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好卖了,“数据城投”跑步进场

ze1年前健康778

东部某省某城投公司负责人最近正忙着筹备成立该市第一家数据资产管理公司。他告诉记者,成立这样的公司,需要注册包括国企运营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在内的数据资产。

2023年底,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数据的“资产属性”。2024年,地方政府掀起了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公司的热潮。

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以国企、一年内成立、数据集团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建立了183家相关企业。其中有省市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成立的数据产业公司,也有区县政府成立的数据公司。一些尚未成立数据资产公司的地方政府也召开会议,讨论大数据公司筹建相关事宜。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来源于自身:一是政策的推动;第二,入表后的数据可以作为资产融资。一些先行一步的地方政府利用数据资产从当地城商行获得融资。

上述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各地政府纷纷成立数据资产管理公司,最大的需求是改善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努力实现融资功能。

舒鸣数据科技CEO肖光瑞判断,未来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资平台的数据资本化将加速。肖广瑞的公司正在进行多个地方国企数据资产入表及融资工作项目。

城投平台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被誉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地方政府为了方便融资,不断将土地等各种有价值的资产装入平台公司,以降低其负债率,从而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2023年以来,在财政收入紧张和土地出让金下降的双重压力下,数据资产入表成为缓解压力的工具,一批“数据城投”——数据资产管理公司也应运而生。

中国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袁表示,最近许多地方政府都成立了数据资产公司。一方面,它们呼应政策指引,优化资产负债表,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从资产优化的角度来看,成立数据资产管理公司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或城投公司的传统资产比例,以及增加收入,增强新的优质生产要素的作用。

从大数据局到财政局

2023-2024年,地方政府成立数据资产管理公司的热情大增。

2024年4月15日,保定高新数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当月,邯郸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成立。2023年6月6日,湖北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控股股东为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湖北省国资委,注册资本50亿元。其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公开资料显示,杭州、潍坊等城市或辖区也在筹备成立数据组。

建立数据组的第一步是找出数据资源。《经济观察报》获得的某地级市2024年数据资源清单,包括数据资源名称、系统建设时间、数据业务领域、存储情况、数据容量、数据资产能否形成的分析。

在上一波地方政府数据建设中,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大数据局,作为数据业务的主管单位。目前数据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主要由地方财政部门牵头,具体数据由大数据局汇总后加载到拟成立的数据资产管理公司。

2023年底,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数据的“资产属性”:依法授权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持有或者控制的公共数据资源,应当作为公共数据资产纳入资产管理范畴。

经济观察报在采访中发现,数据资产管理公司以省市级为主,区县级相对较少。一位区县财政部门资产管理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数据资产入表要求很高,区县政府信息化水平较低,需要进行系统接口和数据资源汇总。

“我们曾经邀请专业人士在局里讲课,讲的是‘数据如何作为资产录入表中’。一开始,他们还是理解的。后来很多人不明白如何确认数据,收集数据,访问各种接口。这么专业的事情,对管理部门还是很大的考验。”上述人士表示。

肖光瑞认为,省市政府在资源、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有优势,可以更有效地推动数据资产运营公司的发展,而区县政府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逐步建立相应的运营机构。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来区县一级的数据资产运营公司可能会逐渐增多。

数据资产融资

上述城投公司负责人所在的地方政府不仅准备成立数据资产公司,还准备成立数据登记服务中心,以规范数据资产录入流程,对数据资产进行登记。

上述城投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准备先把国企数据和农业数据导入数据资产管理公司。民营企业的数据相对敏感,对外界的信任度也不是特别高,所以基本都是基于政府能够影响的公共资源数据。”

2024年以来,已有10余家城投公司明确披露将数据资产纳入表内,所列资产主要为公交、供热、供水、交通等公用事业数据。如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联合电子服务有限公司,以广东省高速公路出口、入口、路网的交通量数据为数据资产。

南京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二级集团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公交集团”)也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数据资源资产整合。

此前,广义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中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这一资产的价值正在缩水。

2024年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147亿元,同比下降6.7%。一位地方政府投资人、融资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近年来城投公司从地方政府拿了太多土地,地价下跌,大量土地无法交易变现,城投的资产负债表缩水,急需新的资产来补充。

肖光瑞告诉经济观察报,数据资产入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意义重大。首先,它可以改善财务报表,增加资产规模,降低财务杠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财务健康和信用等级;其次,可以扩大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规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融资能力。

显然,地方城投平台的融资能力与资产负债表密切相关。数据资产入表后,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利用这个工具进行融资。

2023年12月,泰山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将自有的“泰山易停车”停车数据资产入表,获得泰安泰山农商银行授信,成功获得500万元贷款。

