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软新动力“踩雷”揭盖,导火索为磐京投资实控人毛崴被调查

ze1年前健康585

【/h/】一场“杭州30亿量化跑路风波”将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新动力”)的100亿私募推到了风口浪尖,随后事件持续发酵,涉及多家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震惊资产管理界。

截至11月1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包括中软新动力在内的相关机构进行调查,各地监管部门对相关事件及相关主体的调查也在进行中。

最让资产管理行业担忧的是,在这场“环环相扣”的跑路风波中,多层嵌套、虚假净值、风控失效、“托管消失”等诸多关键环节的神秘失控,可能引发资产管理领域投资者的严重信任危机。

保险丝

11月14日,一则“杭私募造假出局,致百亿FOF私募中国软新动力踩雷”的消息在私募圈激起波澜。截图显示:(华软)新动力投资了杭州汇生,再投资杭州余姚,再投资潘静。投前估值表和投后业绩都是假的。

一时间,资管圈各种微信群都在转发这张截图,引发热议。

随后,一个涉及私募、信托等多家机构的“非常规”资管产品运作环节被撕开。

据记者独家了解,此次事件是由潘静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毛伟被带走调查引发的。

知情人透露,毛伟的调查引发了一家上市国企的自查。在自查过程中发现投资人存在问题,于是向机构申请赎回,但机构无法支付。

记者从另一位相关人士处佐证了上述信息,并称该机构由杭州余姚投资。

事件发生后,华软新动力作为资金募集方,向频道解释称“新动力的FOF投资了杭汇盛,汇盛此前自称是量化对冲策略。后来华软新动力调查发现,汇盛只投资了余姚投资的产品,华软新动力迅速行动,举报逮捕了产品造假的私募经理杭州汇盛。华软新动力对投资中的失误以及一些不实的市场传言所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14日晚,华软新动力官网回应称,截至目前,我公司管理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实际投资于深圳市汇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生私募”,注册号P1061345),因汇生违约导致兑付困难。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针对惠生重大违约事件,公司将继续向相关基金产品的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并对惠生定向增发及相关环节采取法律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目前,管理的其余基金产品运作正常."华软新动力表示。

"多层嵌套"

据记者调查,华软新动力是一家百亿级私募基金公司,在市场上管理规模较大。公司的FOF产品投资了汇盛的私募产品,号称是“量化对冲策略”,实际投资的是另一家机构——杭余姚的产品。

但在华软新动力涉及的众多产品中,一部分是华软新动力通过信托渠道发行的TOF产品,另一部分是信托作为投资管理人的私募投资。

据悉,TOF又称“资金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于信托产品或基金产品的信托产品。目前国内TOF的典型模式是信托公司募集资金设立母信托产品,母信托的受托人根据产品风险收益偏好选择行业内优质的阳光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和私募基金进行组合配置。

这包括国企认购信托的优先权。所谓优先权劣后,就是给优先权支付固定利息。如果出现亏损,劣后资金将首先亏损。如果收益高于优先级利息,约定收益应支付给优先级,金额归劣后级所有。

为此,云南信托、郭彤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也参与其中。

针对此事件,云南信托相关人士回应经济观察报记者称,公司已对公司部分TOF产品合作伙伴涉嫌违规的传闻进行调查。经核查,本公司已严格按照信托文件中的约定充分履行受托人职责,TOF相关产品的投资运作遵循了投资者的意愿及其指定投资顾问的指示。随后,公司将根据信托文件和投资者意见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云南信托相关人士透露,云南信托涉及的项目为资产管理服务。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郭彤信托“踩雷”的规模相对较小,并非传言中的30亿元左右。而且郭彤信托涉及的产品和云南信托类似,都是资产管理服务项目,不是主动管理项目。

根据截图描述的多层嵌套,相关产品由此形成多个复杂的投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国企或信托投资人→华软新动力→汇盛私募→杭余姚→潘静。第二个环节是:国有投资者→信托→杭余姚→潘静。

托管死亡?

在此次事件中,“(华软)新动力投资杭州汇生,再投资杭州余姚,再投资潘静”的托管问题也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今年4月28日,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中基协[2023]171号文件《私募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明确提出私募产品最多嵌套一层(募集层的交易层模式除外)。然而,该文件尚未得到执行。

从目前的监管规定来看,国内对私募产品的监管嵌套在两个层面,即第一个层面是国企或信托投资设立资产管理计划,第二个层面是华软新动力作为FOF投汇盛的私募。

【/h/】但是汇盛私募是如何投资杭州余姚,然后又投资潘静,又是如何获得托管人同意的呢?

