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企老板十五年航空梦
2023年12月底,在寒流袭击下,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气温骤降至零下20℃以下。黄河北岸,红旗大道以南,有一大片空的土地,几栋烂尾楼在艳阳和积雪的映衬下格外显眼。年近古稀的杨庚寅看着眼前的一切,一脸的不甘。
杨庚寅原本是做煤炭运输生意的。他在20世纪80年代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至今仍被他的朋友们昵称为“杨百万”。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决定转行到航空空行业,成立了包头中翔通用航空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翔航空空”)。投资3亿后,杨庚寅的航空空梦戛然而止。
“一开始没有土地指标,银行贷款降不下来;2012年土地指标下来了,资金链断了。”杨庚寅说,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把他带进了一个他从来不敢想的领域,却把他的一切都击碎了。
但是杨庚寅的航海梦空还没有觉醒。十几年来,他一直在想办法通过各种努力盘活项目,找央企,找港商。他几次差点成功,合作协议签了,尽职调查完成。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出事故。
杨庚寅算了一下,盘活项目需要20亿左右的启动资金,显然他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已经谈了一些合作伙伴,细节还在落实中。”杨庚寅说,尽管一波三折,但他飞翔空的梦想从未熄灭。
1。从煤炭到航空空
一个小办公室被一个屏风分成了两个部分。屏风后面是一张桌子,上面堆着各种资料。桌子对面是一个小客厅,由茶几和椅子组成。客厅一边是简易文件柜,另一边是休息床。
这是杨庚寅留下的唯一一间办公室。除了办公用品,还可以看到脸盆、毛巾、水桶等日常用品。书桌旁边是一个小茶馆,有四把椅子。杨庚寅说,办公室没有暖气,提前几个小时开空音。
进入办公室后,杨庚寅忙活起来,从文件柜里找出一叠叠文件,有钟祥航空空项目的前期建设文件、可行性报告、业务评估等;还有很多上下游合作伙伴和投资方签订的意向性合作协议。
杨庚寅一边翻着资料,一边讲述自己的人生。每一份文件都是一个故事,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如果我的心脏不够强大,我可能会从这个窗口跳下去,”杨庚寅笑着说,指着办公室的窗户。
杨庚寅出生于1955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派出所当辅警,这也是他最喜欢的职业。但由于无法成为正式员工,1981年,杨庚寅辞掉辅警的工作,开始做项目,这也让杨庚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3年,他已经是当地有名的“百万富翁”了。
工程业务一直持续到1995年。当时神华集团需要从煤矿向电厂运煤。由于成本高昂,它无法找到解决方案。杨庚寅看中了这个机会,承接了这部分业务。他说,虽然神华自己亏损,但每吨煤可以赚1元钱。
杨庚寅说,那时候勤快灵活,业务极好。他开始收购新业务,逐渐发展出集煤炭储存、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业务。这些生意也让他变得富有,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2008年,杨庚寅认识了一位美籍华人飞机教练,教练游说他改飞通用航空空。起初,杨庚寅觉得自己是做煤炭运输生意的小老板,对航空空一窍不通。这个有些“神圣”的行业离他太远了,所以他没有答应。
但是对方并没有放弃。而是带他去美国见老师,参观美国通用航空空行业。当时中国通用航空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几乎是空白热化。这让杨庚寅意识到通用航空空在中国的巨大商业前景。
2008年,山西“9.8”特别重大尾矿坝溃坝事故后,国内煤炭资源整合行动启动,影响了杨庚寅的煤炭运销业务,使他对通用航空空行业更感兴趣。让他感动的不仅仅是航空空行业的“高度”。他计算出商业利益同样可观。
2009年1月,钟祥航空空正式成立,杨庚控制下的包头东海盛煤炭储运销售有限公司持股70%,美国阿鲁蒂鲁航空空持股30%。阿鲁蒂陆航空提供相关产品和技术,中翔航空空负责组装、生产和销售。
2009年5月,包头中翔通用航空空产业园在稀土高新区滨河新区破土动工,标志着杨庚寅的航空空梦正式启动。对于杨庚寅来说,中翔行空项目不仅是他转型的关键一跃,更是他新生的关键。
二。商业空
钟祥通用航空空产业园分为轻型飞机制造、飞行员培训和通用航空空技术研发三个部分。其中轻型飞机制造与美国阿鲁蒂鲁航空公司空合作,飞行员培训学校由领路的美籍华人负责,同时也负责引进人才,而R&D中心是后续备份项目。“这是飞行员的教学楼,这是宿舍楼,这是食堂。”在项目现场,杨庚寅一边介绍项目,一边指着尚未完工的框架。十几年了,他还是知道项目的每一个细节。
教学楼后面的区域比较平坦。据杨庚寅介绍,这是规划中的飞机跑道。因为项目已经停工十几年了,现在藏在一片草丛里。
根据规划,飞行员培训学校占地957亩,飞机制造基地占地946亩,R&D中心占地315亩。其中,杭航空学院总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模拟机训练馆、教师公寓、行政办公室、食堂、超市等。
