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饿了么:辟谣抖音收购之后,俞永福三问管理层

ze1年前健康1033

【/h/]“假的终究只能是假的。”

【/h/]1月24日,阿里本地生活集团CEO俞永福亲自回应了传闻已久的“Tik Tok正在与阿里谈判”的消息。

【/h/]过去短短一个多月,70多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的纠纷,以及收购案导致的裁员...越来越多的“细节”出现在道听途说的新闻中,一个关于Tik Tok因饥饿而第二次出卖自己的故事开始被拼凑起来。

【/h/]在传闻过程中,涉及的两位当事人一再否认Tik Tok称没有收购计划。饿了么官方多次表示“所谓的收购不存在”,但外界的无限猜测一直没有断过。

【/h/]直到俞永福亲自离开舞台,“每个人可能都认为来自我的听觉是最权威的。”

【/h/]饿了么中层管理人员林志告诉记者,市场上流传的故事版本是“双方仍在谈判,但尚未达成协议”,这让外界产生了思考,一些饿了么基层员工开始关注内部的一举一动。

【/h/]外部消息正在影响饥饿者的士气。对于饥民来说,谣言的影响大于谣言本身的影响。

【/h/]饿了吗?内部管理层有一个名为“班委”的头衔,其中核心成员包括俞永福在内的12名高管。为了打破谣言,俞永福还率先发起“班委三问”,就业务发展进程和工作方向进行内部沟通。

【/h/]这三个问题是: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哪些关键进展?未来一年的重点工作方向是什么?2024年新年伊始,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h/]谣言背后是自2018年阿里巴巴饿了么上市以来长期亏损的现实。作为一个关键赛道,它被外界认为是饿了么一直没有创造利润传闻的潜在原因。不过,饿了么方面回应经济观察报记者时表示,饿了么的业绩在逐年下降。“市场总是‘嫌贫爱富’。因为我们在一步步变好,市场上关注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多。只要我们继续一步一步变好,市场上看好我们的声音会越来越多。”俞永福在“班委三问”中这样说。

【/h/]首先,解决历史问题

【/h/]1月17日凌晨,作为一名饥肠辘辘的中层经理,李晨还在加班整理部门的业务情况。除了列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他还在写三年计划并向班委汇报。

【/h/]过去一周,饿了么各业务团队召开了新一年的计划推进小组会议。“班委对未来100天以及未来一年的经营战略做了详细规划。”俞永福在“班委三问”中表示,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持续降杠杆,效率大幅提升。未来三年,要完成阶段性目标,仍需“解决自身问题”。

【/h/]自2008年在上海大学校园成立以来,饿了么已进入第16个年头。以餐饮外卖为基础,成为快消品、日用品、药品等各类生活服务到家交易的即时电商平台。

【/h/]当时,饿了么创始人张徐浩和几个室友发现了外卖需求和创业机会,并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兴起的窗口期,多轮融资让饿了么如虎添翼。

【/h/]饿了么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外卖巨头,甚至在2017年拿下了百度外卖。它不仅开创了中国在线外卖的先例,而且“张徐浩时代”的饥饿也将外卖行业推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也导致了与美团的激烈竞争。

【/h/]饿了么10岁时,被阿里巴巴以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团内部的许多资源都投入到了本地生活业务中,并表示将尽可能保护自己的资源,以期“可以更好地对抗美团”。

【/h/]然而,在王乐妍(花名:昆阳)执掌阿里高管的三年里,“业务数据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负数。”一位饿了么早期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曾经饿了么的平均日活用户数为1000万,在并入阿里后的前三年里,曾多次跌破1000万大关。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美团集中资源,在三年内攻占了“家庭”市场,其日均用户一度达到8000万。

【/h/]李晨还表示,饿了么一直肩负着“全面对标美团”的任务。曾经,“到家”和“到店”的业务是一起做的,但团队的先天结构中没有“到店”这一部分。在他看来,阿里核心战略判断的失误让饿了么没有聚焦点。

【/h/]本来在外卖到家方面,饿了么在一二线城市有优势,但阿里希望它能在下沉市场与美团竞争。“盘子太大了。”根据李晨的说法,三线及以下城市规模较小,美团很早就“吃掉”了自己的份额。如果是饿了么,重新进入的成本非常高,“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h/]给了饿了么一个惨痛的教训。在依靠“砸钱”转战低端市场的同时,美团也在持续抢占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抢夺了不少份额。

【/h/]今天的成绩是“37分”。记者分别采访饿了么和美团内部人士时,双方对目前市场份额的认知一致。

【/h/]自2021年7月俞永福掌舵饿了么以来,他做了很多“发现bug(问题)并解决bug”的事情。李晨说:“哪些环节做得不够好,还有待优化空。每天改一个Bug,一年解决300多个Bug。整个公司必须解决一个大问题。”

