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配置机会好于2023年

ze1年前健康230

【/h/]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对2023年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者普遍持乐观态度——随着疫情后的政策转向,经济复苏值得期待。然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被寄予厚望的a股市场在第一季度经历了良好的开局,随后震荡下行。累计跌幅3.7%——上证指数继2022年后再次在2023年收出阴线。股市和基金投资者又经历了难以赚钱甚至遭受损失的一年。在各类资产中,黄金独树一帜,年涨幅超过10%,表现优于大宗商品、债券和大多数股票。

【/h/]无论你的投资收益如何,我们都已经告别了2023年。随着a股政策的进一步巩固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2024年资本市场能否触底反弹,稳定投资者信心,提高投资回报率?投资者将如何在大类资产中做出选择?经济观察报诚邀金融机构投资精英参与本报2024年机构投资者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并客观呈现,希望为读者提供展望未来市场走势和形成投资策略的逻辑和视角。

【/h/]2024年哪些资产最值得投资?

【/h/]经济观察报针对100位机构投资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股票仍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占比46.15%。然而,与2023年的92%相比,这一数字已经“减半”。

【/h/]是的,回顾近两年a股市场的走势,上证指数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下跌了15.13%和3.7%,市场已经持续低迷了两年。

【/h/]回顾2023年的投资业绩,南方某私募基金经理权益投资亏损超过13%。加上债券领域的配置收益,他的整体亏损在2023年缩减至5%。

【/h/]那么,2024年投资能赚钱吗?调查结果显示,37.5%的受访者预计2024年与2023年相似,34.62%的受访者预计2024年比2023年更容易获得收入。

【/h/]经历了2023年a股的下跌后,投资者对2024年股市的反弹充满了期待。

【/h/]随着春节临近,上述私募基金管理人对2024年投资配置策略进行了调整。2023年,他保持了“三股七债”组合。目前,尽管春节前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他仍计划适当提高权益市场的持仓比例,并选择公开发行基金投标。在他看来,2024年a股市场应该会随着超跌行情和政策的不断刺激而反弹。

【/h/]CICC认为,尽管短期市场处于筑底阶段,但极端估值的逐步积累加上积极因素仍需对后市保持耐心,不必过于悲观。如果短期扰动不改变长期态势,2024年市场配置机会仍有望好于2023年。

【/h/]经济趋势和企业利润受到关注。

【/h/]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

【/h/]本次调查中,44.23%的受访者预计2024年中国境内市值平均增速为4.5%~5.0%,26.92%的受访者预计增速为4.0%~4.5%,22.12%的受访者预计增速为5.0% ~ 5.5%。预计增长率低于4%和高于5.5%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4.81%和1.92%。

【/h/]中国经济走势和企业盈利变化被认为是2024年a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占46.15%;此外,分别有18.27%和10.58%的受访者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的全球经济变化以及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是影响a股的最大因素。

【/h/]机构投资者对2024年股市的流动性相对乐观。59.62%的受访者认为2024年流动性将维持在中等水平,29.81%的投资者认为流动性较为充裕,仅有10.58%的投资者预计流动性很差。

【/h/]在本次调查中,61.54%的受访者选择了2024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预期,去年这一比例为50%。选择10%~15%作为12.5%;1.92%的受访者选择了15%~20%,只有0.96%的受访者选择了20%以上的增长预期;此外,23.08%的受访者将增长预期设定在5%以下。

【/h/]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消息,2024年1月,在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协同发力下,社会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运行,经济活力逐步恢复。但是,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外需相对乏力,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有所放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仍需增强。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未来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h/]投资收益预期下行。

【/h/]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受访者对2024年投资收益的预期并不太高。其中,51.92%的受访者预计今年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下;43.27%的受访者预期在10%至40%之间;预期在40%以上的投资者仅占2.88%;另有1.92%的受访者预计实现负收益。

【/h/]相比之下,在2023年,78%的受访者预计投资回报率在10%至40%之间,而在2024年,投资者的回报预期明显下降。

【/h/]此外,受访机构投资者选择在2024年保持高仓位。其中,25.96%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满仓操作中,70%~80%、50%~70%和30%~50%仓位分别占7.69%、21.15%、30.77%和10.58%。只有3.85%的人选择了30%以下的仓位,但这一数字高于去年。

【/h/]当被问及对2024年市场回报的预期时,37.5%的受访投资者判断2024年与2023年类似,34.62%的受访者预计2024年比2023年更容易获得收益,27.88%的受访者认为2024年比2023年更难获得收益。

【/h/]招商证券认为,国内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低估值优质资产较多。在全球股市比较的框架下,a股估值极具竞争力,它们的企业利润增速已经逐渐超过资本支出增速。因此,招商证券对本轮市场修复持较为积极的态度。

