上增加了1000元,存款总额为2000元。
【/h/]这个时候,银行不可能拿着这1000元钱只等着店主老李来取款。
【/h/]于是银行又把钱借出去了。
【/h/]这样,每次存款时,银行都会进行贷款。
【/h/]这可以无限持续下去,一生十个,十个生一百个,无限的钱,创造无限的钱。
【/h/]这个过程就是货币创造。
【/h/]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h/]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
【/h/]毕竟,银行还是要盈利的,所以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钱都闲置在金库里。
【/h/]银行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池。顾客不断地往里投钱,但顾客不会一下子全取走。
【/h/]所以央行要求银行将客户存入的钱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并赚取利润;
【/h/]另一部分存款放在中央银行,以确保存款人可以提取存款并在资金结算需要时使用。
【/h/]交给中央银行用于客户取款需求的这部分资金称为存款准备金。
【/h/]没有。
【/h/]中央银行将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准备金水平,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h/]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h/]公式如下:
【/h/]由于银行有大有小,流动性风险各不相同,因此央行规定各家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不同的。
【/h/]当然。
【/h/]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高于法定最低限额,这被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
【/h/]用储备创造货币的过程会发生什么变化?
【/h/]我们再模拟一下,假设准备金率为10%。
【/h/]银行支付准备金后,剩余的存款将借给老吴。
【/h/]老吴向店主老李买鞋,老李拿到900元后去了银行。
【/h/]银行存款10%准备金后,剩余存款为900-90=810元将继续用于贷款,以此类推。
【/h/]但由于准备金的存在,不可能再将100%的存款借出,因此不可能创造无限的货币。
【/h/]在上面的例子中,1000元的初始存款,准备金率为10%,最终创造了1万元的货币供应量,该货币供应量被放大了10倍。
【/h/]这10倍被称为存款创造乘数,或存款乘数。
【/h/]存款乘数的大小与准备金率有关。我们不考虑“你把私房钱塞在天花板上停止流通了”等现金泄漏,存款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
【/h/]上面的公式可以用几何级数来计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计算一下。
【/h/]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存款乘数和准备金率之间的关系。
【/h/]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存放在央行的资金就越少,因此银行可以自由使用的存款就越多,可以用于贷款的资金就越多,存款乘数就越高。
【/h/]简而言之,在RRR降息后,可以释放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复苏。
【/h/]央行通过降低RRR有效增加金融机构稳定资金来源,确保信贷合理增长,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央行行长在宣布RRR降息时还表示,将于2024年1月25日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h/]这一次,利率下调了0.25%,从2%降至1.75%。
【/h/]央行继续通过部分下调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