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惨的基金,建仓在了ChatGPT概念股的山顶上
在经历了2023年一、二季度的大涨之后,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股价普遍出现了深度回撤。
最惨的是那些高位追涨人工智能概念股的基金和市民。
第一,“德邦利润稳定增长”其实是稳中有深。
根据Choice的统计,到2023年末,当年新成立的主动股票型基金中,有32只基金全年跌幅超过25%(A/C类另算),有8只基金全年亏损超过30%。从重仓名单来看,半数产品集中在AI、互联网等科技行业的细分行业。在这些亏损的新技术基金中,德邦稳健成长、灵活配置更具代表性。负责该产品运作的基金经理雷涛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他在华为工作了四年。2021年6月,雷涛从德邦证券转入德邦基金,目前管理8只基金,总规模32.99亿元。
德邦稳定利润增长灵活配置分为A、c两类份额,其中A类份额成立较早,于2017年3月10日投入运作。然而,在2018年至2022年的五个完整年度中,该基金的年度业绩四次跑输同类产品的平均值,其规模也从最初募集的3亿元降至2022年底的200万元。
德邦基金在多年业绩不佳后,于2023年3月29日宣布,德邦稳健盈利,并灵活调配混合型基金经理雷涛,与吴志鹏共同负责产品运营。半个月后,雷涛接替吴志鹏,独自负责相关基金运作。
2023年5月11日,德邦以稳定的利润增长和灵活的配置增加了C类份额。截至2023年9月底,德邦稳定利润增长混合A、C灵活配置总规模达到6800万元。
虽然2023年产品规模有所增长,但德邦稳定的利润增长、灵活的配置、混合的业绩榜单并不好。其中,A类份额全年亏损15.14%,在2332只同类产品中排名中下游。成立时间较晚的C类,从成立到年底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亏损超过35%,在2023年新权益类产品业绩中排名倒数第二。
德邦稳健增长,灵活配置混合亏损,是因为追涨买入ChatGPT概念上市公司。从基金已披露的2023年二、三季度两个报告期来看,雷涛持股行业高度集中,倾向于频繁调仓。二季度,德邦稳定增长灵活配置前十名的仓位分别是盛天网络、三七互娱、同花顺、陈明健康、鲍彤科技、神州泰岳、汉德信息、新智软件、瑶姬科技、巨人网络,占总净值的60.45%;第三季度,上述企业已全部退出前十大重仓股名单,相关公司变为三花智控、昆仑万伟、云赛智联、元杰科技、赛利斯、烽火通信、中基许闯、神州数码、焦点科技、浙江数字文化,占总净值的55%左右。
德邦稳健成长、灵活配置、混合选择买入上述重仓股,对应的公司普遍处于高估值状态,但雷涛当时并不担心。德邦稳定增长灵活配置混合二季报表示,二季度以来,将产品重点放在人工智能赛道进行投资。人工智能作为泛科技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技术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给全球科技界带来了许多惊人的变化。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机会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而进一步扩散。这样的投资机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这个赛道上的专注产品也将充分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三季度以来,人工智能概念炒作热情退潮,涨幅巨大的上市公司股价回调。其中,仅第三季度,盛天网络股价就从24.79元/股跌至14.36元/股,三七互娱股价同期下跌37.79%,鲍彤科技、汉德信息等股价跌幅也超过20%。到目前为止,德邦稳健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单季亏损28%,排名同类基金倒数;第四季度,虽然雷涛对重仓股名单进行了大幅调整,但行业仍处于下滑趋势,业绩在同类产品中仅处于中游。
需要指出的是,德邦稳健成长灵活配置混合A类全年“只亏”了15%,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基金经理吴志鹏在一季度打下的基础。统计显示,由于吴志鹏提前布局了昆仑万伟、金山办公、三六罗等ChatGPT概念的上市公司,当年一季度,德邦实现单季度盈利17.31%,位列同类产品前5%。此后,雷涛接替吴志鹏操盘德邦稳定增长灵活配置,9个月亏损近30%。
虽然产品收益并不理想,但雷涛依然看好相关企业的投资前景。雷涛在年底接受采访时认为,2023年第三季度后,全球科技产业链已经出现向上拐点的迹象。一方面,大厂提高了产品产量,显示出对2024年的乐观预期;另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有补货需求。随着新的消费终端产品的出现,行业内出现了重要的投资线索。
根据田甜基金的统计,德邦稳定成长和灵活配置并不是雷涛任期内唯一亏损的基金。纵观其三年的基金经理生涯,截至2024年1月9日,雷涛所有产品在其任期内均未取得正收益。
第二,“华泰白锐远见智选”连续踏上歧途。
如果说雷涛对人工智能股票的追捧可以归结为经验不足,产品规模小也便于灵活调仓,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里,华泰白锐基金元老牛勇可以称得上令人失望了。
牛勇拥有超过13年的基金经理经验。2010年至2017年,牛涌华安基金管理了多只指数产品,具有丰富的量化投资和研究经验。2018年初,牛勇跳槽到华泰白锐基金,一年后成为投研部助理投资总监。截至2023年底,牛勇管理着11只基金,总规模35.47亿元。
华泰白锐前瞻智能精选是目前牛勇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也是亏损最多的基金。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其对华泰白锐的管理就夹杂着远见和智慧,两年半时间累计亏损近55%。其中,仅2023年,整体跌幅就超过了38%。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华泰白锐前瞻智慧精选混合规模仅为14.92亿元,与首发募资41.34亿元相比,缩水不足四成。
华泰白锐2023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踩错了站台。从我披露的重仓名单来看,2023年之前,华泰白锐前瞻智能精选的投资重点集中在新能源和白酒领域。2023年一季度,牛勇将重仓转向姚明生物、康龙成华、泰格药业等港股医药标的,并未踩准ChatGPT带来的科技行业热情。二季度以来,牛勇买入的名人健康、完美世界、盛天网络等上市公司都踩在了行业舞台的最高估值点。从换手率来看,华泰白锐前瞻智能精选2023年上半年换手率为888.81%,远超其往年约两倍的换手频率。一番折腾之后,不是“喝汤”,而是“站岗”。
截至已披露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陈明健康、金斯锐生物科技、康龙成化、和记药业、盛天网络、泰格药业、长安汽车、爱美客、景嘉维、卓然股份。在这些上市公司中,无论科技还是医药,全年股价普遍回调严重。
第三,人工智能还是有未来的。
人工智能概念股大幅回调后,虽然多只基金业绩惨淡,但郭芙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经理徐志祥认为,每一次重大危机之后,技术创新都会驱动新兴产业的方向,驱动因素是供给创造需求。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的起点上,很多科幻场景正在走向现实。虽然会延迟,但不能说不可能。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对长期事物的判断往往比短期更准确,产业发展也是如此。在投资上要选择具有长远眼光的新兴产业,用长期确定性应对短期不确定性。
具体到投资方向,徐志祥表示将重点投资三个方向:一是体现智能,即智能汽车和机器人;二是智能硬件,AI将带来智能硬件终端升级,包括手机、电脑、汽车、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一方面需要提高计算能力以满足AI端侧应用的要求,另一方面AI将推动智能硬件创新,尤其是在家居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更多的创新产品将会涌现,比如MR头显、AI智能助手等。第三,商业航天。随着可回收技术的成熟和运输成本的快速下降,人类将进入Tai 空时代。卫星互联网只是探索的第一步。一批民营航天企业不断创新突破,打开行业天花板,关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地面配套建设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