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喧嚣》:一部非传统意义的自传

ze1年前健康405

【/h/]1925年,年仅34岁的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完成了自传《时代的喧嚣》。这也是这位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的第一本散文集。尽管曼德尔施塔姆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多次被监禁,长期流亡并不止一次试图自杀,但在这本自传中没有任何痛苦的痕迹。

【/h/]书中没有一丝艰难、焦虑和恐惧。诗人阿赫马托娃曾评价他的自传:“他们俩(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在刚刚进入成熟期时就写了自己的书。那时,他们回忆起的一切都不那么遥远。”也许是因为他太年轻就完成了自传,这本散文集中的所有记忆都与诗人的童年、青年和20多岁时的平静岁月有关,但与他后半生的苦难无关。

【/h/]他讲述了彼得堡的童年,家庭中的犹太教育,父亲办公室里的书柜,在特尼舍夫学校的学习,与社会民主党人的交往等等。

【/h/]在时代的喧嚣中,曼德尔施塔姆安排了14篇情节毫无连贯性的散文,每篇散文都设定了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印象或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反思。例如,《书柜》讲述了诗人父亲办公室的玻璃门书柜以及诗人认为书柜是曼德尔施塔姆家族精神文化内涵的象征。

【/h/]他区分了父线集合和母线集合,认为“父线集合和母线集合不是相互混淆的,而是独一无二的。从它本身来看,这个小小的书柜就是整个家族精神追求的历史,也就是把别人的血液嫁接到这个家族的历史”。

这位诗人把犹太教和犹太祖先的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在孩子眼中,犹太教以父亲的形象出现。但在诗人眼中,这种犹太遗产是“混乱的”,就像书柜的底部:“书不是靠着书脊立在那里,而是像废墟一样躺着。”

【/h/]犹太人的混乱使诗人反叛。他最终没有学完希伯来语识字课本,甚至很快将它扔进了书架底部其他布满灰尘的希伯来语书籍中。即使他的家人后来为他请了一位真正的犹太教师,诗人也始终对他持不相信的态度,认为只要他走在俄罗斯的街道上,他就会立即隐藏起犹太民族的骄傲。曼德尔施塔姆对父母犹太文化的厌恶让他更加欣赏“俄罗斯的站立母亲书籍”。

【/h/]他对书架上伊萨科夫出版的普希金作品赞不绝口,觉得“我母亲的普希金粗布的精神之美几乎是物理上的优雅”;他从莱蒙托夫的书的蓝绿色封面中看到了某种军人气质,并感叹“他的骠骑经历没有白费”;他嘲笑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兄弟般的一致性”;他还将纳德森的书籍视为“时代的钥匙”,并试图从纳德森的信件和日记中倾听他的所有声音。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几代人的巨大俄罗斯文学,也是母亲的文化遗产使诗人感到亲近。

【/h/]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传。它没有详细和连贯的传记故事,但更像是一个笔记。这14篇被回忆起来的散文是关于生活、印象和成长的图片集——既有曼德尔施塔姆自己的也有其他人的。在这本自传中,诗人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他专注于塑造他周围的世界,并浓缩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印象。

【/h/]诗人在自传中坦言:“我想做的不是谈论自己,而是追随世纪,时代的喧嚣和成长。”曼德尔施塔姆抛弃了关于自己的一切,将自己的传记写进了《泰晤士报》的传记中。他认为自己的记忆是“基于回避过去”。他写这本自传只是为了跟上时代。

【/h/]这个时代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一个变革的时代。俄国白银时代的女诗人吉皮乌斯曾回忆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俄罗斯出现了一些东西,一些已经落后,而另一些正在努力追赶...那么,他们要去哪里?没有人知道这一点。”

【/h/]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纪之交,曼德尔施塔姆倾听了越来越多时代的喧嚣,最终“习得了语言”,并在这本传记中将自己的存在融入了这个时代。

【/h/]苏联文学评论家亚伯兰·列日涅夫曾评价《时代的噪音》:“在这个社会衰落、民粹主义消退、充满厄运和抱怨、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的时代,他是多么真实而恰当地捕捉到了这么多东西啊!”曼德尔施塔姆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日常片段,并富有想象力地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的事件、普通人和风云人物,以及处于过去和未来“十字路口”的人们的思考。

【/h/]诗人不像传统自传那样讲述完整清晰的故事。他作品中的这些画面是解体的、支离破碎的。诗人的死亡回忆和强硬分析交替出现,他总是根据自己的联想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丰富而混乱。然而,正是这些碎片浸透了那段记忆中的独特味道,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世纪之交历史印记的草图,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中。

【/h/]在这本自传中,曼德尔施塔姆描述了诗人、艺术家、作家、他的同时代人、朋友和敌人。有时它被顺便提及,有时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叙事,它将它作为故事的中心人物,如谢尔盖·伊万尼奇、尤里·马特维吉奇、西纳尼家族、科米萨尔·热夫斯卡娅等文章。

【/h/]在散文《谢尔盖·伊万尼奇》中,诗人将家庭教授谢尔盖·伊万尼奇视为他对1905年的全部印象,甚至为他创造了除“书人”和“报人”之外的第三个类别:译者。曼德尔施塔姆对形容词毫不吝啬。他称谢尔盖·伊万尼奇是“一个长着惊恐的军警眼睛和大学生煎饼蓝帽子的俄罗斯革命怪物!”

