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诈骗案疯涨:一年骗走7.3万亿元,新加坡人被骗最多

ze1年前健康573

【/h/]根据非营利组织GASA和数据服务提供商ScamAdviser发布的2023年报告,过去一年,全球欺诈案件造成的总损失约为1.02万亿美元(约7.3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球GDP的1.05%。

【/h/]这一数字远高于2021年报告中估计的553亿美元和2020年的478亿美元。可以看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欺诈事件大幅激增。

【/h/]该报告还显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被欺骗。

【/h/]世界上最猖獗的欺诈方法包括网上购物、身份欺诈和投资欺诈,而且欺诈方法也多种多样,日新月异。尽管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可以识别欺诈,但现实情况是,仅通过传统方法识别欺诈可能并不有效。

【/h/]“数字时代,诈骗案件不断升级,许多骗局已经从个别零星事件转变为大规模的国际案件。”GASA导演乔里·亚伯拉罕说。

【/h/]网络平台是全球诈骗的重灾区。资料来源:GASA官方报告

1。新加坡的人均损失最大。

【/h/]如果我们看看欺诈的金额,发达国家的受害者损失最大。

【/h/]其中,新加坡每名受害者在诈骗中损失4031美元(约3.09万元人民币),排名第一;瑞士和奥地利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为3767美元(约2.7万元人民币)和3484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

【/h/]对此,亚伯拉罕表示,发达国家的居民由于收入高,更容易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

【/h/]为什么新加坡人受害最深?新加坡心悦社会科学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斯拉也分析说,新加坡人相对富裕,有足够的可支配储蓄,这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

【/h/]不仅如此,发达的网络技术也成为新加坡人容易上当受骗的重要因素。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彭立山指出,新加坡是世界上网络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大多数公民精通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因此他们将面临更高的网络诈骗风险。

【/h/]新加坡内政部政策发展司司长黄透露,仅在2022年,新加坡就收到了31728份欺诈通知,同比增长32.6%。

【/h/]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SPF)的数据,2022年新加坡受害者报告的欺诈损失总额为6.607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6.32亿美元。

【/h/]新加坡警方列出的欺诈和受害者名单。来源:SPF官网

【/h/]根据亚伯拉罕的说法,只有大约7%的欺诈行为会被报告给执法机构和政府,所以这些数字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h/]而人们热衷浏览的各大社交媒体是诈骗的重灾区。黄丽莎指出:“WhatsApp、Telegram、和Instagram已成为欺诈活动的热门平台,其中网络钓鱼欺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求职和电子商务欺诈。”

【/h/]新加坡警方表示,在这些案件中,诈骗者会冒充政府官员或受害者信任的人,诱骗受害者透露其信用卡详细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

【/h/]就在去年12月29日,新加坡李显龙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提醒民众小心“诈骗季”,因为有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篡改他和副手黄循财在正式场合的视频进行诈骗。

【/h/]第三,近80%的瑞士老年人被诈骗。

【/h/]在欧洲,老年人和加密货币也是诈骗案件的重灾区。

【/h/]瑞士的一项研究表明,欺诈者正在瞄准瑞士的老年人,实施网络欺诈、发送网络钓鱼电子邮件或销售高价产品。据估计,瑞士老年人平均每年被骗金额高达6.75亿瑞士法郎(约53亿元人民币)。

【/h/]瑞士敬老组织Pro Senectute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近年来,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近80%被诈骗。

【/h/]在过去的五年里,瑞士的网络犯罪增加了近一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助长了欺诈案件的发生。Prosense指出,这是因为在疫情期间,互联网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这为欺诈提供了新的机会。

瑞士犯罪预防中心(SKP)的项目主任比阿特丽斯说,除了网上诈骗,骗子还会使用电话诈骗,尤其是“恐吓电话”。

【/h/]所谓“恐吓电话”是指来电者与老人取得联系,声称其亲属有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垫付相关费用。被骗的老人通常会因为担心亲人而立即满足对方的转账要求。

【/h/]“骗子擅长利用这种紧急情况。”比阿特丽斯说,虽然老人们经验丰富,但他们并不是不知道骗子的伎俩。“但一旦他们深陷其中,就无法全面考虑。”

