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离职,先退培训费?

ze1年前健康667

近日,董明珠再次发声,指责《网络名人》中的退休员工孟雨桐,称孟雨桐只想利用格力平台做网络名人,在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有人评价:董明珠又站到了年轻人的对立面。

董明珠早前接受采访时的言论也被翻出。她建议立法对员工跳槽收取培训费。“因为你为我工作了十几年,我培养了你,付出了那么多的金钱、人力、物力和时间,你拍了屁股就走了,那你的下一个单位至少应该补偿我的培训费。”

这一说法在网上引发热议。微博CEO王高飞评论称,“自己管理不合规,要么骂员工,要么靠法律,都吃了亏”。

关于董明珠提到的培训费,关于员工离职是否应该赔偿公司,实务中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公司克扣员工工资的手段;还有人认为,员工与公司签订了培训费协议,就要按照协议执行。

实际情况往往更复杂。一旦员工和公司因为利益问题站到了对立面,就可能变得“有理说不清”。

我们和五个专业人士谈过,都是因为培训费的问题和公司有矛盾。有的人离职要交高达3万元的培训费,感觉和有偿工作没什么区别;有些人的入职培训是军训+讲座没有任何干货,离职还被索要培训费。还有的从工资里扣一万多,贴一千多。

农民工要离职,培训费先退。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第一,离职要交三万培训费。感觉和花钱去上班没什么区别。

(云韵,30多岁,杭州人)

毕业找工作,比较了几家公司后,选择了网上负面新闻较少的互联网公司,没想到反而踩坑了。

入职三个月后,我准备辞职。一方面是因为公司让我整天打零工,我觉得看不到未来。另一方面,公司会以各种方式克扣员工工资。最离谱的是每天在朋友圈转发公司文章,还每天转发到公司微博。不转发就扣钱,错过一个扣100元,美其名曰“捐款”,其实是对员工的“服从测试”。

离职的相关手续和流程都很顺利。最后一步,我的离职证明被暂扣,因为我没有把培训费退给公司。

我一开始收到的offer里没提培训费,HR也没提培训费,直到我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我觉得这个条款有问题。这是一个隐藏的雷。也咨询了一个HR朋友。对方表示,对于公司自己组织的培训,法律其实是不支持收取培训费的。另外,这份合同也是同批人签的,所以我是抱着“即使出了事,我也不会一个人”的想法签的。同时我是应届毕业生,和公司签了三方合同。如果我要因为破坏优惠而赔钱,公司也会在这一点上扣住员工。

入职后,公司有为期一周的内部培训。主要内容是在公司开会,领一个PPT给新员工讲解公司文化和业务介绍,结束后还有不舒服的破冰游戏。培训费每个月从工资里扣,一共交三年,一共三万。离职不满三年的,只需根据工作时间缴纳相应的培训费即可离职。

我被公司HR扣留的第一反应是不开心。我最近几个月的月薪不到5000元,没有交五险一金。然后就非常后悔,觉得不应该签这个合同,甚至不应该入职。

本来想申请仲裁拿离职证明,但是仲裁要几个月,公司威胁要反诉我。刚毕业的时候不够勇敢,很快就拿到了新公司的offer。最后我懒得和这家公司耗心思,选择放弃仲裁。以前的同事告诉我,很多人其实没有交培训费就走了,有的人直接请了长假,再也没有回来。

我认为培训费本质上是用不平等协议“绑架”员工,让员工变相离职1-3年,属于“不给马草却让马跑,辞职时给马绊脚石”。工资没多少,却总想从员工口袋里拿出来,败坏了公司的名声。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逐渐意识到,要提高自己的技能,还得靠自己。而且我发现有些真正想教你东西的领导,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悄悄的指导和分享东西,而不是搞形式主义,让大家坐在一起学PPT,然后收员工的钱。

我觉得职场也应该互相照顾。一个公司要想让自己的员工,尤其是优秀的员工,在离职前顾全大局,考虑公司的发展,就必须用薪酬和成长空来留人。不然哪个公司不是人才?

第二,入职培训是军训+讲课,没有含金量,扣4000元。

(小雨,24岁,昆明人)

去年大学毕业,进入一家物业公司做管培生。他们在正式上岗前安排了半个月的培训。培训前,所有新员工都签了培训协议,协议中提到培训费4000元,员工必须在公司工作一年半以上,否则离职要交培训费。

我们当时被告知的是,如果不参加这个培训,以后就没有晋升的机会了。这个我也不太懂,就签了协议。这是一次完全封闭的训练。公司给我们订了昆明到杭州的往返机票,去住了一个公园的预制房,统一提供餐食。

其实这个培训没什么含金量。第一周前三天是军训,跟大学军训一样,练队列,跑步,学体操。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体验了物业的一些岗位,比如保洁员。我们扫了一天地,体验了一天保安的工作。