【/h/]第二,俞永福的新目标

【/h/]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从俞永福对过去两年带领团队的回顾和未来三年的目标,到11届班委的年度总结,没有一处提到并购或销售,其中出现的高频词是“提高效率”。

【/h/]李晨透露,在饿了么和美团大约3: 7的市场份额比例中,“我们正在慢慢从不到30%增加到30%以上。”他还强调,本地生活服务已经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行业,但在一些地方城市中,那些在其中感到饥饿的人们开始走上上升曲线。

【/h/]2023年夏天,美团陆续推出了一些营销产品,并伴随着商家和用户的大规模补贴。“我们没有迎接挑战。”李晨将本地生活市场描述为一个快速扩张和快速进攻城市的战场。很多时候,没有人会仔细计算里面的补贴,谁会受到打击,以及那个人是否属于目标群体。“无论是美团还是美团,过去都是相当广泛的。”

【/h/]在俞永福的计划中,未来三年,饿了么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解决自己的问题”。饿了么首席财务官王兴表示,饿了么已经从把钱花在订单和股份上回归到商业逻辑,在增长和效率平衡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h/]然而,在饿了么,俞永福并不是独自制定战略、商业计划和节奏,而是来自班委成员的集体讨论和各个业务团队的沟通。林志告诉记者,“姓”阿里的饿了么始终不忘拥抱变化。最近以俞永福为核心的班委交流增多,战略方向不变,但部分内容有微调。

【/h/]2021年底俞永福上任后,为本地生活公司定下了“四纵四横”的战略方向:团队运营能力分为“四纵”,包括指挥作战效能体系、测试效能体系、评价激励效能体系和学习沉淀效能体系;业务资产分为“四个横向”,包括饿了么超级APP(应用程序)、即时商流超级计算平台、即时物流超级网络(蜂鸟匹配)和即时物流超级计算平台。

【/h/]当时俞永福提出“本地生活公司未来三年要聚焦的战略方向”,带来了一定的组织配置和人员部署。饿了么还进一步明确了资源应该集中在哪里,“核心城市保住自己的份额。”

【/h/]李晨认为,尽管饿了么已经成立了16年,但它仍然是一家初创公司。团队两年多来一直在做一件事——“提高效率”,目的是试图解决“减少损失”的Bug。

【/h/]从财报来看,阿里本地生活确实在不断亏损。自2021年底本地生活服务纳入集团财务报告以来,2022财年亏损218亿元,成为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亏损王”。2023财年全年亏损收窄至140.21元。

【/h/]本地生活服务巨亏的原因阿里巴巴财报解释称,饿了么承接了“到家”业务,在改善消费体验和获取用户方面投入更多。

【/h/]“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亏损减少更多来自于饿了么的贡献。今年的减亏趋势较为乐观。再过两年,就基本持平了。”一位接近饿了么管理层的人士表示,这一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正由内而外释放出营收增长、持续减亏的良好信号。

【/h/]阿里巴巴集团多期财报显示,近两年,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UE)连续六个季度录得正数,订单密度持续增加,亏损得到有效收窄。阿里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写道,饿了么延续了运营效率提升的趋势,季度运营亏损同比继续收窄,这同时导致本地生活集团调整后EBITA(运营损益)收窄至25.64亿元。

【/h/]最新财报显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同比增长20%。无论是营收和订单的增长节奏,还是运营效率的提升,都符合饿了么业务推广中心负责人刘华磊的预期。他觉得,对于目前的饿了么来说,“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下子大动作不是我们期待的解决方案。”

【/h/]在“班委三问”中,俞永福表示:“两年来,我们不断降杠杆,我们的效率大大提高。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效率,解决自身问题,完成新的阶段性目标。”

【/h/]第三,巨人的棋局

【/h/]2023年12月19日,“饿了么”将被收购的传闻首次传出,与基层员工的担忧不同。林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饿了么”在整个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可以看出,“(阿里)怎么会被(饿了么)卖掉呢?”

【/h/]自2018年阿里选择收购以来,从财报来看,这项业务一直持续输血至今。在2021年之前,阿里的财务报告中没有关于本地生活的财务数据。进入2021年后,虽然继续亏损,但已经在减少亏损。

【/h/]要解决阿里对饿了么意味着什么,林智建议拉长时间线,而不仅仅是站在当下看饿了么的现状。

【/h/]阿里巴巴集团进行“1+6+N”组织转型时,本地生活集团也被宣布为“6”大集团之一,俞永福担任首席执行官。除了在飞猪之后被划分为独立发展的“N”,高德还承担了基于LBS的“到店”业务的重担。

【/h/]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武勇明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我们将坚定投资基于位置的技术服务,并继续专注于本地生活的两个业务领域”,其中,除了发展以高德为主体的目的地旅行和技术服务外,我们还将发展以饿了么为主体的即时到家技术服务。

