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薄弱地区教师流失,不能仅靠禁令

ze1年前健康335

【/h/]“我目前在丰城市当老师,家里买房住在南昌。是不是以后就没有机会通过教师选拔回到南昌工作了?如果政策属实,还有其他渠道转到南昌吗?”

【/h/]日前,江西一教师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询问“江西教育厅发文禁止跨市教师选调”的政策。当地回应称,2023年12月,江西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选拔工作,明确严格限制跨区市选校。原则上各地不得面向全省遴选中小学教师。

【/h/]江西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文件也规定,严禁通过高薪高待遇抢挖人才,特别是从薄弱地区和农村学校抢挖优秀校长和中小学教师。

【/h/]相关禁令并非毫无根据。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公共服务“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严禁发达地区和城区学校抢挖薄弱地区县优秀校长教师”。去年6月,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也再次强调“发达地区不得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h/]不仅是江西,全国各地都面临着教师流失的问题。政策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教师流动来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防止薄弱地区和学校因为优秀教师和校长的流失而失去发展动力。

【/h/]近年来,县域发展备受关注。县域发展乃至县域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是优秀生源和优秀教师的大规模流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学生和教师的流动不规范,结果可能是县域教育生态的崩溃。那些“失血”严重的学校和地区将面临痛苦。

【/h/]那些没有条件离开县城的学生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群众可能会对县域教育的发展失去信心。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集中在省会的几所超级中学,这也将导致该地区基础教育进一步“内卷化”。因此,高质量的平衡更是无从谈起。

【/h/]不过,相关禁令也面临不少争议。一方面,人往高处走是人的本性,渴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成长空,这也是激励教师成长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禁令也很难真正限制优秀人才的流动。省级禁令可以禁止跨市流动,但优秀人才仍有可能实现跨省流动。编制等因素当然可以压制一部分人流动的想法,但如果教师干脆放弃编制,就留不住人了。而且,即使留住了人,也未必能留住人心。

【/h/]正是因为这种冲突,抢夺优秀教师的禁令总是引起广泛关注。关注的背后不仅是对教育均衡的关注,更是对个人自由流动权利的关注。

【/h/]不言而喻,留住人才不仅要靠禁止,还要靠发展机会和实际待遇。如果我们能为教师提供体面的收入和广泛的发展,我们自然不需要依靠禁令来留人。教师是一份有自己感情的工作,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引领学生成长的幸福感、充分尊重带来的满足感也很重要。

【/h/]优秀教师流失问题的根源在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吸引优秀人才的筹码更强。薄弱地区和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之痛,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投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解决。

【/h/]但薄弱地区和学校并非没有改变的可能。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做得很好。原因是当地政府真正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入了真金白银,不仅留住了教师,还留住了学生,其教育发展水平远高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h/]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和学校去薄弱地区和农村高薪抢优秀教师,实际上是受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观驱动。为了教育政绩,要跨区域抢夺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清北率”等指标的突破。这种办学行为本质上不符合教育规律,也是扰乱区域教育生态的乱源。从维护良好教育生态的角度看,扭转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水平的导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政绩观,遏制部分地区和学校以升学率争抢人才、建设名校的动机同样重要。

相关文章

江西猪王,成功“摘帽”

在经历了漫长的猪周期下行后,正邦科技(002157。摘帽摘星的SZ)与齐飞猪价竞争?6月12日,正邦科技停牌一天后复牌,开市起取消退市风险警示。这是长猪周期下上市猪企“保壳战”的首个成功案例。近年来,...

许家印申辩意见未被采纳,证监会对其作出顶格处罚

5月31日,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告,依法对恒大地产欺诈发行债券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恒大地产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41.75亿元,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被罚款4700万元...

新东方需要新故事:单季营收大涨,股价却一日跳水14%

【/h/]最新季度财务报告发布后,新东方股价暴跌。【/h/]北京时间4月25日美股收盘时,EDU的股价。纽交所下跌近14%。当日港股开盘后,新东方-S(9901.HK)盘中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6%。3月...

募资中,“找钱”的谬误

【/h/]2024年的一级市场似乎比往年更加繁忙。开年第一个月,投资机构就忙碌在募资一线。【/h/]【/h/]2023年,经过“寒冬”的锤炼,市场几乎已经接受了资金来源枯竭的现实。然而现实的另一面是,...

1277只迷你基金何去何从?

公募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2年年中基金产品正式突破1万只。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基金公募总数量为11391只(仅筛选主代码,下同),总份额为26.20万亿份,总净值为27.45万亿...

2023年,一线城市人口没有回流

众所周知,2022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将同时减少。 人们说因为疫情,很多流动人口选择提前返乡,导致人口下降。 那么,2023年呢?当一切恢复正常后,这些人回来了吗? 2023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