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亿估值清零,创投圈最惨痛的一笔投资

ze2年前健康183

11月6日,WeWork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

WeWork巅峰时期估值470亿美元。2019年,WeWork原计划以5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但因为上市暴露出巨大的管理问题,一夜之间彻底崩盘。

在随后的四年时间里,软银竭尽全力挽救WeWork,持续注资数十亿美元。2021年,软银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成功将WeWork推向市场,这似乎是一次成功的救火。

然而,WeWork上市后持续连年巨亏,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WeWork上市时的市值是80亿美元,现在已经跌到不到4500万美元。

挣扎了四年,WeWork终于破产,470亿美元(3421亿人民币)的估值最终一文不值,令人唏嘘。

第一,负债数百亿,通过破产甩掉包袱。

WeWork的破产已经酝酿很久了。

2023年4月,WeWork曾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原因是其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

5月,被寄予厚望的CEO Sandeep Mathrani宣布辞职。

8月,WeWork发布持续经营预警,股价再次大幅下跌至每股13美分左右。与此同时,WeWork宣布公司四名董事会成员辞职,原因是董事会治理和公司战略战术方向存在重大分歧。WeWork随后任命了4名具有指导复杂企业违约和破产经验的新董事,显然是为即将到来的破产做准备。

10月,WeWork未能支付一批票面利率为11%至15%的债券利息。

WeWork背负着数百亿美元的债务,其中包括29亿美元的净长期债务和130亿美元的长期租赁。谁都知道它无力偿还这些债务。自2022年以来,WeWork一直在与债权人谈判债务重组,破产是实施债务重组的一种手段。

WeWork在11月6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已经与92%的担保票据持有人签署了重组支持协议(RSA),以大幅减少公司现有的融资债务,加快重组进程。

对于WeWork来说,申请破产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摆脱最大的负担——长期租赁。作为破产申请的一部分,WeWork已经请求法院允许其拒绝继续租赁那些几乎不可能盈利的办公室空。

we work连年巨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年疯狂扩张时期,高价签约的房子太多,很多已经处于空的状态。

破产并不意味着WeWork会立即停止运营。目前,WeWork仍有必要的资金继续运营,并将继续为其现有成员、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服务。如果WeWork这次能通过破产减轻债务负担,尤其是摆脱其巨额“毒药”租赁合同,还是有机会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的。

然而,如果WeWork不能达成债务重组协议,获得新的融资,它关闭运营只是时间问题。

WeWork成立至今从未盈利过。根据披露的数据,从2016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WeWork共亏损14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0亿元)。2023年上半年,WeWork又亏损了6.13亿美元。

此次WeWork破产不涉及WeWork在北美以外的运营。在北美以外,WeWork通过特许经营开展业务。其中,WeWork中国早在2020年底就从WeWork分离出来,由智信资本控股。

WeWork中国已发表声明,WeWork中国是一个独立品牌,具有独立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不是WeWork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不会参与美国和加拿大正在进行的战略重组进程。因此,WeWork在全球其他地区的任何运营都不会对WeWork中国产生任何影响。

第二,孙正义最大的失败:他对WeWork的投资是“愚蠢的”。

WeWork的最大股东是孙正义软银集团,持有超过30%的股份。随着WeWork申请破产,WeWork能否继续存在,软银投资的结局已经最终确定:水漂被彻底打败了。孙正义曾希望WeWork成为他的下一个阿里巴巴,但现在WeWork已经成为他投资生涯中最惨痛的失败。

软银直接投资了106.5亿美元给WeWork,还有其他几十亿的资金支持。

回到2016年,早已到了退休年龄的孙正义为软银愿景基金第一期融资1000亿美元,使软银愿景基金成为人类商业史上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有了1000亿美元的弹药,儿子的野心开始无限膨胀。他需要一个能从更深层次改变世界的项目,他想找到自己的下一个“阿里巴巴”。

所以,号称下一个乔布斯的WeWork创始人亚当·诺伊曼,可以说对孙正义很有胃口。当时共享经济正在兴起。当时,WeWork已经获得了Benchmark等著名风险投资人的投资,是冉冉的后起之秀。

2017年,孙正义参观了WeWork总部。参观结束时,孙正义把诺伊曼放进了他的车里。据说,在谈了28分钟(或传说中的12分钟)后,孙正义被诺依曼的油腔滑调的莲花所吸引,立即在iPad上起草了一份44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并告诉诺依曼:“在战斗中,疯狂胜于聪明。WeWork现在还不够疯狂,那就让它更疯狂吧。”

