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黄金投资二三事
【/h/]随着近期金价的上涨,黄金投资格外引人注目。多年来,作者一直在寻找关于黄金定价的理论著作。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至今没有找到一本清晰可信的书来解释黄金涨跌的原因和周期。
【/h/]1900年,全球黄金会议确立了国际金本位制,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已有50多年,伦敦黄金市场因涉嫌报价操作而改革黄金定价机制也不到10年。因此,金本位制的影响并不遥远,公众对美元和欧元等信用货币的信任相对脆弱。
【/h/]从中国的历史来看,黄金的货币地位并不突出。中国长期使用铜银复合标准体系,铜是主要标准,因此“铜币”一词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历代官方造币标准也存在许多松懈和不一致的地方。如今,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黄金。
【/h/]过去十年,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自2009年以来,中国黄金年产量保持在300吨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超过400吨,其中一部分国产黄金被收储。居民对黄金也有天然的偏好。近年来,中国黄金的年均消费量保持在1000吨左右,黄金的来源当然包括进口。作者粗略估计,中国公共部门和居民部门拥有的黄金库存可能都超过1万吨。与中国的经济体量、国有金融资产和居民储蓄相比,这并不夸张。
【/h/]当然,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并不多,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274万盎司,约合2000多吨。与美国逾8000吨的黄金储备相比,甚至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黄金储备相比,这都不算多。考虑到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不到3%,国际金融秩序霸权体系明显,中国银行在国际黄金市场进行了两年的净买入。鉴于国际治理的碎片化和地区冲突的频繁发生,中国银行可能会继续维持净买入黄金的策略。与此同时,全球越来越多的央行开始增加黄金储备。
【/h/]为什么最近黄金价格上涨了?众说纷纭,但大多数解释都相当可疑。有人说,他们担心西方国家的沉重债务,但债务积累不是一天建成的。为什么金价没有继续对债务积累做出反应?也有人将其归因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或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这也将引发一些问题:为什么黄金价格不会立即随事件波动,而是滞后反应?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居民储蓄需求的大幅增长导致的,这夸大了中国居民消费对金价的影响。在我看来,目前的解释大多只是给出了黄金崛起后马后炮的各种说辞,经不起推敲。
【/h/]在我看来,黄金价格的上涨源于美元数量和利率的变化。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是主导角色,并且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和麦金农仔细研究了美元和黄金。麦金农指出,作为世界货币发行的基础因素,美元的过度发行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全球多领域传导。
【/h/]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的资产增加了近4倍(从不到1万亿美元增加到近4万亿美元);自疫情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几乎翻了一番(目前约为8万亿美元)。2022年秋季,人们错误地认为美国将在2023年进入滞涨型衰退。2023年秋季,人们再次错误地认为美联储将于2024年3月开始降息周期。事实上,美国的就业和消费数据非常强劲,今年可能没有降息的窗口。
【/h/]我们可能正处于“菜单重写”的初始阶段,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就像在餐馆更新菜单一样,各种菜肴和饮料的价格都得到了重新校准,调整顺序和幅度各不相同。笔者观察到,市场上的白银、铜镍、原油等大宗商品似乎正在逐步经历这一价格调整过程。
【/h/]另一个因素是国际社会对美元“备胎”的热情。国际形势不断演变,美国似乎在寻找中国制造之外的“备胎”,美其名曰“去风险”。与此同时,相当多的经济体已经为明显的美元霸权和金融制裁准备了风险计划,寻找美元资产之外的安全可信的“备胎”,这可能会带来对比特币和黄金的额外需求。
【/h/]如果上述主次因素影响黄金的逻辑成立,那么金价的未来可能如何?相比次贷危机前后,美联储的资产增长了近四倍,而黄金的涨幅略低于四倍。自疫情以来,美联储的资产翻了一番,因此以疫情前的价格计算,目前金价的上涨趋势仍是初步的。此外,美国通胀的粘性越强,涵盖黄金、有色金属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菜单改写”将持续越久。这将制约美国股市和债市的走势。
【/h/]许多国内居民加入了购买黄金的行列,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对此持冷静的态度。回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营商场的金饰价格约为每克80元。当时普通员工的月收入不到40元,但现在已经增加到约4000至5000元。这意味着当年的月薪只能购买0.5克左右的黄金,但现在却可以购买8克左右的黄金。
【/h/]从长期来看,黄金的价格周期很难预测。目前,除了珠宝黄金、实物黄金和银行合约黄金之外,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黄金ETF作为主要产品,该产品具有多重看涨或看涨空的杠杆作用,可以规避本币汇率风险。机构投资者可以选择黄金生产和流通的受益上市标的,或黄金期货。
【/h/]人们对黄金定价及其周期率的了解仍然有限。例如,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早期,黄金价格不升反降。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经济经历了大滞胀,东欧发生了剧烈变化。然而,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金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因此,很少有知名投资者热衷于黄金。沃伦·巴菲特有句名言,他宁愿在田纳西州拥有农田,也不愿拥有黄金。人类文明依赖于开放社会的自发秩序和自我扩张。当人们对合作与互信、央行纪律和社会经济的未来命运感到悲观时,黄金的避险属性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