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敲定2024改革“任务书”
近日,地方发改委密集召开会议,敲定2024年经济改革“任务书”,内容包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服务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打造升级版营商环境等。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增长动力,推动发展态势继续向好。
岁末年初,各地发改委陆续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记者注意到,不少地方把投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湖南省提出深化投融资和价格领域改革;安徽省提出,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在近期地方发改委召开的年度投资工作会议上,各地进一步明确了2024年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
其中,云南省提出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新型合作机制等关键环节,让民间资本投得进去、投得好、进得去。河南省提出从加强项目规划论证、完善投资管理制度、提高投资审批效率等方面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冯介绍,当前,随着我国增长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由过去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向追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投资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行投融资体制已显现出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包括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投资安排中存在当前和长期矛盾、部分投资缺乏规模效应等。
“投融资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核心之一,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效调动和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度相关。”冯表示,通过大规模、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总体上已经过去。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国内统一市场下消费力的释放。政府投融资体制要适应这一深刻变化,收缩规模,调整范围,及时优化投资主体,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也被列入2024年改革重点。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全面推行市场准入“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切实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市场。江苏省表示,该省将以服务为重点,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并深入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行动计划。
日前,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京津冀信用建设框架协议》,推进信用信息跨区域互认,研究制定京津冀三地经营主体信用监管统一地方标准。
在日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林介绍,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效,着力破除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一批促进市场高效互联互通的重点工作取得成效。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同时,加大开拓探索力度,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等地率先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
此外,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点领域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推进。辽宁省、湖北省等地提出2024年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湖南省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三年行动计划。
近期发布的《成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便捷准入、准经营、准退出”、“改善市政公共服务”、“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100条措施,其中包括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行“一址一证”同行准入承诺制。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努力摆脱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适时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社会信用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最近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