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信托换帅,年内多家信托董事长履新
【/h/]继2月底官宣后,东莞信托董事长张庆文最近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
【/h/]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广东监管局发布公告,核准张庆文登东莞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控股股东张庆文目前是东莞金控的董事长,此次他是东莞信托的董事长。
【/h/]东莞信托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东莞松山湖,注册资本16.56亿元。是广东省五大信托公司之一。其两大股东东莞金控和东莞控股分别持股77.79%和22.21%。截至2023年末,东莞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达700.82亿元。
【/h/]除东莞信托外,规模过万亿的中信信托也于近期正式换帅,里德的董事长任职资格于5月23日获监管部门核准。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7日,今年已有11家信托公司换帅,其中5家已获批。
【/h/]随着“三分类新规”的推进,信托公司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行业进入动能转换压力期,频繁换帅或出于转型创新的需要。
【/h/]“近年来,信托行业竞争加剧,转型不断深化。大多数公司和部门不再处于“舒适区”。引进或调配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化解存量风险,引领公司合规稳健经营,是现阶段多家信托公司高管变动的根本原因。”乐进功能分析师廖何开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h/]年内超过10家信托更换了教练。
【/h/]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初以来,已有11家信托公司成立,其中包括山东国鑫(01697。HK)、平安信托、东莞信托、中海信托、光大信托、兴业信托、吉林信托、上海信托、中铁信托、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这些信托公司都更换了董事长。截至目前,已有山东国鑫、平安信托、东莞信托、中海信托、中信信托5名董事获得监管部门核准。
【/h/]换帅的信托公司涵盖总公司和中小公司。其中,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均超万亿。截至2023年末,中信信托资产服务信托规模达1.19万亿元;建信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17万亿元。
【/h/]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更换董事长的信托公司数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追平2023年全年。
【/h/]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20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发生变更,其中,11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发生变更;2022年有17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发生变更,其中8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发生变更。
【/h/]为什么今年信托行业换帅进一步加速?
【/h/]廖何开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传统业务已经达到瓶颈,规模有限;随着2023年信托业务三大分类规则的出台,信托公司的发展方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营思路也在大幅调整。信托公司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买方的角色得到加强。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将是未来信托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此外,信托业还面临着金融科技的介入,这需要专业和管理人才来开发和指导业务发展。”
【/h/]“高管离职是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表现。当前,信托业正处于存量业务转型发展调整和风险化解过程中。高管离职是控制监管动向和业务转型调整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信托公司高质量发展。伊一信托分析师帅国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h/]新董事长上任后,风险将被确定为关键词。
【/h/]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信托业的发展围绕“转型”这一关键词展开。随着2023年信托业新三分类政策的出台,信托业务的边界和服务内涵进一步明确,信托业转型路径进一步明晰。
【/h/]到2024年,转型仍是信托行业的年度关键词。然而,在转型的叙事下,有一个聚焦方向。最近,几位新上任的董事长在公开讲话中都提到了转型发展和风险化解,从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
【/h/]兴业信托董事长强调化解存量不良资产,提出提升短期业务盈利能力。
【/h/]4月1日,在兴业信托2024年党建和纪检工作会议上,公司董事长、董秘郑志明提到,要做好长期转型战略,提升短期业务盈利能力,坚持长短结合,形成良性发展新局面;全力以赴做好风险处置,提高存量不良资产清收效果。全面提高风险处置专业能力和攻坚水平,全力打好专项资产处置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做好存量不良资产清收化解工作。
【/h/]平安信托董事长强调,两者对于推动转型创新不可或缺。
【/h/]公司董事长方郝伟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提到:“在我们进入回归本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推进转型创新和风险化解,两者缺一不可。”4月29日,平安信托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还称,平安信托定位为“资产导向型、服务型信托专家”,守住风险底线,扎实推进“清资产、控风险、促发展”三项重点任务。
【/h/]风险缓释和合规管理在平安信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安信托将‘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化解风险、合规经营’十六字方针写入愿景和使命,将‘坚持合规经营’‘守住合规底线’放在关键位置。”平安信托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h/]山东国鑫董事长强调特色管理,夯实风险控制基础。
【/h/]今年5月,山东国鑫董事长岳增光撰文指出,山东国鑫处于行业中游,在资本实力、管理规模、盈利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利用好地理优势、客户基础和股东禀赋,有明确的业务特色,不求大而全,但求专而精。
【/h/]他说山东国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优”开展特色管理;坚持三原则,夯实风险控制基础;不要滥用系统的灵活性去“钻空”,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挣钱,主动建立适应转型业务的内控体系。
【/h/]由此看来,“风险化解”和“风险控制”正在成为信托业的关键词之一。
【/h/]帅国让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受严格监管政策影响,传统信托高回报率的融资类业务持续压降,而新业务的盈利点短期内并不成熟,不少信托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部分信托公司在化解历史包袱和存量风险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
【/h/]廖何开表示,信托业原有的非标业务,特别是房地产业务和基础设施业务面临结构调整。近年来,房地产信托业务受到房地产行业剧烈波动的影响,也面临着重大调整和风险处置的过程。
【/h/]信托公司如何应对房地产信托中的风险?
【/h/]平安信托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建立了房地产信托产品全流程预警、监测和处置的风险管控体系,持续跟踪房地产市场环境、行业监管政策、行业间展方向和房企财务状况,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强化主动管理能力,严格履行受托人职责。个别房地产项目的延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