第二周培训是一节课,有一些讲座,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有一些企业领导来讲课,但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培训。

入职后,月薪4600元。管培生没有固定的岗位,工作每周都有变动。我参与交房,收物业费,去小区验房装修。职场一直在变化。今天去一个地方,明天可能去一个很远没有地铁的地方。到了这家公司什么都没学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打零工。有时候我一天的收入不够我吃饭和打车。

在这家公司干了半年就辞职了。这事发生在月底。公司给我发工资的时候直接扣了我4000元工资作为培训费补偿。剩下的工资不够交当月的社保,HR还让我交600元。

后来我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电话反映了这个事情。对方联系公司调解。公司说如果签了协议,培训费就得交。人社局告诉我,如果有异议,只能仲裁。我也理解公司跟我们签订的培训协议不合理,因为公司不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也没有国家认证的证书,但是公司钻了个空,提供简单的岗前培训就当专业技能培训,让我们退培训费。

后来发现有些同事是交了完工资才辞职的。公司只能扣半个月工资,剩下的钱没有追回。有些人没有扣除或支付培训费就离开了公司。公司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做事标准。

我在工作期间非常努力,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我加班了,跑来跑去,也就是说我是拿工资干活的。这样的企业对员工不公平,随意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很坑。

另外,我觉得有关部门对培训费的补偿应该管理得更细致一些。比如简单的入职培训不能纳入补偿,提供资质认证的培训可以适当补偿。

第三,培训费从我工资里扣了一万多,我也贴了一千多。

(肖伟,30+岁,江苏)

我曾经在一家传统车企的经销商店里工作,主要任务是卖车。品牌方对经销商是有要求的,每个门店都要配备相应比例的持证销售人员,所以在入职的时候,我们的销售人员需要参加培训,考相应的证。

培训是强制性的,你必须参加并签署一份协议。这类似于霸王条款。想进公司工作,必须签协议培训,不然就走人。公司不管你去不去,但是品牌有这个要求,所以人事会安排报名。要么忍,要么滚,是公司管理层的口号。

作为员工,我肯定是在单位工作,不是为了培训,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但是培训已经成为一项强制性任务。

关键是协议里有一个条款,如果你培训后离职,你要向公司支付所有的培训费。钱从工资里扣,不够就自己掏钱。出去培训会有课程费和差旅费。课程费用由公司出,部分出差费用由公司出,但基本不够。剩下的要自己付。所以如果你培训完就走了,就要还钱。

后来离职的时候,一万多的工资贴上来了,我自己也补了一千多。

公司认为培训你,给你出去培训的机会,就是提升自己,所以你要离职,赔偿公司的损失。

我没有和公司争论。因为一方面我在培训前就和公司签了协议,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我也不在乎。另一方面,当时已经找到了新工作,需要和下一家公司无缝对接,不想和原公司彻底闹翻。万一公司卡了我的离职证明和社保,我也没办法。

而且钱和合同都在公司手里,也是本地企业。抬头就看不到了,除非你真的打算闹事。小地方不比大城市更人性化。另外,真的很费时费力。公司有它的理由,你有你的理由,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那时,我在培训中拿到了证书。但是,此证书仅限于一个品牌。是品牌证书,不是国家证书,对其他品牌没有影响。等我离职,这张卡就自动失效了。

我觉得培训对个人有提升,比如流程,技能,特长,但还是要看个人情况。至少对我来说,不参加培训也能做好本职工作,差别不是很大。

目前很多传统企业的管理比较粗糙,你的感受和公司无关,你只需要服从就可以了。在一个年轻人多的公司,可能更人性化。如果年轻人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不过要看公司了。

第四,MCN用主播当AI,想先交一万培训费。

(钱娜娜,24岁,杭州人)

去年,我从一所传媒学院毕业后,开始做一名主播。

我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先找到一个可靠的MCN组织。因为经营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定位是穿博主,毕业前就开始花更多精力更新。不久后,我收到一个机构的私信,问我是否考虑做一名古装主播。

当时我正好在投简历。我看了对方发来的公司信息和其主播的直播间。我觉得比较靠谱,做了一个线下采访。

几轮面试下来,工作强度和承诺收入基本满意,但对方建议不要招纯白。他们介意我没有经验,我不是普通班的。播音是“野主播”,要学主播课,提高销售技巧才能上岗。

主管给了我两个选择:去外面的机构培训,回来考试合格后上岗,或者直接在这个公司学习更系统的课程。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做了一些功课,发现这家公司的课程比较实用,而且外面的课程很短,价格也不便宜。

经过协商,公司让我签培训协议,大概意思是主播培训费2万,公司和员工各承担一半。如果培训后在公司工作一年,就不用交培训费,否则要交一半的培训费。我当时就忘了,一个月就能把培训费赚回来,不亏。

接着是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边工作边学习。虽然有主管培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因为工作强度过大,经常嗓子疼,胃也疼,已经开始失眠,经期也耽误了。

同行不知道,这家公司简直把人当AI:早播7点前开始,夜播3个小时。不仅不能正常吃饭睡觉,连假期都没有。我们也要经常小便。我真怕没赚到钱,就先崩溃了。

我提出辞职的时候,主管直接找我要钱,我问:“你要钱不要钱?”?对方拿出一份协议,然后开始“人身攻击”,大概意思是:你漂亮还是有才华?你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各方面都一般,公司为什么要免费培训你?