在早期的资本主义模式中,最有效率和能力的公司获得了成功。孙正义出现后,他创造了这个新模型。他向这家初创公司注入大量现金,帮助它成为独角兽,碾压竞争对手,最终成为领先品牌。

我们现在对这个游戏已经不陌生了。TMT时代,国内互联网混战也是如此。它烧了几百亿,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通过打破市场规则成为最后的赢家。孙正义是这个游戏的国王。

软银的一位前高管曾经说过,孙正义会找到一位企业家,对他说:“嘿,要么现在从我这里拿走10亿美元,要么我把它给你的竞争对手,你就会破产”。孙正义向WeWork承诺28分钟44亿美元的投资,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

在WeWork后来的一次会议上,孙正义建议诺依曼无序地扩大规模。“你不应该为自己销售团队的精简感到骄傲。销售团队至少要有一万人。”当时WeWork全公司员工不到一万人。

疯狂扩张的同时,WeWork的管理混乱,巨额融资被肆意挥霍。

诺伊曼用软银的钱给妻子丽贝卡开了一所私立学校(丽贝卡没有教师资格),买了一家建筑行业的软件公司,还投资了一款帮助退伍军人联系精神病院的App。与此同时,诺伊曼还玩起了空手套白狼,左手换右手的套路,一边购买房产,一边把自己的房产租给WeWork;一方面把各路亲戚都招进公司担任要职,另一方面频繁裁员;就连WeWork也改名为the welcome,还得付给诺伊曼600万美元的商标费。

很快,WeWork的资金见底,诺伊曼决定提前上市。2019年8月14日,WeWork发布招股书,公司有问题的管理层决策历史和糟糕的财务状况被公之于众。我们的工作开始迅速崩溃。没过几天,估值从巅峰的470亿美元暴跌至78亿美元,IPO不得不延期,严重威胁投资者利益。

随后,软银不得不亲自离场,试图挽回大败。2019年10月,软银斥资30亿美元收购了纽曼和其他投资者的部分股份,并接管了该公司的运营。软银试图通过继续向WeWork注资来扭转公司亏损,随后再次申请上市。但这些努力只是徒劳,软银得到的只是更大的损失。

2020年3月,孙正义在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向LP鞠躬。他直言自己对WeWork的投资是“愚蠢的”。“你看到一个看似优秀的创业者,发现他令人鼓舞,但他不一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相关文章

黄光裕接管国美金融业务,能否完成久拖7年的支付牌照收购?

【/h/]2024年,黄光裕已经回归国美三年,他不再勇往直前。【/h/]“恢复国美原有的市场地位需要18个月的时间。”2021年2月,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回归商业江湖后首次公开发声。他希望重振国美过去的声...

新10亿级国货美妆,优势在哪?

【/h/]10亿一直是国货美妆的重要里程碑。【/h/]对于品牌而言,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成就,更是品牌在市场上认可度、影响力和消费者基础的重要提升。【/h/]近日,“用户谈”发布的“国民美妆品牌年度销售...

钻石卖得不好,戴比尔斯可能要被卖了

【/h/]据《华尔街日报》最近援引的一份报告称,天然钻石矿商和零售商戴比尔斯集团可能被出售,该公司目前由英美资源集团控股。【/h/]据这些人士称,在伦敦上市的英美资源集团最近几周与几家潜在买家进行了谈...

蓉杭PK,“第五城”花落谁家?

上一篇《最新城市排名出炉,谁快谁慢,谁晋级谁掉队?》,我分析对比了几组“城市CP”。其中,广州与重庆争夺“第四城”,南京、天津、宁波、青岛争夺第十至十三名,是近两年比较受关注的城际PK。 但其实这...

百亿量化私募的“奇葩事”

量化大厂快速致富的故事,业内耳熟能详。但是你能想象在这样一个专业的群体里,有时候一些机构也在创造源源不断的精彩。剧情甚至不可思议。举个例子,你能想象作为行业薪酬的天花板,“十亿量化工厂”在大学讲课时会...

冰雪融化,东北咋整

【/h/]东三省还是抓住了“财富的水花”。【/h/]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春节假期期间,三省共接待游客8359.01万人次,约占全国游客总量的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85.21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支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