杭空空学院主要用于培养飞行员。按照3000名学生的规模计划,钟祥航控空已与部分航控空公司及相关单位达成合作意向。“飞行员培训的利润率是100%。如果当时开展这个项目,会有教练和学生。
学员3000人,教练机300人,这也是钟祥航空空制造轻型飞机的一个主要动力。因为教练机是消耗品,过了一定时期需要更换,可以消化一些轻型飞机制造的产品。用杨庚寅的话来说,即使飞机没有市场,也可以自己消化。
在杨庚寅眼里,轻型飞机制造也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按照规划,全部投产后,可形成年产1万台发动机、600架飞机的生产能力。单台发动机进价8万元,当时市场价达到30万元。
杨庚寅说,即使不做飞机,卖发动机也能获得可观的商业利润。而且当时杨庚寅已经获得了一些轻型飞机的意向订单。
办公室里,杨庚寅拿出一份与沙特吉达的优飞商业集团公司签订的轻型飞机供应备忘录。根据这份2010年4月签署的备忘录,对方计划向钟祥航空空购买200架轻型飞机,并希望第一批订单能在2011年交付。
按照杨庚寅的想法,飞行员培训学校将带动轻型飞机制造业,待中外商业合作稳定后,进一步建立轻型飞机R&D中心,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累自己的通用航空空技术,打造R&D、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项目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迎来多部门实地调研,给予项目肯定和厚望,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当时的杨庚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迎来了人生的亮点。
虽然项目停工了,但杨庚寅依然看好项目的未来。他也注意到通用航空空被列入“十五”计划,是相关部门重点扶持的行业。对于钟祥航空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筹集足够的启动资金,以后一切都顺理成章。
第三,挫折与自救
钟祥通用航空空产业园项目开工。当杨庚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出现了。2008年“4万亿救市”实施后,全国各地兴起房地产建设热潮,用地指标成为各城市最稀缺的资源,包头市也不例外。
由于用地指标紧缺,钟祥航空空用地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项目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
据杨庚寅介绍,在项目筹备期间,已与CDB洽谈了25亿元贷款,并与相关商业银行达成了融资协议。但是因为土地证办不下来,过不了银行的风控,包括CDB在内的融资都没有落实。
项目建设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眼看着手里的资金一天比一天少,杨庚寅开始着急,但土地指标还是解决不了。不得已,他求助于自己最不愿意碰的民间借贷,企图维持项目运转,以便等到土地指标到位。
最后杨庚寅还是没做成,土地指标还没下来,民间借贷已经占了先机。据杨庚寅透露,民间借贷还有2亿左右。2012年,土地指标终于到位,但他没有能力支付土地出让金。
那是杨庚寅最艰难的时候,一些极端的民间债权人限制了他的自由。“无论他去哪里,都要跟着他。”杨庚寅说,“有些投资人本来看好这个项目,但看到身边这些债权人就不敢合作了。”
【/h/】眼看项目已无力回天,美籍华人老得等不下去了,终于回到美国,给杨庚寅留言,学校什么时候办起来?[/k0/]他什么时候回来?如果他不能回来,他也会让他的学生回来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心愿。
虽然项目停了,但杨庚寅也没闲着。他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新的投资人,几次都差点成功。
2016年3月,某央企与中翔航空空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拟一次性投资80亿元盘活项目。但最终因为央企相关负责人被免职,继任者不愿意再推动投资,不了了之。
还有一次,我和一个香港的家族企业在一起,我已经和对方谈好了所有的前期细节。“春节前就说好了,准备节后打款。”杨庚寅回忆说,所有相关合作协议都已签署。
但放假前,家里生意头病危,杨庚寅上上下下跑来跑去帮忙联系北京医院,陪他看病。最后老人的命没救了。老人去世后,家里人争遗产,投资没了。
还有一次疫情期间,一个投资人对通用航空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双方谈得差不多了。对方也亲自去包头实地考察过,但因为出入境记录被隔离了一个多月。隔离期结束后,投资人没有再看项目,直接返回。
据杨庚寅透露,已经谈了七八个投资人,也有投资人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他希望该项目能尽快恢复活力。“我年纪这么大了,最后的愿望就是让Hang 空发挥作用。做了之后,我不会交给儿子,而是交给国家,”杨庚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