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10月金融数据:政府债券拉动社融增长,信贷需求仍待修复

ze2年前健康591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0月份金融数据: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85万亿元,同比多增9108亿元;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新增社会融资1.85万亿元超市场预期,其中国债拉动作用明显,净融资1.56万亿元。郭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近期增发国债、支持地方建设规划和建设保障房等政策的实施,对刺激需求、提振实体部门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市场分析师对信贷数据看法不一。有分析认为,7384亿元的新增贷款已经超出预期;一些分析师认为,新增信贷仍主要是对公众的长期贷款,居民贷款需求尤其是零售领域的需求仍有待修复。此外,10月份新增票据和非银行贷款的比例有所上升。

首先,政府债券融资促进社会融合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量。

10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85万亿元。从结构上看,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加4837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实体经济外币贷款增加152亿元,同比多增87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29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93亿元,同比多增454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536亿元,同比少增38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44亿元,同比减少1269亿元;国债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1.2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21亿元,同比减少467亿元。

从上述社会融资结构来看,社会融资超预期主要是因为国债的支持,其他分项要么增幅不大,要么有所下降。分项中,国债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债券融资带动新增社会融资增加。”中国银行研究所研究员梁思表示,债券融资尤其是国债融资明显放量,主要与地方债一揽子计划实施、发行万亿专项国债等因素有关。

其次,票据贡献了信贷增长的43%。

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75亿元,不及上月数据——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118亿元。但10月份一直是信贷“流产”的月份,9月底作为第三季度末,可能对下个月的数据有一定的透支作用。今年10月份的数据好于去年,比去年10月份增加1223亿元。

但从贷款结构来看,10月份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较去年10月份增加166亿元(减少180亿元);企业(机构)贷款增加5163亿元,较去年10月多增537亿元(多增4626亿元)。

346亿户贷款减少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短期贷款一般是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个人房贷。梁思认为,中长期贷款增加707亿元,同比多增375亿元,表明居民住房消费有所回升。

与居民贷款相比,企业贷款同比增加,但票据融资发挥了显著作用。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1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2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088亿元。

10月份7375亿新增贷款中,票据贡献43%,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51.9%。

10月企业(机构)贷款比去年10月增加537亿元,这是一个变化。短期贷款同比多增73亿元,9月多增881亿元,区间也有所收敛;中长期贷款虽有增加,但比去年同期少增795亿元,已连续4个月增加。票据融资同比增加1271亿元。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昌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或指向企业资本支出意愿有待修复;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增加,指向企业或存在降息预期。

第三,后续政策可能继续加码。

从近期的政策动作来看,8月份的政策性降息和9月份的RRR全面降息已经相继落地。最近几天,许多分析师在他们的报告中预测,RRR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降息。

10月底召开的* *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下一阶段要“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保持节奏稳定,提高效率”。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预计,信贷宽松的过程将持续到年底,11月新增信贷发放和新增社会融资将处于高位。其中,11月将增发1万亿国债,促进新增社会福利持续增加。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通过降低RRR和大规模增加MLF为国债发行保驾护航。短期内也有可能再次下调政策利率,这主要取决于年底前的宏观经济和楼市走势。

赵薇认为,近期增发国债、支持地方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房等政策的实施,对刺激需求、提振实体部门信心具有积极意义。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前进的过程”,对经济前景不必过于悲观。

相关文章

马斯克澄清:没有放弃低成本汽车计划

【/h/]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方家耀,原标题为:“据报道,特斯拉取消了生产廉价汽车的计划,但马斯克予以否认”,标题来自:视觉中国。【/h/]北京时间4月5日晚11点38分,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

7条经验,看谁会成为下一个哈尔滨与淄博

【/h/]这个寒假,注定全国各地文化旅游部门的负责人要失眠了。【/h/]他们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哈尔滨全网出圈,相关话题稳定占据各大新闻榜单榜首位置,寒假客流大概率占一大部分;另一个是这波热度...

十家电影公司2023年报观察:春回影市,修复加速

五一来临之际,各家上市电影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报。去年随着大量存量项目的上映和观众的观影需求,市场稳步回升。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元,同比增长82.64%...

中东阴云密布,油价还会涨吗?

【/h/]考虑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供应进一步收紧,巴克莱银行在最新报告中进一步上调了布伦特原油的目标价,将2024年的石油分销目标价上调至每桶90美元,并将2025年的目标价设定为94美元。【/h...

AI迎来Uber时刻,初创公司如何构筑新护城河?

【/h/]最近,一篇题为《人工智能有优步问题》(信息)的文章发人深省。蒂姆O & apos赖利指出:优步和来福车利用丰富的风险资本来补贴票价,赶走了竞争对手。如今,OpenAI等富裕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日股牛市,才刚刚开始?

日本刚刚走出34年的通货紧缩,结束了近20年的负利率政策。日本股市的反应是屡创新高,过去一年上涨了35%。日本股市上一次出现如此涨幅是在1989年。日本股市似乎已经见顶,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全球第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