【/h/]然而,就在上述声音发出几个月后,2023年12月22日,武勇明发布了调令。原饿了么首席运营官陈叶巍(花名褚端)被调往集团,负责淘宝业务部、商家平台部和客户满意度部。

【/h/]当时,记者从饿了么官方了解到,原本由陈管理的几个业务板块,已经由班委根据其应有的业务逻辑进行管理。然而,随着事件接近“Tik Tok因购物而感到饥饿”的传言,外界对这一消息持怀疑态度。

【/h/]一开始从集团调到饿了么的老阿里李晨,在听到这个传言的那一刻,就对其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整个电商结构中,有以淘宝天猫为主的远场电商,也有以门店和前置仓为主的中场电商。在近场电子商务领域,除了合并菜菜淘宝和天猫超市等本地零售商外,即时电子商务更依赖饿了么。

【/h/]“阿里没有动机把自己在整个电商布局中的一块卖给Tik Tok,这将在电商层面形成竞争?”李晨说,如果Tik Tok想在当地生活,它必须有履行和物流的能力。然而,即时零售服务是一个闭环,其中C端需求、B端供应和物流履约必须以“三角形”的方式完成。客流量的快速增长并不一定带来整体营业额的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反而有拖累供应和物流的后果。

但是Tik Tok有充足的动机。2023年底,在“Tik Tok渴望购物”的传言发出几天后,记者注意到Tik Tok推出了“小时达”独立入口,直接将触角伸向了即时零售的“最后一公里”腹地。早在2022年8月,当Tik Tok与饿了么合作为平台用户提供从内容种植、在线订购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时,Tik Tok也在同期启动了从深圳出发的“小时达”服务。

【/h/]从目前的物流行业环境来看,除了通达系、顺丰、JD.COM、菜鸟、极兔等电商物流远场服务的参与者外,在近场履约能力方面,仅有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具备竞争优势。

【/h/]“一家连台灯都能做的公司,怎么会不想做好本地生活呢?”一位实时零售平台管理人士对Tik Tok评论道。“没有人有钱建立一家新公司。”林芝表示,“富有”的Tik Tok只能购买或投资现有的运营实体。

【/h/]Tik Tok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阿里放弃或战略性放弃不是一个选项,因为它没有因为饥饿而带来正利润。不过他表示,这只是他的假设,公司并未听到相关讨论。

【/h/]无论如何,从武勇明的声明来看,饿了么仍是阿里的重点。

【/h/]在“班委三问”中,王景峰说:“拥有数百亿平台、年增长两位数、运营效率健康先进的企业屈指可数。这是我最大的自信和底气。”然而,在未来,除了进一步推动增长和提高效率之外,我们不能以惯性的方式开展业务。这个过程对饥民来说也是一个考验。王景峰表示,团队应该将其能力从“如何花费资源”转变为“如何从业务角度全面考虑”。

【/h/](文中林志、李晨为化名)

相关文章

水果卖到“天价”了,怎么百果园还是不挣钱?

【/h/]2023年港股最差上市公司之一,百果园可能算一家。【/h/]一方面,它从120元起卖一个柚子,旁边是最激烈的诅咒:“你显然可以抢它”;上一次被全网嘲讽,月薪2万的白领吃不起昂贵的面包。这次有...

面试资管机构:我只和AI聊了几分钟

人工智能(AI)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已经开始。 目前是校园招聘的黄金时间,也是各资产管理机构人力资源部门“应接不暇”的时候。 然而,一些金融机构却亮出了“节能”的大招——AI面试机器人。 在参加...

中国资本入局《阿凡达》,好莱坞也会出国产大片了?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收于549.15亿元,国产电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贡献了全年票房的83.8%,年度票房前十的电影也是国产电影。1月3日,有消息称中影公司进军好莱坞。 国家商报记者1月3日...

日本900万套空屋,究竟有没有投资价值?

日本总务省最新调查显示,由于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严重,日本共有多达900万空套房屋,占房屋总数的13.8%,创下历史新高。换句话说,日本几乎每100套房子就有14 空套房子。同时,900万空房屋中有一半...

美国老板毁掉欧洲足球,投资只为求财

【/h/]又一家美国资本接管了欧洲足球俱乐部。【/h/]北京时间5月22日晚,由于苏宁未能及时偿还3.95亿欧元(约3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及利息,美国投资机构橡树资本发布官方公告称,将从当日起正式接管...

百度终止收购YY,3年间直播江湖生变

1月1日晚,2024年新年第一天,百度在直播市场投下一颗大“炸弹”,宣布终止收购欢聚集团国内业务(YY Live)。 这是一起始于三年前的收购,交易金额高达36亿美元。百度此前向YY Live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