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码华尔街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将扩容
本文来自:华尔街所见,作者李丹,原题:“大到不能倒”不再只是银行!美国加大了监管力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扩张。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政府对华尔街巨头的监管力度将加大,对冲基金和投资公司也将被纳入与超级银行相同的强监管范畴。
美国东部时间11月3日周五,美国联邦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召开会议,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顶级金融监管机构官员出席。与会官员投票批准了一个新框架,该框架将确定哪些公司对金融体系是重要的,即SIFI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在本周五出席FSOC会议期间,美联储董事长Powell发表了讲话,并支持针对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新监管计划。SEC主席Gensler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主席Gruenberg也发表了同样的声明。
然而,无论是主持FSOC会议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还是出席会议的鲍威尔和其他监管官员,都不清楚哪些公司可能被认定为SIFI。耶伦表示,新的识别程序不会优先于其他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性风险。
FSOC的声明表明,识别SIFI的新过程将分阶段进行。首先,对确定审查的公司进行初步分析。然后,至少在FSCO投票决定是否做出进一步评估的60天前,将通知相关公司,以便他们提交相关资料并与FSOC工作人员会面。
如果一切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将涉及与相关公司及其监管机构的更多重复讨论,以及进一步的信息交流。在深入评估后,监管机构将考虑是否正式提议将该公司认定为SIFI。这一步骤需要得到三分之二FSOC成员的同意。
如果更进一步,相关公司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提交书面文件或口头说明。之后,FSCO将投票做出最终决定,这也需要三分之二的议员投赞成票。官员们表示,任何发现都将至少每年重新审查一次。
2010年,美国政府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成立了FSOC,旨在降低金融风险,填补监管漏洞。该法案还授权FSOC将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列为SIFI,要求它们遵循更加严格和审慎的监管要求。
媒体指出,十多年来,上述系统重要性所代表的“太大而不能倒”的标签只被贴在大银行的头上,暗示此次投票将扩大“太大而不能倒”群体的容量。媒体还认为,周五通过的认证程序将使川普执政期间采取的措施发生180度的变化,因为当时的政策增加了认证SIFI的难度。
事实上,在今年3月硅谷银行等地区性银行倒闭引发银行业危机后,美国监管机构就提出要加大对非银行机构的监管力度。
4月,耶伦宣布FSOC会议通过了一项提案,将修改非银行机构被指定为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程序步骤。当时华尔街就提到,保险公司、私募股权公司(PC)、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以及加密货币等新兴行业都可能受到影响,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耶伦当时表示,3月份地区性银行的倒闭凸显了监管机构保持警惕和密切监控的重要性,紧急干预的力量至关重要,帮助防止金融混乱和蔓延的监管和监督体系与其同样重要。
耶伦还提到了在川普执政期间识别SIFI的一些困难。她说,“2019年发布的现有监管指引在确定非银行机构地位的过程中设置了不适当的障碍。”那些额外的指导方针“不仅无用,而且不可行,有些甚至是基于对金融危机及其代价的错误观点。”
当时有分析称,耶伦的声明标志着拜登政府对最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查制度出现了期待已久的变化。拟议的新准则可能会让那些担心特朗普政府时期金融监管变得过于宽松的人振奋起来,并让从业者对系统性风险感到敬畏,但这也意味着监管将更加严格,合规成本将更高。
本文来自:华尔街所见,作者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