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电影公司2023年报观察:春回影市,修复加速
五一来临之际,各家上市电影公司发布了2023年年报。
去年随着大量存量项目的上映和观众的观影需求,市场稳步回升。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元,同比增长82.64%,2019年恢复至85.45%。其中,国产电影票房460.05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3.77%,超过2019年的411.75亿元,创历史新高;进口电影票房89.1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16.23%。
趁着行业回暖,去年不少电影公司顺利扭亏,整体业绩有所好转。
电影市场春回大地,业绩普遍回暖。
在我们不完全统计的10家上市电影公司2023年年报中,有60%的公司扭亏为盈。
其中,万达院线无疑是去年市场回暖契机中受益最大的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万达院线国内院线实现票房75.6亿元(不含服务费),回到2019年同期的96.4%;观影人次1.86亿,2019年同期恢复至92.7%,累计市场份额16.7%。直营影院市场份额比2019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单屏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直营影院票房达75.6亿元(不含服务费),达到2019年水平的96.4%,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观影人数超过1.86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提升至16.7%,至此,万达院线连续十五年蝉联行业榜首。
院线业务的另一边,万达院线去年遭遇了内容小年。或者是因为内部管理层的人事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内容发布进程。报告期内,万达院线仅上映五部主要影片,其中三个营票房收入7亿元。此外还合拍了《流浪地球2》《熊来了又走:陪我的熊核》《宇宙探索编辑部》《孤注一掷》《上一部4》等电影。
然而,随着万达院线控制权的变更,业内老牌制片人陈智熙被降为万达院线董事长。可以预见,万达院线内容板块今年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无独有偶,中影去年也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其净现金流也在同年恢复。
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34亿元,同比增长82.67%;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1.12亿元,同比扭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9亿元,上年同期为-9944.37万元。
具体来看,2023年中影共制作并投放市场37部电影,实现总票房268.89亿元,占同期国内票房的58.45%,制作的影片在国内票房前10中占6部。分发科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23年共上映电影570部,实现票房413.97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2.93%,市场份额保持相对稳定。
虽然没有涉足院线业务,但深耕内容赛道的光线凭借多元化、稳定、充足的布局,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5.46亿元,同比增长10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18亿元。同时,到2023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恢复为正,达到6.42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发行并计入票房的影片有《深海》、《满江红》、《生命的交换》、《中国乒乓绝地反击》、《茶二中这么多年》、《我风雨如磐石》、《灯光店》、《怒潮》、《我的爱》(复映),总票房约84.6亿元。每部电影票房保证过亿,品控非常稳定。
此外,如上海电影、横店影视,依托院线业务和内容业务双线并行,均在2023年的回暖环境中顺利扭亏。这也体现在金逸影视这种商业模式单一的院线企业身上。虽然利润额有限,但相比上一年仍有大幅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行业整体向好,但大部分公司的盈利水平仍明显低于2019年。业绩复苏不是一蹴而就的,修复盈利是一场更漫长的持久战。
单一内容公司受阻,转型迫在眉睫。
在我们观察统计的10家主要电影上市公司中,仅有幸福蓝海、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博纳影业4家公司未能扭亏,其中幸福蓝海和华谊亏损规模均呈收窄趋势,北文和博纳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
犀牛君观察到,两家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业务板块相对单一,内容深度布局,导致2023年业绩不佳,内容输出不稳定。
最典型的就是博纳影业。这家曾经以《长津湖之战》系列、《船长》等主旋律电影引领行业的老牌民营公司,去年遭遇内容小年,成为我们统计中唯一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电影公司。
对于业绩下滑,博纳给出的原因是电影业务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原因是公司主要投资控制的两部电影业绩不及预期。当年,博纳只上映了《无名小卒》和《爆点》两部大片,累计票房10.31亿元。参演8部,总票房58.64亿元。
鉴于去年电影内容板块表现不佳,博纳在年报中表示,将重新调整保留的电影项目进度,保留公司擅长的主题项目,暂缓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积极探索新题材、新类型的项目。目前公司创意开发项目近15个,梯次制作保证了档期的连续性。
比如前几天在汽车中国首映的《红海行动》续集《龙之行动》,已经完成内地拍摄,转到中国香港继续拍摄。还有一部由成龙主演、应用AI技术的电影《传奇》,也定于2024年上映。
受去年院线市场回暖的提振,院线业务成为博纳影业2023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6.79%。
为了进一步完成内容布局的转型,博纳提出了2023年“三大电影”、“三小电影”、“三大剧集”的战略布局。根据博纳的规划,到2026年底,公司计划为电影市场供应超过18部电影,为戏剧市场供应超过9部剧。
重点剧《上甘岭》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已经完成,预计2024年播出。此外,2024年将推出的剧集还有《濠江之潮》、《狩猎时光》等,另一部以重大历史题材的剧集《钦差大臣林则徐》正在剧本开发中。
久未主战场的北京文化,基本处于等待库存缓慢释放的状态。去年,《封神榜》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封神榜第一部:风中歌唱》终于在暑期档正式上映,最终斩获总票房26.34亿元。
根据此前披露,归属于公司的电影营业收入约为5.4-6亿元,而年报显示,电影板块收入为5.86亿元,由一部名为《沈峰I》的电影贡献。然而,沉重库存的释放并没有帮助北文扭亏为盈。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上映的影视项目制作周期较长,整体制作和宣发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较高。
(来源:北京文化23年度报告)
虽然现在北文已经无法押宝更多的大型项目,但手中仍有不少重仓股。其中《封神三部曲》的后两部还在后期制作阶段,最近已经成功拍摄的《第749局》离上映又近了一步。此外,关虎和费阳导演的《东极岛》也处于等待开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