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价格暴跌,两大巨头利润大缩水

ze2年前健康359

在暂停多晶硅报价一周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分会于11月1日晚间更新了多晶硅价格。

【/h/】截至11月1日,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79万元/吨,较两周前市场价格下跌15.23%。相比年初17.62万元/吨的成交均价,已下跌61.46%。

今年以来,硅材料价格不再“风光”,光伏产业链中的“硅为王”也成为历史,四大硅材料巨头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与此同时,一些上游厂商也开始放缓硅产能进度。

11月2日,上钢新能源事业部硅分析师王志超告诉时代财经记者,行业内头部厂商每吨成本在4 ~ 6万元左右,二三线厂商相对更高。目前价格已经逼近二三线厂商的成本线。

王志超说,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短期内,由于硅片市场库存高企,需求不畅,硅料库存逐渐积累,价格很可能继续下跌。后期不排除二三线厂商因成本倒挂而减产或停产。

一是硅不再美,“四大天王”也赚少了。

11月1日,在因成交不畅暂停报价一周后,硅业分公司再次更新多晶硅价格。

【/h/】其中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在6.6万元/吨~ 7万元/吨,成交均价6.79万元/吨,较两周前市场价格下跌15.23%,较年初17.62万元/吨的成交均价下跌61.46%。

【/h/】但N型材成交价格在7-8万元/吨之间,成交均价为7.52万元/吨,较两周前市场价格下跌19.23%。

“行业内头部厂商每吨成本大概在4-6万元,二三线厂商相对更高。目前价格已经逼近二三线厂商的成本线。”王志超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硅片性能不佳,库存积累严重,硅料采购积极性差,硅料库存逐渐增加,产业链短期缺乏利好推动,导致硅料价格共振下跌。

今年以来,硅材料价格“不再美丽”,光伏产业链中的“拥硅为王”也成为历史。今年三季报显示,硅四大业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第三季度,大全能源(688303。SH)35.53亿元,同比下降57.38%,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同比下降87.61%;通威股份(600438。SH)同期盈利373.52亿元,同比下滑10.32%,归母净利润30.31亿元,同比下滑68.11%。

今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99.7亿元,通威股份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54.29亿元,a股两大硅业巨头合计亏损约154亿元。

另外两家在港股上市的硅业巨头也出现了净利润或光伏材料利润下滑的情况。

新特能源(01799.HK)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0.79亿元,去年同期为96.5亿元;03800.HK GCL科技前三季度光伏材料未经审计的利润为9.21亿元,去年同期为127亿元。

大全能源在三季报中表示,行业周期性库存消耗和新增产能释放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多晶硅的供应,导致多晶硅价格下降。

据硅业分会周评,1-10月,我国多晶硅产量累计114.72万吨,同比增长83.91%;其中,中国10月多晶硅产量13.7万吨,环比增长8.78%。从多晶硅的产量和下游需求来看,10月份多晶硅开始供大于求,11月份供需关系没有改善。

11月3日,二级市场上,硅材“四大天王”中,GCL科技收于1.18港元/股,涨幅1.72%;新特能源跌0.36%,报每股11.10港元。a股通威股份收涨1.15%,报26.32元/股;大全能源跌0.34%,报35.03元/股。

GCL科技11月1日宣布,仅用两年半时间,实现了颗粒硅产能从1万吨到目前40万吨的跨越,覆盖了100%的行业头部客户。今年前9个月,其前五大客户的出货量占比接近82%。

二、扩产方式:大全能源慢,通威股份稳。

此前受益于多晶硅价格上涨,硅企频频大动作扩大生产。

11月2日,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向时代财经表示,过去几年,由于硅材料利润巨大,吸引了大量资本。目前硅材料的产能是需求的两倍多,硅材料是一个大的化工产业,一旦启动就不能随便停。

