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巨头合并,县城又一超级独角兽诞生
这一幕还是来了——
昨日(11月10日),平价零食集合店旗下品牌“忙碌零食”和“赵一鸣零食”宣布完成战略合并,忙碌零食创始人周岩将出任新集团董事长。至此,两位头部选手在打折零食赛道走到了一起。
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湖南长沙起家的小吃热闹非凡,江西宜春出来的赵一鸣小吃一路攻城略地,各开4000多家、2500多家,甚至打起了面对面的价格战。
双方握手言和,背后的投资人功不可没。据悉,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背后有很多投资人,包括红杉中国、高蓉资本、启程资本、岳明资本、黑蚂蚁资本等。斗则两败俱伤,合则两败俱伤——当年互联网行业第一名和第二名合并的戏码,如今正在消费行业上演。
80后是卖零食的,年收入过百亿,门店近7000家。
他们是怎么卖零食的?
先说合并创始人“零食很忙”。创始人是85后——周岩。回到2016年,在房地产行业从事营销策划8年的周岩,偶然嗅到零食在中国有很大的机会。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大部分零食品牌店都集中在中高端,大众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还是有很大发展空。
于是,周岩决定开始跨境创业。2017年,周岩和几个合伙人集资10多万元,在湖南长沙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小店里开始卖小吃。这个年轻的团队从湖南出发,一步一步走向全国市场。经过艰难的起步,零食加盟非常忙,四年开了450多家店,遍布湖南的大街小巷。店铺也从最初的30-40平发展到200平,1500多种商品的旗舰店。
转折点在2021年到来。当年5月,零食很忙宣布完成2.4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和高蓉资本联合领投,启成资本和岳明资本跟投,投后估值达到25亿。
从此,零食忙开了,开启了高速扩张模式。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有4000多家零食忙店,去年年底为2000家。2022年,零食非常热闹,全国门店零售营业额达到64.45亿元。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营业额预计将超过100亿元。
在合并的另一边,赵一鸣小吃也是一个草根创业的故事。1989年出生的赵鼎是安徽芜湖人。在官网的介绍中,赵鼎跟随父母学会了炒货,并于2008年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炒货零食店。2015年,他在江西开了一家折扣零食店“傻子瓜子”,每天营业额5万元,让他对零食行业的信心倍增。
【/h/】那段时间,傻子瓜子半年开了五六家加盟店,但是很多人因为经验不足都亏了。赵鼎回答:“品牌要做大,必须让加盟商挣钱。”
2019年,经过反复研究,赵鼎创立了赵一鸣小吃——品牌名来自他的儿子。初衷是“希望像孩子一样经营品牌。”此后两年,赵鼎一直在打磨单店,确定月营业额低于40万就不开放加盟,并将公司定位为“零食的蜜雪冰城”,让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最高的零食。
2020年,目标达成,赵一鸣小吃全面开放加盟。2022年12月,中国门店总数超过700家。投资者蜂拥而至。终于在今年4月,赵一鸣零食完成了由黑蚂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投资的1.5亿元A轮融资。
根据官方资料,截至今年11月,赵一鸣共有2500多家小吃店。2022年,赵一鸣实现营收12.15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达到27.86亿元——今年上半年业绩较上年翻了一倍多。
随着合并的到来,两家店加起来接近7000家,一家零食巨头正式诞生。
为什么合并?县街5号小吃店
我们来看看这次合并的一些细节。
根据双方最终达成的协议,两家公司的人员架构不变,保持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此外,周岩将继续担任零食忙的CEO,赵鼎将继续担任赵一鸣零食的CEO,周岩也将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
零食忙。据称,此次战略合并是双方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做出的前瞻性决策。赵一鸣零食认为,合并后,双方将在产品供应链上拥有更好的采购优势,并在各自优势领域继续布局。
【/h/】最让人感慨的是,过去互联网行业第一名和第二名合并的戏码在消费行业继续上演。
