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绝不会是下一个中国?
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正在接近一个转折点:印度为期数周的大选将于6月1日结束。这将决定达莫达斯·莫迪能否连任第三个五年任期。他的任期给投资者带来了耐人寻味的可能性,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民主健康的担忧。
为了了解印度当前的利益,《巴伦周刊》采访了经济学家Raghuram G. Rajan和Rohit Lamba。拉詹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曾任印度储备银行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兰巴是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曾在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办公室担任经济学家。他们是新书《打破模式:印度未走过的繁荣之路》的合著者。以下是经过编辑的文字记录。
巴伦周刊:《打破常规》这本书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兰巴:一个重要启示是,印度要想实现未老先富的宏伟目标,再做同样的事情是行不通的。有一个一刀切的模式,适用于其他很多国家,就是把农业剩余劳动力放到低技能制造业,然后转向高技能制造业和高技能服务业。可以说这种发展模式并不适合印度。
我们在书中提倡的是,印度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上取得更大进步。这并不是说印度根本不应该搞制造业,而是印度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预算有限,应该发挥比较优势。
拉詹:印度要发挥自身优势,民主与这条道路的衔接很重要。比如印度加强隐私立法,制衡政府,其司法体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政府。因此,(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有信心,当印度供应商收集在线数据时,政府不会使用这些数据。一个具有民主价值观的民主国家将在印度建立信任。
打破常规这本书讲的是印度的社会、政治、经济模式。它试图告诉人们为什么印度错过了制造业,它能做什么,为什么它对世界如此重要。
巴伦周刊:有人认为印度可能成为下一个转型和增长的中国。这是印度的合理角色吗?
Rajan:答案绝对不是。至少我们在这本书里是这么写的。就制造业而言,中国已经建立了巨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它现在对制造业的投资翻了一番。那么,世界上还有空间容纳另一个像中国这么大的制造业大国吗?可能已经没了
考虑到全球制造业的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印度进入这一领域将非常困难。印度必须在制造业上全力以赴,但也应该考虑其他增长方式,比如服务业,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远程医疗和咨询等直接服务来实现增长。
巴伦周刊:阻碍印度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Rajan: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员工所需的所有其他条件。比如医疗保健。印度工人经常请病假,因为他们的健康从一开始就受到威胁。他们没有足够的营养。印度需要继续提高人民在教育、儿童保健和医疗方面的能力,这将为21世纪创造更好的劳动力。
Lamba:经济学家所谓的“最具约束力的约束”已经缓慢但肯定地从物质资本转向了人力资本。印度似乎没有解决所有的物流问题,但由于现任政府和前任政府,印度在修复物理基础设施方面做得相当好,印度现在的约束力将是其人力资本的质量。
巴伦周刊:印度* *达莫达斯莫迪竞选第三个任期。对民主恶化的担忧对印度经济意味着什么?
拉詹:我们非常担心。这本书只是想唤醒人们对长期问题的关注。这种关切本质上不仅仅是关于民主。我们非常清楚民主的优势,同时,它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
政府会犯错,当他们犯错时,他们必须得到反馈,这意味着公开的辩论、批评和透明的数据。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那些压制辩论、数据和言论自由的国家最终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也许最重要的方面是民主国家更具创新性和创造力。如果我们关闭了这个系统,我们就关闭了印度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巴伦周刊:印度潜在投资者需要注意什么?
兰巴:社交媒体上有一个著名的文化模因说,“印度不适合初学者”。我会告诉投资者押注印度,但要长期押注印度。它有人口红利,基本稳定,产生合理的政治结果。随着印度市场的扩大,做得好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但凡是有耐心的,在印度做资本多的,都会做得好。
巴伦周刊:谢谢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