2024年4月25日,温州银行成功落地“信贷数据宝”质押融资,温州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成功获得378万元融资授信,接近表内资产价值的4倍。这个“信用数据宝”也是国内首个成功上市的数据资产。

早点有事。

2023年9月,上述南京城建集团启动数据资产入表工作。通过其南京公交集团约700亿公交数据资源的录入,经过数据库存采集、应用场景挖掘、合规确认、质量评估、价值评估、资源注册、资源录入七个步骤,最终700亿数据资源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注册。

2024年3月25日,南京公交集团成功获得中国光大银行南京分行1000万元数据资产融资授信额度,实现了“数据资产商品价值向金融价值的有效转换”。

以上案例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今年以来,南京、重庆、许昌等城市一直在推进停车数据录入。

城投公司可以通过数据资产获得融资,例如通过质押数据资产获得贷款,这为城投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工具。

【/h/]肖光瑞表示,数据资产入表有助于城投公司从传统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符合当前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越来越多数据资产招标案例的出现,数据资产将成为企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更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进行管理和使用,数据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将进一步增强,数据资产的价值将通过市场机制得到体现和利用。

肖光瑞预测,目前市场的做法更多的是数据资产质押融资。随着数据资产在应用场景中价值的挖掘和可预测的持续收益的形成,与数据资产相匹配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将进一步丰富,数据资产金融化和证券化的方式将大大增加。

数据的真正价值

2022年以来,政策层面一直在推动数据资产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中共* *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建设数据基础体系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建设数据基础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布局规划,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定价研究。当年8月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也为数字资产进入表内提供了技术路径。这份文件于1月1日实施。

将数据作为资产来管理,创造价值,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位资产管理专家认为,要实现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创造,首先要解决数据资产的登记问题,其次要充分释放数据资产的价值。

“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有价值的。”肖光瑞表示,确定数据是否具有交易价值,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即市场需求、数据质量、法律合规性、成本收益分析、竞争环境。

【/h/]上述资产管理专家表示,数据资产的形成本质上是数据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成为资产。首先,资产化形成的数据资产具有一般资产形态的经济属性,如流动性、可交易性、升值性、价值评估性等。其次,应首先将数据资产尤其是公共数据资产纳入资产监管框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地推进“录进表”工作。

肖光瑞还提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注意数据安全风险。他说,数据资产的安全管理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首要风险。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或篡改以及不适当的信息披露都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并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名誉损失。

另外还有评估风险和确权的风险。肖光瑞表示,数据资产的确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权利界定不清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经济利益损失。

根据相关规定,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可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实践中更多采用成本法。数据资产的收益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其公允资产价值需要更多实践的检验和调整,资产价值存在被高估或低估的风险。

肖光瑞认为,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资产管理框架,包括安全协议、合规监控、技术维护、专业培训和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确保数据资产的稳定运行和价值最大化。此外,为应对数据资产运营中的确认、交易、安全等问题,期待出台更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数据资产运营提供规范和指引。

相关文章

港股、人民币、中概股提前猛攻

【/h/]在a股的“五一假期”期间,中国的资产正在经历一轮快速增长。【/h/]具体来看,虽然南向资金最近两日无法参与港股,但恒生指数连续第九个交易日收涨,创2018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恒生科技指数也创...

日本加息,捅穿了两个巨大市场

【/h/]今天上午,日本央行正式宣布取消YCC政策,并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h/]消息传出后,引起了短暂的恐慌。日经指数暴跌了8分钟,然后立即回升。【/h/]日元汇率没有犹豫,...

宏观经济变化,对投资有何影响

【/h/]总有宏观新闻,比如央行降息放水、金融债发行等等。很难读,读完不知道有什么用。然而,政府的政策都落在GDP增长上——GDP增长来自消费、进出口和投资。通过分析这三个部门的变化就足以理解宏观经济...

腾讯2023投资:出手降到十年最低点

近日,腾讯以6亿元将腾讯动漫出售给阅文集团。 众所周知,“瘦身”和“降本增效”已经成为腾讯近两年的关键词和核心策略之一。 在“瘦身”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腾讯旗下多款产品已经停产,包括...

“6月首降梦”破灭?美联储多位高管密集放鹰:现在不考虑降息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萝莉·佩斯特·洛根上周五表示,由于最近的高通胀数据和迹象表明借贷成本对经济的拖累可能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大,“现在考虑降息还为时过早”。【/h/]洛根的言论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因...

新大学密集获批,高教弱省谁先逆袭?

2024年高考今天拉开帷幕。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达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在万千学子迎考之际,各地高校获批的消息也密集传来。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5月份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