有业内人士分析,有可能是汇生私募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把钱投到了杭州余姚。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当有托管账户时,资金会被转移到杭州余姚,最终导致钱的外逃。

星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毛小建认为,关于私募基金的托管问题,此前的《私募基金备案说明(2019版)》[已经失效,在《私募基金备案指引1号-私募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备案指引2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备案指引1号》和《备案指引2号》)中已经规定了对契约型私募基金的强制托管要求 2023年9月28日开始实施,1号备案指引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做了同样的规定 ..“鉴于上述私募基金强制托管要求出台较晚,2018年及以后的证券私募基金必须进行托管,但在此之前,协会、券商托管等各项规章制度尚不完善。由于历史原因,早期成立的证券基金产品可能仍然没有托管。”毛小建说。

【/h/】也有律师表示,可能存在委托方恶意欺诈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倒数第二个产品的托管人未尽职或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尽管如此,这些行为将严重侵害投资者的利益。

律师进一步表示,这个事件比较复杂,最终要根据涉及的产品和交易来判断。

截至记者发稿时,涉事机构杭州余姚和惠盛私募部分产品托管人华福证券回应称,公司密切关注并跟踪事件进展,涉及惠盛私募个别产品托管事宜。经认真调查,公司在履行托管职责过程中,符合法律规定,履行了相关权利和义务。

你是谁?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华软新动力是一家私募机构,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多管理人,通过量化评估选择对冲基金,辅以底层的IT监控、投后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帮助投资者规避单一资产、单一策略、单一管理人的风险。

根据中软新动力在中国基金会的备案信息,公司创始人及高管均为媒体人,财经一部研究员。2005年7月至2014年10月,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义生担任第一财经日报编委、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10月加入中民投,任高级经理。2015年创办杭州华软新动力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副董事长是杨洋。资料显示,他还曾在第一财经学院担任特别研究顾问,后加入冯润恒道投资担任风控总监。

中软新动力给出的官网回应直指汇升私募产品造假,并表示将对汇升私募及相关链接采取法律手段。

中基协信息显示,汇生私募成立于2016年,2017年完成注册。实际控制人张平曾在国信证券广州分公司担任投资人,更早的工作经历可以追溯到在天地任平(香港)有限公司担任广告文案,目前汇盛投资旗下有6只产品仍在运作,其中5只包含“量化对冲”。

注册系统提示一条与辉盛私募相关的信息:“管理人注册地和办公地不在证监会同一辖区”。10月27日,汇盛私募在中基完成了一次事件变更。

记者根据中基协的信息发现,汇盛私募备案的相关产品均在托管人备案。

汇生在私募备案的6只产品中,1只产品、2只产品、3只产品分别由银河证券、郭进证券和华福证券管理。

但是,即使在有托管人的前提下,汇盛的私募也已经投向了杭州的余姚、潘静等私募机构。托管人是否充分履行了审查义务,备受市场关注。

另外,同样是当事人的杭州余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杭州余姚的管理规模为20亿-50亿元。去年6月13日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已判定为异常经营。

资料显示,杭州余姚的法人代表、总经理为何国庆,从事纺织行业多年,担任销售、主管;公司副总经理卢志强也曾在纺织行业工作过,担任过销售和营销等职位。根据这份资料,上述两人除了从事纺织行业外,没有在其他投资机构工作过。2017年,贺国庆创办杭氧余姚,卢志强担任风控专员、监事。

相关宣传资料显示,杭州余姚的基金经理杨泽斌,从事量化策略研究和投资多年。他曾是美国圣达菲学院的学生,多年来一直从事复杂适应系统、控制论和混沌理论的研究。投资理念坚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市场观,真实的投资决策过程由QBism描述。

第三方代销平台展示的杭州余姚旗下余姚肖春2号产品基金经理杨泽斌今年以来表现亮眼。截至11月3日,该基金今年的收益率为26.81%。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第三方平台已经删除了杭州余姚的演出信息和产品。

【/h/】另一涉事主体——潘静投资,公开披露显示,其全称是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股东为和韩,均持股50%。实际控制人为毛伟。