其实,为了追求更多的市场份额,小吃忙起来了,和赵一鸣小吃竞争,不断上演价格战,在两广等地区跑马圈地,店铺一家接一家——以前,小吃忙的地方就有赵一鸣小吃。
据媒体报道,在谈及与零食的繁忙竞争时,赵鼎曾说:“要打就全输,没有赢家。”不难理解,合并也是一种“及时止损”,更何况这个快速成长的轨道上还有很多其他玩家。
综上所述,这已经不是零食店第一次合并了。最值得注意的是,以生鲜食用菌为主的上市公司万辰集团去年通过旗下子公司进入零食行业,此后一直表现活跃。今年9月,万辰生物宣布将旗下的来优品、豪享来、迪雅迪雅、鹿小产正式合并为“豪享来品牌零食”。10月,又宣布收购江浙知名折扣零食品牌“老婆大人”。
在完成一系列并购后,“豪享来小吃”以3700多家门店的数量超越赵一鸣小吃成为第二赛道。目前小吃店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市;赵一鸣小吃在广东和江西有大量门店,其次是广西和安徽。即使合并,也感受到了万辰在拓展北方市场上的威胁。
另外,广东品牌“小吃小屋”整合当地“小吃”,在湖南长沙创立的爱小吃宣布控股成都当地折扣小吃品牌“恐龙和泰迪”,小吃热闹非凡。在此之前,它还投资了湖南长沙的零食折扣品牌“洽活店”..这是一个壮观的事件。
密集的M&A整合背后,是折扣零食赛道的疯狂崛起。《2022年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休闲零食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1%,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
县城里好像一夜之间开起了各种小吃店。有消费者曾经感叹,我老家镇上一条街就有4-5家小吃店。
另一个更重要的逻辑是,当经济进入存量时代,随着消费的下沉,中国县域变得充满潜力。“中国有3000多个县,每个县有2、3家,一万家店的目标很容易实现。”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品牌不再纠结于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就像一个小吃店,县城里发生了一场大混战。
消费并购的大幕已经拉开。
谈及并购案例,不止一位消费投资人对投资界表示,消费的并购将成为下一个大趋势。
可以看另一个案例。就在上个月,安踏集团宣布收购MAIA ACTIVE,创投圈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一些消费品牌的创始人感慨地说:“迈亚拿到了一个好剧本。”
MAIA ACTIVE成立于2016年,定位为亚洲女性运动服饰品牌,以瑜伽服为主。公司背后有两位女性创始人——欧亿阮。他们携手创业,收获了不少粉丝。现在,公司卖给了安踏。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次合并持肯定态度,都感受到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
对于MAIA ACTIVE来说,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目的地。一方面,新消费投资遇冷有目共睹,单干的迈亚主动与其在市场低点寻求外部融资,不如被安踏老大哥收编;另一方面,始祖鸟、所罗门、斐乐、迪桑特都体现了安踏品牌运营的强大实力。可想而知,作为瑜伽服装板块补充的迈亚ACTIVE,被安踏火起来并不难。
更重要的是,对于MAIA ACTIVE的前投资人来说,这笔多年前的投资终于“有了退出的门”。目前下一级市场的退出,尤其是消费投资的退出,可谓是遍地哀鸿,IPO往往失败,新的融资往往没有出路。大部分VC/PE支持的新消费品牌都在焦急地等待更好的机会。
今年以来,“M&A女王”刘小丹多次提到,一级市场底层逻辑的变化,使得投资越来越同质化,IPO退出的赚钱效应越来越差。2016年以来,通过IPO完全退出年均投资万亿的一级市场投资已经不可能,并购重组正在成为目前讨论的焦点。
对于退出渠道不明确的消费品牌,并购将成为主流。北京某消费VC合伙人曾表示,国外很多消费企业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并购扩大了规模,所以他认为2024-2030年中国也将迎来消费行业的整合并购时代。
无独有偶,昨天,消费行业正式宣布了另一项收购——
孩子王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乐游国际65%股权,收购价格为10.4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乐游国际将成为孩子王的控股子公司。这是国内母婴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
序幕正在慢慢拉开,M&A的浪潮正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