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保费增速放缓为哪般

ze1年前健康163

【/h/]2023年年报正式披露前夕,多家上市险企披露了2024年前两个月保费收入情况。在保费增长方面,八家保险公司表现不一。

【/h/]数据显示包括中国人寿保险(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人寿保险(601336。上海)、中国太平(00966.HK)和中国太保。

【/h/]上述保险公司前两个月保费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超过5673亿元,是保费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

【/h/]7家寿险公司中,前两个月有5家公司保费收入出现下滑,仅有中国人寿和阳光人寿(阳光保险旗下寿险公司)实现微增。多家财险公司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阳光财险(阳光保险旗下财险公司)前两个月保费增长超过20%。

【/h/]此前,监管部门披露2023年保险业运行情况: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其中人身险增速超过10%。

【/h/]在保险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前两个月,从头部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可以看出,人身险行业转型过程中仍存在困难。一位中小险企管理层人士表示,经过2023年的透支增长和“报银融合”的推进,2024年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虽然没有行业交易所的数据,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小保险公司正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局面。

1。报银结合影响寿险增速。

【/h/]就上市主体而言,中国人寿是上市保险公司中规模最大的。前2个月上市主体寿险业务板块保费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2.8%。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旗下寿险公司)前两月实现保费收入1338.44亿元,同比下降1.08%。这是两家寿险业务规模已超千亿的上市险企。

【/h/]百亿美元阵营中,CPIC人寿(中国CPIC旗下寿险公司)、PICC人寿(中国PICC旗下寿险公司)、新华人寿、阳光人寿和国华人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32.74亿元、412.83亿元、395.91亿元、253.02亿元和113.8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除阳光人寿外,多家保险公司的保费增长出现负增长,太保寿险、PICC人寿和新华人寿的同比降幅分别为9.3%、16.77%和14.55%,规模较小的国华人寿的降幅为28.57%。

【/h/]新华人寿披露保费数据时表示,保费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下降,但个险渠道业务实现和增长良好,价值良好,结构优化。

【/h/]信达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寿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保险公司主动缩减银保渠道长期险产品,停止以批发等低值产品盲目扩张规模。

【/h/]当分解前两个月的保费数据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积极的信号。招商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保寿险、新华人寿、PICC寿险分别实现保费461亿元、370亿元、183.5亿元、97亿元和92.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4%、7.0%、5.3%、-10.4%和-13。2。

【/h/]根据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不同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存在分化。CPIC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人寿的增速环比大幅提升,而PICC人寿和新华人寿则持续承压,预计这是由于“报银一体化”渠道对各家公司的影响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PICC人寿也披露了首年保费。前两个月长期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30.2%,批发业务同比下降45.6%。

【/h/]在“报银融合”的监管推动下,保险公司与银行网点重新签订合同、重新确定产品定价,影响了银保渠道的销售。此外,严禁提前收取保费的监管规范对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产生了影响。

【/h/]3月,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的保险营销员进行了一波“炒停”销售,产品即将下架的背景是经济渠道“报银一体化”的推广。多位保险中介机构员工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预计到3月底,代理渠道将全面推进“报银融合”,部分策略激进的公司将被要求在2月底下架相关产品,但不知道最后的调整期是否会定义为银保渠道。

【/h/]据中介机构统计,春节复工以来,已有超过10家公司近50只产品停止备案或进行调整。例如,中英人寿、中美相互保险、弘康人寿、信泰人寿、富德人寿的多款产品在2月底停售。

【/h/]所谓“报备一体化”,是指保险公司在向监管部门提交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时所使用的产品定价假设,应与保险公司在实际业务过程中的行为保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h/]此举指的是保险公司的销售费用过高,因此直接影响是销售佣金的减少。对于依赖中介渠道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未来将承受比中介更大的压力。

【/h/]上述中小险企管理层表示,继银保渠道之后,代理渠道的“报银一体化”将进一步影响中小险企的业务规模和未来发展。这可能导致大型保险公司与以个险和银保渠道为主的中小保险公司的经营差距进一步扩大。

【/h/]事实上,在养老和储蓄需求仍然旺盛的背景下,保险产品比其他金融产品更具吸引力。随着个人代理人渠道转型的逐步深入,个险发展有望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不少券商看好上市头部险企的新业务增长。

【/h/]二是财险公司季节性增速放缓

【/h/]2024年前两个月,财产险行业保费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h/]数据显示,1-2月,PICC P&C保险(中国PICC P&C公司)、平安财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太保财险(中国太保财产保险公司)、阳光财险、众安在线五家上市财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2032.08亿元,同比增长2.97%。单家财险公司增速方面,阳光财险增长20.95%。

【/h/]从保费规模来看,PICC P&C保险以1012.43亿元的保费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他保险公司。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前两月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04.87亿元、389.77亿元,“老三样”占五大财险公司总保费的93.84%。

【/h/]保费增速方面,PICC P&C保险、平安财险和CPIC财险的增速分别为1.05%、1.03%和6.25%。值得注意的是,阳光财险和众安在线保险虽然规模不足百亿,但增长迅速,前两个月保费分别增长20.95%和15.89%。

【/h/]从单月来看,2月财产险公司保费增速较1月有所放缓。单看2月保费收入,PICC P&C、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5%、0.91%和1.57%。

【/h/]信达证券分析,2月财险保费增速放缓主要与业务结构主动调整和业务季节性节奏变化有关。此外,1月份乘用车零售实现开门红后,受春节假期及前期透支需求影响,2月份销量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影响了财险保费收入。不过,3月以来,乘用车零售有望持续回暖,带动车险保费回升。

【/h/]在公告中,PICC P&C还披露了2024年前两个月特定险种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PICC P&C实现车险保费收入447.61亿元,同比增长1.3%。非车险方面,报告期内,PICC P&C实现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收入313.04亿元,同比增长3.2%;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7.46亿元、59.45亿元和8.9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6%、2%和26.5%。

相关文章

多地小区给业主分红:业委会比物业公司更“能干”?

【/h/]“杭州一小区年赚200万元并为业主现场分红”“长沙一小区为2700多名业主分红63万元”“广州岭南雅筑小区为业主分红100万元”“重庆龙城景苑小区连续6年为业主分红”...【/h/]春节临近...

五家国有大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

【/h/]截至4月30日,六大国有银行均已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h/]中国工商银行营业收入(601398。SH)、中国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建设银行(601939。上海)和...

“百万保障”骗局频发,“验证码”竟成转账金额

即使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50多岁的梅女士(化名)回忆自己被骗的经历时,依然能在电话里清晰地听出她声音里的焦虑。 据梅女士介绍,她遇到的是网上流传的“百万保证金”骗局。不同的是,这一次,骗子更加贪婪...

广东最北的城市,究竟在算什么?

【/h/]俗话说,要想致富,先修路。【/h/]在广东韶关,早在唐代,为适应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张九龄削山劈岭修建了梅岭古道,成为一条跨越千年的商贸之路。此后,南北货物运输更加顺畅,经...

像硅谷那样去思考|| 大视野

【/h/]上周,我写了《下一个硅谷,还在硅谷?我想很多朋友会对如何像硅谷一样成为创新的源泉、加速器和热带雨林非常感兴趣。【/h/]自1971年媒体首次提出“硅谷”一词以来,50多年来,世界上有无数地方...

保险逐鹿高净值客群

姚旭华浸淫财富管理行业20余年,从花旗银行(中国)私人银行“001号”员工,到2019年大童保险服务高净值客户群战略负责人。 按他的话说,从创造财富的领域转到保管和传播财富的行业,心理压力更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