记者发现,杭州余姚因杠杆越线于2022年6月被监管并出具警示函,存在操作异常、查询账户开户率低等风险信息。

潘静投资因经营异常于2022年9月被协会注销。

据第一财经报道,汇盛私募和杭氧余姚的真正幕后老板都是潘静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毛伟。毛伟还与杭州余姚的大股东和基金经理杨泽斌有关联。

风控失守。

与此同时,在此次事件中,作为成立多年、规模过百亿的FOF私募管理人,以及多家信托机构,其投资环节、投研体系、风控体系的缺失备受市场诟病。

其中,自称致力于多策略配置的对冲基金母基金华软新动力表示,“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战略战术组合配置,量化评价的对冲基金选择体系,以及实用创新的投后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打造'配置'、'选择'、'管理'全流程稳定配置的FOHF组合基金产品。”

你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被处罚过的知名量化私募经理?你知道掉落机制有多层嵌套吗?为什么底层产品净值造假没有被发现?一系列问题需要揭开。

一位FOF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作为FOF的经理,应该对标的资产非常清楚。并在过程中时刻关注被投资房产的估价表。

基金经理说,“估值表体系分为四级,一级账户明细到会计准则要求的大分类;股票、债券、理财产品等交易品种的二级科目明细;交易市场三级主体明细,如深交所主板、深交所创业板、理财产品等;第四级科目明细为成本、估值增值、应计利息等。五级科目细化到具体目标,所有岗位都有展示。”

基金经理说,有的经理只提供三级估值表,有的经理很不愿意提供四级估值表,但经过这次事件,可能会变得更容易拿到四级估值表。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软新动力投资的相关产品可能涉及私募通过信托渠道发行结构化产品,投资管理人再向下投资私募,可能存在一些漏洞。

警报声响起。

随着中软迅雷事件的层层揭开,在一位资深市场人士看来,这一事件不仅可能给私募、信托乃至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一场“地震”,还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资产管理行业产生信任危机。

截至记者发稿,已有多家基金机构和托管人主动联系私募管理人,要求对相关基金的嵌套问题和运作情况进行调查和自查,并要求穿透四级估值表,对底层资产进行调查。

“尤其是中软新动力的产品,很多投资人都来询问情况,我们也紧急联系了管理人,提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一位第三方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中软事件的发酵,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电话或亲自前往FOF私募机构,统一的诉求是对所投资产品的基础资产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子基金的投资业绩和数据真实可靠,不存在资金安全问题。

此外,记者多方了解到,一些主动管理的私募机构也表示,近期高净值投资者对其产品表现和投资标的的问询有所增加。

事件发生以来,业内普遍预期私募机构和信托机构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国企投资私募产品也可能面临不确定性,投资者重拾对FOF策略产品的信心可能仍需时日。

相关文章

就业放缓又不至衰退,美国经济“完美软着陆”?

本文来自:华尔街所见,赵颖著,原题:《就业下降不足以衰退!美国的数据对市场来说是“完美的,难以置信的”。来源:视觉中国 就业“不冷不热”,美国经济完美“着陆”? 隔夜,美国10月非农就业数据出炉...

腐败、过度营销,即便茅台也要直面的ESG议题

【/h/]“没有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茅台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说。【/h/]这句话很ESG,至少是针对E(环境)——如果茅台镇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茅台酒将失去质量保证的基础。然而,环境资源稀缺...

手握200亿的VC宣布:“做完这期不干了”

【/h/]这样清醒的VC机构恐怕很难再见到了。【/h/]众所周知,过去两年的大环境不太好,许多投资机构难以为继,不得不面临倒闭或即将倒闭的困境。然而,本文的主角Foundry绝对不在这些决定退出PE/...

存在稳汇率制约时,该如何去实施货币宽松?

我们是进出口大国,所以保持汇率稳定非常重要。因此,在美元加息周期中,国内货币宽松容易受到汇率目标的制约。【/h/]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很清楚这种约束的存在,但很容易把握不确定性程度并经常夸大约束程...

继国有行之后,股份行也下调利率,大堂经理:存定期会更加划算

继六大国有银行近期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及各类存款产品利率后,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于12月25日下调人民币存款挂...

二手车市场,不相信新能源

【/h/]“老板卖车吗?如果你要价高,你可以先去商店。”几乎每天,李磊(化名)的同事都会站在北京胡阿祥二手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胡阿祥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大门外,对着路边过往的车辆喝闷酒。不时会有几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