我气得哭了。当我回家告诉父母时,我大吃一惊。他们说不同意我做这个工作,觉得上不了台面。他们在家里总怕被我亲戚刷。我还是不同意把事情闹大。毕竟个人无法和公司抗衡。

当时我胃溃疡,疲惫不堪,所以选择了妥协。最后的结果就是培训费从我工资里扣,相当于免费给这家公司卖了两个月的货。

也许这是一家靠培训费赚钱的伪MCN公司,但我不想折腾,就当是我步入社会后交的第一笔学费吧。

5.我还没工作半年,老板就用培训费阻止我离职。

(萧冰,25岁,广州人)

在一家奶茶店工作了2个多月,因为工作强度太大对身体不好,所以辞职了。这是一家新开的奶茶店。工作很快,从早到晚,一天大概9个小时。中间没有喘口气的机会,管理不够人性化。有一次因为下午吃饭没有及时准备材料被老板说了,但是当时没有订单。

我提出离职后,老板先是建议我再坚持一段时间,收回离职的想法。另外这家店的员工比较紧张,经常忙不过来,但是我拒绝了。后来我态度坚决,他说工资可以按天数给我发,但是不到半年,要扣一笔培训费。

听到这个我很不高兴。我对这份工作不满意,还要被扣1000元。而且,我觉得他所谓的培训费是不合理的。首先,面试的时候完全没有提到。其次,培训过程不够规范,我也没学到多少东西。

虽然我讲了店里的制度,教了奶茶的制作方法,但是没有教我最基本的,比如茶叶原料和水的比例,奶精、奶油、牛奶的用量,西米怎么煮等等。至于公式的很多细节。

其实我一个月也没多少钱,就是喘不过气来。我说我会申请劳动仲裁。老板说我签的合同里有培训内容,有法律效力,仲裁没用。

我有个朋友之前也有过类似被扣培训费的经历,只是行业不同而已。她告诉我,即使签了合同,如果只培训内部员工,也不会有差旅费等费用,不会给店铺造成经济损失。老板没有权利扣钱,只要我态度强硬。

我也咨询过一个律师朋友,他告诉我员工技能培训属于公司提供的法定义务,一般是不允许收费的。即使劳动合同中有培训费,公司也不能随意扣除。

可能因为店里忙,老板不想跟我争,1000块钱也没多少钱,就把工资全给我发了。

我觉得在奶茶店工作没有什么门槛,只要能吃苦就行,但是和其他餐饮类型不同的是比较忙。顾客吃饭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中午和晚上。下午没有客人的时候,员工可以休息一下,但是奶茶店从早到晚都很忙,到时候会倒掉材料做熟,中间还有各种器皿要清洗。

也正因为如此,这项业务很受欢迎。有的员工往往两三天就不干了,很多都是兼职。所以奶茶店都不愿意让员工离职,有的甚至让员工签承诺书,承诺半年没工作就自动补偿公司一个月工资。

(应采访对象要求,云、小雨、、钱娜娜、为化名。)

相关文章

LP与GP共赢、多赢已经是奢侈品了?

【/h/]众所周知,近两年LP和GP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原本LP和GP是共生共享的关系,但目前整体估值中枢下移,上市难度加大。似乎双赢和多赢已经成为“奢侈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LP对GP的需求...

英伟达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房家瑶,原文标题:《英伟达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美国第二大上市公司》,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英伟达成为美股第二大上市公司。 周三隔夜,美国“小非农”数据增添...

长城人寿增持赣粤高速 险资年内五度举牌

【/h/]震荡行情下,a股再现险资举牌。【/h/]6月12日晚间,赣粤高速(600269。SH)公告,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

广州、重庆跻身3万亿俱乐部,谁能走得更远?

【/h/】3万亿元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起点。 【/h/】正在召开的广州市两会透露,预计2023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出口总值将连续第三年双双突破1万亿元。 【/h/...

2020-2024年,为全球经济30年来最弱的五年

世界银行1月9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2年的3.0%降至2023年的2.6%,至2024年的2.4%,比20世纪20年代的平均水平低近四...

华软新动力“踩雷”揭盖,导火索为磐京投资实控人毛崴被调查

【/h/】一场“杭州30亿量化跑路风波”将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新动力”)的100亿私募推到了风口浪尖,随后事件持续发酵,涉及多家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震惊资产管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