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红高股息催化,银行股“大象”起舞
2024年春天,银行股打了一场“翻身仗”。
4月18日,40家上市银行股价飘红,其中中信银行(601998。SH)一度触及涨停。中国银行(601988)等国有银行股价。SH)和中国农业银行(601288。SH)继续上涨,创历史新高。
虽然4月19日银行板块出现回调,但时间一长,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银行指数年内上涨16.08%,位列Wind第二产业增长榜第二位。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认为,在“资产荒”压力没有明显缓解的背景下,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仍处于历史高位。在利差回归均值之前,银行板块作为一类利润增长稳定、股息率高、估值波动小的固定收益产品,仍然具有很大的配置吸引力。
多家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4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发布公告,披露* *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增持股份计划实施情况。以4月12日四大行收盘价计算,汇金斥资逾52亿元增持四大行股份。
此计划完成后,汇金表示将继续支持四大行的长期稳健发展。汇金公司是由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多家券商发表观点认为,汇金此举不仅为市场带来边际增量资金,也体现了对市场的信心。
4月15日,上证综指收于3057.38点,上涨1.26%,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4月16日,上证综指收跌,但银行板块依然是涨幅最高的行业板块。
4月17日,银行板块集体走强,42家a股上市银行股价集体飘红。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交通银行股价创近十年新高。当日,中信银行涨停,股价收于7.27元。宁波银行(002142。SZ)、Xi安银行(600928。SH)和平安银行(000001。SZ)涨逾3%,招商银行(600036。SH)涨逾2%,创近半年新高。
4月18日,银行板块继续上涨,40家上市银行股价飘红。其中,中信银行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收于7.79元,创历史新高;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股价延续此前涨势,分别收于4.69元、7.30元、4.49元,屡创新高;工行股价收于5.52元,创历史新高。
截至4月18日收盘,中证银行指数年内涨幅超16%。个股方面,中信银行股价上涨近50%;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上海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长沙银行股价涨幅超过20%。
华泰证券金融分析师沈娟认为,相比沪深300指数,年初以来银行板块相对收益表现突出,高分红、经营稳健的区域性银行领涨。市场密切关注银行的分红属性和关键领域的资产质量表现。虽然部分优质银行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但提高分红比例仍能提振市场情绪。
低估值高分红
高分红高分红是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的“卖点”。
有银行行长向市场喊话:“我们的股票是稳定可靠的选择”。4月2日,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柳荣在2023年度业绩会上表示:“有香港机构朋友说,9%的股息率让建行股票成为他去年的最佳理财选择。”
虽然2023年上市银行业绩普遍不如从前,但在分红上依然豪迈。根据2023年上市银行分红方案统计发现,六大国有银行现金分红总额超过4000亿元,分红比例达到30%以上。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分红比例超过30%,其中招商银行进一步将分红比例提高至净利润的35%。招商银行董事长苗建民表示,大多数股东去年在资本利得上赚得很少或没有赚到钱,因此增加股息可以提高股东的整体回报。苗建民也表示,招行是低估值高分红的价值银行。由于派息率提高了,所以没有再次降低的计划。
平安银行也在2023年将分红比例上调至30%。平安银行行长纪广恒说,赚钱,分给投资者,天经地义,责无旁贷。过去几年,由于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出现了欠投资者的债务。未来,平安银行将继续努力提高分红比例。
高分红的背后是银行的低估值。虽然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较大,但仍未能改变股价跌破净值的局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42家a股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均小于1。其中,招商银行市净率最高,为0.92;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的市净率分别为0.88、0.84、0.84。还有11家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在0.5以下,如华夏银行(0.39)、贵阳银行(0.37)、浦发银行(0.35)、民生银行(0.34)。
随着银行股价上涨,估值修复,有市场分析认为高分红的估值修复有限空。股价上涨后,股息率自然会下降。
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超预期复苏等因素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不断下降,分红策略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高分红的银行股受到投资者青睐,估值持续修复,而高成长、估值相对较高的银行股估值持续下降,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今年2月初。
券商看未来走势。
四年前,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在农业银行的业绩发布会上问:农业银行的股价为什么会低迷?当时农业银行的高管回应,“以目前的股价水平,农业银行无疑是一只潜力股,一只价值股。”
近期银行股连续上涨,跑赢大盘、沪深300指数等关键指数,证明了农行高管的判断。
4月初,广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看好银行板块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之后的市场复苏期间的绝对收益。在后续市场复苏过程中,防御性需求的退出可能导致银行板块相对收益的下降。不过,广发证券仍然看好4月份银行板块的绝对收益机会。
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机构认为,意见出台后,银行股凭借高分红优势,可能会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中国建设银行财务总监柳荣表示,正在研究《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中提出的“推进一年多次分红”的建议,将综合考虑股东意愿、资本补充、监管要求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进中期分红。
4月17日,银河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张一伟表示,从一季度金融数据结构来看,居民融资需求尚待修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仅次于2023年同期,结构优良,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利于银行资产的稳健扩张;同时,居民存款增速放缓,正规化问题可能得到缓解,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助于提高息差。基于量价因素,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
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下降,银行业绩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前期高成长银行的估值都迎来了比较大的调整,所选取的高成长代表组合相对于高分红代表组合的平均市净率已经从2023年初的15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银行业业绩压力最大的窗口期是2024年一季度。业绩筑底完成后,低估值的优质银行会受到追求超额收益的资金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