【/h/]这位革命导师神秘而充满安全感。他的袖口可以抖出禁书,他抽的香烟似乎是用非法纸张制成的,他随身携带一支手枪,不时带来可靠的消息,保护生活在动荡时期的居民的安全。诗人笔下的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让这个时代的生活图景更加生动、充满气场。

【/h/]曼德尔施塔姆有着敏锐而深远的眼光。他对时代的书写不是那些熟悉的人和事,而是一个跳出情节的旁观者所观察到的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细节。作者总是尽力详细地描述每件事,他甚至还记得一些小事。

【/h/]谈及19世纪90年代,他“清楚地记得早茶期间关于德雷克斯的谈话,埃斯特加斯和皮卡德上校的名字,关于克莱泽奏鸣曲的模糊争论,以及巴甫洛夫斯克站高大乐谱架后面打开大玻璃窗的指挥更换。”

【/h/]在描述俄罗斯人的芬兰记忆时,他写道:“在Teerijoki,有海滩、杜松、木桥和狗棚更衣室,这些地方刻有心形图案和刻痕,以记录游泳时间。有一个和当地人一样,有着和彼得堡相似心灵的外星人,还有一个冷漠的芬兰人。他的爱好是在人们的小草坪上玩柳条篝火和熊舞。

【/h/]曼德尔什塔姆描述的每一个片段内容并不丰富,但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丰富线索,字里行间搜寻的材料之丰富令人惊叹。他的记忆碎片让人忍不住仔细阅读,生怕错过那些生动有趣的重要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还原了那个时代帝国衰落与新国家诞生之间的动荡氛围。

【/h/]作为诗人的第一本散文集,曼德尔施塔姆在书中的语言也充满了诗意。他不喜欢长篇大论,不想详细阐述,总是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谈论自己的感受。他的句子也像他的诗一样,穿插着许多有趣的描写和比喻。

【/h/]在他的想象中,巴甫洛夫斯克小镇是“一个像老妇人一样的小镇”;“奥斯利亚比亚”号战列舰的下水就像“一条巨大而奇怪的海虫爬进了水中”;他母亲的一个亲戚有着“蚂蚁般浓密的胡子”;导师谢尔盖·伊万尼奇“那张睡眼惺忪、布满皱纹的脸就像大学生的帽子”。这些俏皮话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h/]曼德尔施塔姆说:“在我和这个世纪之间,有一条被喧嚣的时代填满的鸿沟。”毫无疑问,他真的听到了“时代的噪音”,并深刻地感受和详细地呈现了时代的面貌。30多岁的曼德尔施塔姆写回忆录还为时过早。

【/h/]但当他写这本自传时,重点是记录历史和详细解释这个时代。从他灵巧的手和异想天开的笔中,曼德尔施塔姆的文字终于冲破了时代的喧嚣,近百年后的今天,它们仍然在诉说着诗人的思想。

【/h/]《时代的喧嚣》(俄)曼德尔施塔姆/著刘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版。

相关文章

万达电影放缓影院建设,进行重大人事调整

1月12日晚间,万达院线发行(002739。SZ)关于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以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以及关于部分董事辞职及选举非独立董事的公告。 公告显示,近年来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爆红的AI手机,是下一个美图手机吗?

你有计划在2024年换一部AI手机吗?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什么叫做AI手机,它能做什么。目前市场上各大品牌,包括OPPO、vivo、魅族等。,纷纷开始狂推AI手机。主要功能包括AIGC消除(一个修图功...

宗庆后:“我也不怕当首富”

宗后卿先生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宗后卿的一生,他自己讲述了很多。例如,解放前出生并在红旗下长大的人,他们只有在感到困惑后才开始创业。他们白手起家,不搞权钱交易,不搞暴利行...

东北需要一个旅游万亿大省

【/h/]2023年中国各省旅游成绩单陆续出炉,受哈尔滨爆炸事件影响,东三省旅游表现格外引人关注。官方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旅游人数分别为2.2亿人次、3.14亿人次和5.1亿人次。旅游收入分...

印花税减半征收3个月,合计免税229亿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政策实施三个月,投资者免税200多亿。 12月15日,财政部披露了最新的财政收支情况。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万亿,同比增长7.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

为什么五一机票会大幅降价?

我2024年,比a股更惊心动魄的是机票。从去年国庆到今年五一,杭空公司的“套路”正在被工人们了解。五一节前,一波买了机票还在盯着价格的年轻人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惊呼“又降价了……啊”重庆有IP的网友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