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4年部委政策密码

ze1年前健康553

【/H/]2023年底至2024年初,国务院各职能部委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为2024年各领域政策工作指明了方向。

【/h/]2023年底,* *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将对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政策协同,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h/]围绕“稳”与“进”“立”“破”,多部委针对性地作出一系列部署。政策的“取向一致性”也更加突出,呈现出“同频共振”的特点。

【/h/]围绕高质量发展,“改革”“扩大内需”“绿色低碳”“防范风险”等词汇成为多部委提及的常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也可能成为相关部委2024年的重点工作。

【/h/]2023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2024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乡村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有效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提升经济复苏成果,持续推动经济有效提质、合理增长。

关键词一:改革

【/h/]* *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h/]这也意味着2024年将会有很多改革开放的政策或内容出台。改革开放可以解决当前“一些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上升”的问题和难题。毕竟从历史上看,依靠改革开放,我们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h/]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强综合谋划和综合平衡,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动降碳减污绿色增长取得新成效。”

【/h/]金融系统多个部门多次提出“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h/]其中,新一轮财税改革值得特别关注。* *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稳妥谋划和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二:扩大内需

【/h/]*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内需。要激发潜在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h/]内需特别是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3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

【/h/]2024年要实现“稳”,扩大内需势在必行。此外,通过内需牵引,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比如促进绿色消费,既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可以优化市场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h/]多部委围绕扩大内需作出部署。

【/h/]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提出,“更好协调消费和投资,促进消费持续扩大,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h/]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强债券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继续用好增发债券资金,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支持增强内需主动性。

【/h/]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还提出深化原材料和消费品“三品”行动,提振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大众消费。

【/h/]关键词三:规格

【/h/]2023年岁末,*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问题,各部委也纷纷提出应对措施。

【/h/]全国发展和改革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实施营商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抓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制度和法律上降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待遇要求, 从政策和舆论上营造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个案和整体上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h/]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还提出“加强光伏行业规范引导和质量监管”“加强产能过剩行业规范引导”“稳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

【/h/]关键词四:绿色低碳

【/h/]*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碳中和,加快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集约循环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h/]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中共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绿色低碳也是各部委需要共同努力推进的方向。2024年,各部委工作会议中关于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现了更强的统筹协调性,并进一步细化了工业和金融领域“双碳”的促进措施。

【/h/]国家发展改革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兼顾,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动降碳减污绿色增长取得新成效”“要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集约循环,积极稳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碳中和,做好能源消费双控工作,加快节能改造,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推动能源消费‘双控’逐步向碳排放转变。

【/h/]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支持三北工程攻坚战。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稳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落实和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体制机制。”

【/h/]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工业数字碳管理试点,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效和用水效率,积极探索新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市场化途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央行将在2024年“继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

【/h/]关键词五:风险防范

【/h/]防范风险是近年来贯穿经济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每年的重点和力度都有所不同。

【/h/]2022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2023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从表述来看,2024年的风险防范领域比2023年更加聚焦和有针对性。2023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h/]此外,2022年* *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2023年进一步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h/]根据*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方向和“底线”要求,各部委年终工作会议也将“防风险”作为关键词之一。

【/h/]央行提出,稳步推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工作。解决方案的领域涉及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

【/h/]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落实既定的转债措施,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转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h/]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要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h/]根据各部委的表态,地方债和房地产将成为2024年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地方债和相关城投债需要新一轮的财税改革。

【/h/]2024年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可能是中国经济回归合理增长和发展区间的关键一年。虽然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恢复向好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h/]在增强信心和扭转预期的道路上,经济和非经济政策需要格外谨慎。我们应该在宏观取向上保持一致性,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复苏。

相关文章

这些城市,正在疯狂建地铁

我 地铁正在进入500公里时代。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全国共有55个城市(含县级市)开通了地铁等轨道交通,其中7个城市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17个城市运营里程...

B站能否盈利,取决于什么?

【/h/]在第一季度报告中,Q1的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但最近股价的上涨意味着市场对下一款游戏、广告业务和减少集团损失有更多的预期。财报发布后的暴跌可能是因为电话会不会“超预期”,一些基金选择获利了结。【...

日本股市回来了,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什么?

【/h/]24岁的康太郎目前在日本大阪一家专门从事手机服务的公司工作。他的月薪约为27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0.048),这是当地大学毕业生的普遍收入水平。【/h/]...

25省晒一季度财政:重庆领先,七省份收入下降

【/h/]与GDP等经济数据相比,各省对财政收支数据的披露更为谨慎。今年5月,许多省份公布了姗姗来迟的第一季度财务数据。【/h/]据时代财经统计,截至5月19日,已有25个省份披露了第一季度的财政数据...

矿产资源法难改,土地财政再现

导读 壹||这一次修订所说的恢复“申请在先”,其实仅仅是为了强化法律意义上的空白区内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探矿权的申请,也就是仅指在矿区范围内未进行过矿权登记的地区内,进一步勘查战略性矿产资源。 贰...

“直播电商第一股”遥望科技怎么了?

【/h/]龙年春节刚过,第一家直播电商王源科技就收到了监管函。日前,公司公告称于2023年2月2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由于该函涉及诸多事件,公司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回复,公司将推迟向深交所提交关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