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主要税种收入增幅不同程度回升,土地收入继续下滑
11月15日,财政部公布2023年10月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9.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157841亿元,同比增长10.7%;非税收入29653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870亿元,同比增长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1624亿元,同比增长8.8%。
财政部认为,1-10月财政收入增长得益于今年以来经济持续复苏和整体回升,也与去年增值税大规模退税政策实施、集中退税数量多、基数低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冯告诉记者:“金融是经济运行综合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财政收入的恢复主要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的结果。未来影响走势的因素会更多。比如最近出台的债务方案和万亿特别国债政策,会使市场信心逐步回升,经济的积极因素叠加,带来财政收入的变化。”
1-10月,除增值税外,其他主要税种均出现负增长。但从10月单月来看,主要税收收入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如国内增值税增长4.1%,分别比8、9月份加快2.3、2.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回升带动进口税收增长6.6%;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带动下,9月和10月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3%和0.6%。
此外,对地方财政非常重要的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1-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4992亿元,同比下降20.5%。2020年财政收入中,土地产生的总收入约占一般公共预算的46%,2021年为42.9%,2022年为32.8%,2023年1-10月为18.6%。
一位地方预算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收入来源中没有现有的税收或其他收入可以替代土地出让收入。在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会比一般公共预算更重要,因为土地出让收入会被地方政府直接使用,而不会分成* *,这对地方政府的实际财政支持比表面数字更重要。
“目前到了调整财政体制的时候了,要适当调整* *和地方主体收入的比例,尤其是在地方财政收入下滑,支出无力的情况下。”上述地方预算人士表示。我国目前实行分税制,主要所得税由* *和地方政府分担,如增值税* *和地方政府各50%;企业所得税分成比例为:**60%,地方40%;个人所得税收入,* * 60%,地方收入40%。以上分成比例主要是* *和省之间,省级和副省级再分配没有一定的规则,比如增值税。省以下有六四、三七、五五等各种分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