“硅材料价格下降,组件价格也会下降,光伏投资收益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光伏安装量增加。但光伏安装会受到政策、电网、劳动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安装量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刘继茂说。

在硅料价格不再漂亮的当下,很多项目也在放缓投产。

10月30日晚间,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原定于2023年底投产的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包头二期项目延期至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对此,大全能源表示,受市场环境、供求关系、公司实际建设进度等客观因素影响,上述项目整体实施周期有所放缓,导致实施进度滞后。根据大全能源2023年半年报,其目前产能为20.5万吨/年。

中来股份(300393。2022年3月披露,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工业硅和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总投资额预计140亿元,其中年产1万吨高纯多晶硅一期工程预计投资额约11亿元。

当时,中来公司表示,一期工程将在协议生效后开工建设,力争2024年建成投产。2023年10月的公告显示,目前该项目仅完成了硅项目公司的新设立和项目备案,仍处于前期审批程序的第三方评估阶段。

【/h/】对此,也有投资人在互动平台提问,在硅材料不断降价的背景下,如何保证项目收益,项目计划是否有可能发生变化。中莱股份表示,面对硅材料市场的变化和投资前置审批程序的复杂性,公司将保持高度关注,密切跟进,进一步审慎评估硅材料项目拟投资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2022年6月,CSG A(000012。SZ)还披露了青海年产5万吨高纯晶体硅项目,建设周期20个月,计划投资44.91亿元。同年9月20日,据《青海日报》报道,该项目正式开工。

然而,CSG A 2023年半年报显示,工程进度仅完成5%。10月20日,CSG A回复投资者称,项目正在建设中,具体投产时间将视进度而定。

不过,今年一直在布局下游组件的通威并没有暂停释放硅产能。

截至2023年上半年,通威拥有42万吨高纯晶体硅产能,较年初增长62%。目前通威股份在建硅材料产能约40万吨,分别为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3月开工)、内蒙古硅能一期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7月开工)、规划中的乐山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预计2024年全部投产。

上述在建和拟建产能后,通威股份光伏硅材料产能预计达到90万吨以上。

“供应方面,随着内蒙、四川头部企业新增产能,11月硅料产量仍将大幅增长。”王志超表示,短期内硅料价格很可能会继续下跌,后期不排除二三线厂商因成本倒挂而减产或停产的可能。

刘继茂也预计硅料价格会继续下调。“可能会在成本线以下徘徊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大部分工厂能够走出去,供需平衡,才会回到正常的盈利状态。”

相关文章

新大学密集获批,高教弱省谁先逆袭?

2024年高考今天拉开帷幕。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达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在万千学子迎考之际,各地高校获批的消息也密集传来。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5月份以来,...

争夺“低空经济第一城”,谁先抢跑?

【/h/]继新能源之后,low空经济成为城市间的又一重要产业。【/h/]2024年初,国务院明确将低空经济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在此之前,低空经济已被确立为国...

房企得“绿”下去,更得活下去

【/h/]每年,它消耗了全球约40%的能源。房子是最大的老鼠,没有人。中国和欧盟的差距不大,基本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只减少这部分能耗,减碳目标也能迈出一大步。很难减吗?这可能很难,但肯定可以做到。【...

地不好卖了,“数据城投”跑步进场

东部某省某城投公司负责人最近正忙着筹备成立该市第一家数据资产管理公司。他告诉记者,成立这样的公司,需要注册包括国企运营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在内的数据资产。2023年底,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

普华永道丢金融大单,安永成大赢家

【/h/]由于知名房地产企业财务造假,普华永道正遭遇信任危机,20多家上市公司解约,特别是失去了一批大型金融机构。【/h/]6月11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拟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

今年第一单并购退出:背后VC都赚钱了

【/h/]2024年1月23日,在科创板上市的模拟芯片龙头赛瑞浦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创新微85.26%的股份。这也是2024年中国VC/PE行业首单M&A,十余家投资机构扎堆退出。【/h/]这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