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减半征收3个月,合计免税229亿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政策实施三个月,投资者免税200多亿。
12月15日,财政部披露了最新的财政收支情况。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万亿,同比增长7.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697亿元,同比下降33.4%。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政策8月底落地,9月、10月、11月分别免除投资者缴纳印花税81亿元、61亿元、87亿元,合计免税229亿元。免税额度与这三个月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相同。
自从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政策以来,监管呵护市场的行动就没有停止过。今日,证监会连续发布两个细则,推动上市公司回购分红;最近* *经济工作会议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表示,将动态优化IPO定价等制度安排,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围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证监会将联合发布相关行动方案;此外,证监会发文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活跃资本市场的融资融券规则陆续出台。
一是减免证券交易印花税229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单月81亿元,同比下降58.2%,环比上升32.8%。
如果剔除8月底征收减半政策的影响,今年前11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24.44%,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16.5%。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政策实施后的三个月,即9月、10月、11月,市场获得的印花税减免高达229亿元。
自9月份成交触底以来,市场成交金额一直维持在8000亿元以上,9月、10月、11月、12月(半月数据)日均成交金额分别为7178.89亿元、8261.59亿元、8768.11亿元、8222.28亿元。
第二,善举频出。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上市公司等诸多积极动作不断,市场逆袭的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积累。
12月1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使用回购工具,同时将加强回购过程中和回购后的监管。
同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促进提高分红水平,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率,督促公司在公司章程中细化分红政策。
12月11日、12日,* *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CICC认为,* *经济工作会议将有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12月4日,证监会书记、主席易会满指出,要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充分发挥枢纽功能。动态优化IPO定价、再融资、减持等制度安排,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加强金融监管也被认为是对市场最“友好”的行动之一。“金融工作第一次会议: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工作会议简报中,至少21次涉及“监管”二字。近三个月来,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因违规被立案。
10月30日、31日* *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此后不久,中国证监会表示,未来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
10月14日,证监会消息称,为进一步加强融资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调整优化融资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股出借制度,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分类限制配股出借。同时,督促证券公司建立健全融券发行机制、穿透核查机制和准入机制,加强对融券交易的管理。
8月27日,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修改融资融券实施细则,以落实证监会近期发布的激活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促进融资融券功能发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合理交易需求,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的最低保证金比例由100%降至80%。这一调整将在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的公告。根据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
7月24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规划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会议提到“要激活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h/】“国家队”增持央企ETF,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12月1日,中国国鑫旗下国鑫投资有限公司于当日增持中证国鑫央企科技指数基金。
10月23日晚间,* *汇金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今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
大量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增持或回购,提振股市。统计显示,截至12月14日,年内已有1300余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超过800亿元。
此外,长期投资资金也“搬家”了。
根据公告,新华人寿和中国人寿将分别出资250亿元,即合计500亿元,共同设立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本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定的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根据市场情况,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三、高盛:维持a股市场高位。
买家研究普遍看好a股未来走势,包括高盛等多家国际投行巨头。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Kinger Lau及其团队对中国股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形势的改善有望促进企业盈利的恢复,并维持对a股的“高配”仓位,因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高盛研究部预测,2024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盈利增长分别为10%和11%,接近今年的表现(市场预测增速分别为8%和10%)。
由于中国a股市场对地缘政治和流动性因素的敏感度较低,股票风险溢价较高,与国内政策利好和国家增长目标匹配较好,高盛团队认为中国a股市场的战略投资理由非常充分。该团队还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大众市场消费品股票、一些出口企业和几个主题(人工智能、新基础设施、“小巨人”和国内公司治理领导者)可能表现良好。
未来12个月,高盛的研究部门将维持对该地区中国a股的高调建议,但考虑到回报与风险回报之比可能低于a股,团队将离岸中国股市的配置建议调整为持有,以体现更具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投资策略。从行业来看,高盛股票策略团队预计互联网和消费板块的利润增长会有所改善。
就投资主题而言,高盛研究部指出,2024年行业整合、通胀形势(PPI vs CPI)、海外市场需求(即企业“走出去”战略)、房地产市场溢出效应、消费降级、私人部门资金周期等都需要密切关注,以便最好地评估不同预测假设所面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