【/h/]期待股市反弹。

【/h/]调查结果显示,48.08%的受访者认为上证综指全年将波动调整。“V”型趋势获得了22.12%的选票,只有10.58%的人选择了“N”型。认为是倒“N”型且全年呈上升趋势的受访者占6.73%。

【/h/]54.81%的受访者认为上证指数将在2800点至3000点之间波动,38.46%的受访者选择3000点至3500点,4%的受访者认为将跌破2800点,1.92%的受访者认为上证指数将在3500点至4000点之间波动。

【/h/]至于2024年更好的股市投资机会,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投给了二季度和三季度。

【/h/]创业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全年将震荡调整的受访者比例高达47.12%;20.19%的受访者认为创业板指数将呈现“V”型走势;另有9.62%的受访者认为全年创业板指数将呈现下跌趋势。

【/h/]对于2024年债券市场的整体走势,48.08%的受访者认为是稳定的,25.96%的受访者认为是向上的,21.15%的受访者认为债券市场的整体走势是向下的。

【/h/]就板块投资而言,机构投资者态度不一。在各行业板块中,受访机构投资者最看好科技、通信和传媒(43.27%),电力(36.54%)和医疗设备、医药和生物制药(35.58%)成为第二和第三大看好行业。2023年,本次调查的前三名分别是新能源和新材料(65%)、医药、生物制药(52%)和日用品及消费和服务(51%)。

【/h/]2023年最受投资者青睐的新能源和新材料在2024年的得票率仅为25.96%。

【/h/]从行业来看,受访机构投资者看好的行业依次为军工、航空航天(33.65%)、金融(28.85%)、煤炭(25.96%)、新能源(25.96%)、5G、通信(23.08%)、石油石化和化工(。可以发现,与2023年的数据相比,投资者看好的行业差异较大。

【/h/]此外,受访者最看好的行业依次为人工智能(54.81%)、5G、芯片、云计算(51.92%)、中央国企改革(44.23%)、智能制造(40.38%)、生物医药、医疗健康(38.46%)和智能驾驶(28.46%)。

【/h/]那么,2024年机构投资者看好哪些股票呢?调研显示,大市值绩优股以36.54%的占比成为受访者的最佳选择,其次是中市值绩优股,占比32.69%,中市值成长股占比21.15%,资产重组、并购重组、整体上市以及新股和次新股仅占4.81%。

【/h/]郭进证券认为,总体而言,尽管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挑战,但股市的反弹值得谨慎乐观地期待。主要原因是股价大幅调整,很明显股票市场在短时间内对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反应过度;恐慌下跌永远是股市的重要潜在优势。另一方面,预计在货币政策大概率、有节奏放松的形势下,债券市场将延续去年以来的上行趋势,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在下半年全球政治经济变量不确定性可能增加的预期下,投资者可关注上半年投资窗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风险资产配置比例。

【/h/]2024年,随着利好政策的释放,上述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在关注热点行业的轮动变化,计划随时调整仓位配置。今年年初,他预计a股市场将在龙年反弹。

【/h/](本组问卷由本报记者洪、、陈珊、、蒋欣、蔡跃坤完成)。

相关文章

为什么存量房贷利率降不下来?

【/h/]降低现有房贷利率?这位官员说“不”【/h/]你是否注意到,尽管楼市政策中有很多降低当前购房利率的行动,但现有抵押贷款的利率几乎是一条高压红线。【/h/]在社交媒体上,购房者充满了降低存量房贷...

法国乱局对市场意味着什么?一文读懂

法国“选举地震”重创欧洲市场,“股债三杀”的恐慌局面似乎重现,而当前的宏观环境可能意味着风险甚至高于前十年。上周,法国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投票。出口民调显示,法国极右翼政党“国家联盟”遥遥领先。法国总统马...

零食巨头合并,县城又一超级独角兽诞生

这一幕还是来了—— 昨日(11月10日),平价零食集合店旗下品牌“忙碌零食”和“赵一鸣零食”宣布完成战略合并,忙碌零食创始人周岩将出任新集团董事长。至此,两位头部选手在打折零食赛道走到了一起。...

中美科技巨头,谁最偏爱AI投资?

这几天微软中国曝出炸弹级消息——与AI业务相关的重要部门(涉及数百人的团队)将整体搬到美国或澳大利亚,员工也可以选择离职。该消息被媒体解读为“微软裁员/退出中国”,略显夸张。我们不想过多解读。我们这次...

富豪为婴儿买亿元保单,每年领300万?

【/h/]六一儿童节刚过,一笔1亿元的超大保费引起了保险圈的关注。【/h/]近日,一个亿元保单的“喜讯”在社交平台刷屏。该保单名为“优爱终身年金保险”,是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人寿”...

研究人员正用GLP-1药物突破哪些疾病?

丹麦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的子公司Ozempic凭借在血糖控制和减肥等领域的优异表现,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明星药”,推动诺和诺德股价屡创新高。 (诺和诺德股价一年多翻了一倍,来源:Trading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