【/h/]在奥地利,当地监管机构表示,加密货币欺诈是该国报告最多的投资欺诈形式,占所有金融欺诈活动的三分之二。

【/h/]根据奥地利金融市场管理局(FMA)的说法,这些精心策划的骗局通常通过WhatsApp、抖音和Telegram等社交媒体发布广告,以找到受害者并实施欺诈。

【/h/]“股票和黄金欺诈一直存在,现在这些骗局转向了数字资产,”FMA发言人克劳斯·格鲁伯尼克说。这些犯罪活动大多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很难起诉,一些调查不得不跨境进行。因此,他呼吁欧洲加强监管。

【/h/]当然,奥地利加密货币欺诈案件激增的原因是它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近年来,它积极探索加密货币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其金融系统,在推广加密货币技术方面一直走在欧洲前列。

【/h/]第四,诈骗团伙的新目标:中东

【/h/]近年来,在多国的合作下,东南亚地区的诈骗犯罪得到了严厉打击,缅北地区猖獗的电信诈骗也逐渐被消灭。然而,据许多媒体报道,诈骗分子在中东找到了新的据点。

【/h/]2023年,阿联酋财政部在电信网络诈骗问题会议上表示,阿联酋每年有16.6万人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经济损失达7.46亿美元。同年9月,阿联酋网络安全委员会和网络安全公司Group-IB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网络虚假投资骗局正困扰着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用户,其中中东和非洲(MEA)是其主要目标(60%)。

【/h/]另一家全球数据分析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仅在2022年,中东地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增长38%,76%的诈骗资金通过手机服务转移。

【/h/]作为阿联酋最大的城市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迪拜正成为诈骗团伙的新目标。

【/h/]据红星新闻去年6月援引马来西亚中文报纸《中国》的报道,缅甸电诈大本营KK园区的“公司”正计划迁往迪拜。报告还指出,近年来,迪拜的电诈园区数量确实呈现增加趋势。

【/h/]近年来,中国驻迪拜总领馆多次发布有关电信诈骗的提醒。例如,去年5月19日,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发布“提醒在中国、阿联酋的公民谨防冒充使领馆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文章称,冒充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和驻迪拜总领事馆工作人员的犯罪分子频繁实施电信诈骗案件,提醒海外华人和留学生提高警惕,谨防电信诈骗。

【/h/]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警方多次发出警告,提醒人们注意新的网络骗局,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出售宠物和给予折扣。例如,骗子会通过模仿真实公司的网站和社交媒体账户发布信息,然后向求职者收取“手续费”。

【/h/]与其他国家一样,阿联酋当局也提醒人们不要与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包括一次性密码、ATM个人识别码或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卡安全码,因为银行员工从来不会向客户索要这些信息。

【/h/]本文来自:时代周报,作者马欢。

相关文章

美国暂停加息,有什么影响?

首先,11月,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仍保留加息预期,美国经济、就业和通胀依然强劲。 11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维持利率在5.25%~5.50%区间不变,继续收缩资产负债表。 尽管美国经...

谁在削弱美国?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基本上是基于我过去发表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今年10月发表在《文化地平线》上的《从风险去除到美元化:金砖国家货币与国际金融秩序的未来》,另一篇是2019年1月发表在《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

“ESG已经变成一句最新的脏话”

【/h/]去年12月,明星ESG基金普惠资本宣布清盘。当时,中国投资网做了详细介绍。没想到的是,仅过去一个月,北美企业的“反ESG”情绪又升级了。【/h/]“美国商界的最新脏话:ESG”。《华尔街日报...

矿产资源法难改,土地财政再现

导读 壹||这一次修订所说的恢复“申请在先”,其实仅仅是为了强化法律意义上的空白区内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探矿权的申请,也就是仅指在矿区范围内未进行过矿权登记的地区内,进一步勘查战略性矿产资源。 贰...

安信证券内部PPT发错群,背后派点争议再起

11月27日,某券商发点分析PPT在证券、基金行业部分交流群的传播,引发了投资研究、券商发点等话题的热议。 27日,安信证券一工作人员误将一份名为《上投摩根基金2023Q3派单分析》的客户分析P...

一家券商死在了自己的一百周年

【/h/]从1995年开始,每年年底,日本汉字能力测试协会都会组织民众投票,选出最能代表当年社会情绪的“年度汉字”。在日本,这一评选大多反映了一年中最可怕的一面:【/h/]1995年,“地震”一词被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