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相关举措,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影响几何?
【/h/]界面新闻记者|张
【/h/]证监会进一步落实“投资者导向”措施,全面暂停限售股份出借交易。
【/h/]1月28日,中国证监会表示,为落实投资者导向的监管理念,将进一步优化证券出借机制,加强限售股出借监管,包括两项措施:
【/h/]首先,将全面暂停限制性股票的出借,该措施将于1月29日实施;二是融券市场化协议申报将由实时到账调整为次日到账,融券效率受到限制。由于系统调整等因素,这一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h/]同日,沪深交易所和中证金融也发布了相应的业务通知。
【/h/]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梦表示,暂停使用限售股进行证券出借业务,一方面从法律制度上澄清了此前模糊的操作空,加强了对相关业务的监管;另一方面也是变相降低融券卖出压力对当前市场信心的进一步冲击,稳定投资者情绪。另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稳定股市指数和投资者信心。
【/h/]如何理解这次融券业务的调整?1月25日至26日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可以透露出监管思路。2024年证监会工作重点之一是突出和践行投资者导向理念,落实各项措施,突出“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一体化。
【/h/]去年以来,融券业务数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向限售股出借证券的问题备受市场关注,监管及时加大力度。2023年10月,证监会提出分阶段收紧证券出借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以堵塞不当套利漏洞,进一步完善“限售股不得证券出借”的要求。
【/h/]界面新闻此前报道称,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山西证券对融券业务的细节进行了修补。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券商采取行动是为了防止客户参与违规或为违规提供便利,从而降低风险。
【/h/]据报道,自新规实施以来,高级战略投资者的新股已上市,上市初期未出现出借情况。此外,战略投资者的出借余额下降了近40%,证券出借监管取得了良好效果。
【/h/]证监会表示将在总结前期优化融券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主要体现两大监管意图:
【/h/]一是讲求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限制机构利用信息和工具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多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h/]第二,强调严格监管,分阶段限制所有限售股的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出借证券的监管,坚决打击借出借证券之名减持套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h/]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监管,把制度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总结评估运行效果,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h/](界面新闻记者陈静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