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1.75亿的“公交神器”,要IPO了

ze11个月前健康282

【/h/]截至目前,该车已完成六轮融资,pre-IPO估值达到1.04亿美元。

又一家互联网时代的明星公司要去港交所上市了。如果最终能上市,我想一定是好消息。

近日,武汉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光科技或车来了)的控股公司MetaLight Inc向港交所提交了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

汽车有很多标签:背后的投资公司是滴滴、阿里、雷军,是中国公交领域时间序列数据服务商中的第三家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此外,如果能成功上市,有可能成为“智能时间序列数据第一股”。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已经成功整合了六轮,永远不会缺少一个众所周知的融资故事。从车来IPO这件事,其实可以看出过去互联网时代的辉煌。

国内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用户超2.64亿。

为什么说可以从汽车上一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辉煌?因为故事的相似度还是挺高的。

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说过滴滴创始人程维的创业故事:因为下雨,打车极其不方便,于是萌生了打造网约车的想法。车来了就差不多了。

车来创始人邵,武汉人。他在北京读博的时候,因为冬天公交车太冷,就产生了“如果能准确知道公交车到站的时间”的想法,可以少受冻,避免等车。车来app的想法应运而生。

2010年,邵回武汉创办远光科技。作为一家数据情报公司,邵双灵专注于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序列排列的数据点),发现和预测分析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模式和波动特征。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邵双灵在各种应用场景下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准确的预测,支持智能决策。

2013年,手机APP“公交来了”上线。通过分析交通机构授权的GPS数据,用户的查询记录和搜索历史,以及公共交通和用户的数据汇总,Bus Coming提供了实时的公交时刻表和准确预测的车辆到达时间。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汽车用户规模超过2.64亿,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约2530万。到2023年12月31日,巴士的地域范围已经扩展到全国近450个城镇。

咨询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车来是国内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覆盖264个城市。车来是2023年中国收入排名前20的时间序列数据服务商之一,2023年中国公共交通领域收入排名时间序列数据服务商第三的互联网公司。

也就是说,当公交车来的时候,用户不仅可以准确的知道公交车到站的准确时间,还可以提高公交运营的实时监控、数据准确性和路线规划。

雷军退出,回报超5300万。

作为一家明星互联网公司,车来的融资历史相当顺利,雷军的顺为资本是其最早的天使投资人之一。创始人邵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汽车是幸运的。早期的投资机构看到五十家公司,就有人投钱了。”

确实如邵所说。

公开资料显示,邵在2013年车来APP后给雷军发了邮件,第二天就收到了雷军的回复,要求创始人“进京谈”。后来,雷军的妻子被邀请到武汉实地测试。双方见面后,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确定了投资意向。两个月后,融资款到了。

当时雷军对该车的到来评价很高:刚需,硬需。也称汽车为“公交神器”。

【/h/]截至目前,该车已完成六轮融资,pre-IPO估值达到1.04亿美元。

除了雷军,滴滴、阿里、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都支持了易车。招股书显示,IPO前,滴滴持有远光科技18.11%的股份,为第一大外部投资方;阿里还持有远光科技10%以上的股份。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发现,作为最大天使投资人的顺为资本已经从招股书中消失了。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资深投资人真的很热衷于退出。

【/h/]雷军的第一笔投资是在2013年,120万元入股易到用车。在2016年来用车的B1轮融资中,滴滴以1880万美元入股来用车。正是在这一轮融资中,顺为资本开始了退出:以超过565万美元的价格向滴滴转让了部分股份,同时向鸿合创投转让了价值20.68万美元的股份。

2024年5月,在车到账、表格交付港交所前夕,顺为资本将剩余股份以172.19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Garaitz Capital,完成了完全退出。

当年投资仅120万,雷军这次提现回报超过759万美元(约合5300万元人民币)。无一例外,雷军应该是众多投资人中收获最多的一个。

招股书显示,邵双灵持股4.46%,陈晓持股6.87%,肖平原持股5.17%,孙茜博士持股8.71%,WeBus Light持股10.15%,WeBus Data持股1.84%,陆璐持股3.67%,Meta Shine持股4.33%。

杨旗下的红河创投持股10.06%,滴滴旗下的欢呼创投持股18.11%,阿里持股10.46%,旗下的中国宽带资本持股10.51%。

【/h/]邵曾说“融资要敢于亏损”,但无论亏损与否,雷军都是最大的赢家。同时,从车来时雷军的退出策略来看,或许对于早期投资人来说,如果目的是赚钱,是一个极好的方案。

不只是雷军,在交表之前,滴滴和阿里也相应减持。

年收入1.75亿元,超过95%来自移动广告。

从招股书来看,车来了没有亏损,盈利不是问题。

2021年至2023年,车来总收入分别为1.63亿元、1.35亿元、1.75亿元。同期公司毛利分别为1.23亿元、9880万元、1.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5.1%、73.0%和76.3%;调整后净利润为4420万元、980万元、4650万元。

这里客观的提到,2022年的数据不佳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公众出行限制的周期性波动。

用户不是付费客户,公司主要收入仍来自移动广告服务,占比超过95%。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移动广告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15亿元和1.68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95.6%、85.2%和96.2%。

这也成为了二级市场很多投资者的诟病:盈利能力太单一。

另外,烧钱也是互联网公司的通病。从2021年到2023年,车到人的销售成本和广告营销只增不减,从2021年的5080.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5293万元。

同时,公司目前流动性不高。截至2024年3月31日,该车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349.8万元。同期,其即期有息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达4000万元,此外,公司还有453.6万元的应付账款、2527.1万元的其他应付账款及预提费用。

换句话说,车其实是欠债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易车创始人邵早已离职。与其他创始人不同,邵的退出有点尴尬。2017年,车来车往发生数据门事件。邵因非法获取数据事件被判缓刑。判处邵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0万元。暂缓执行后,法院宣布对被告人不再执行原有期徒刑判决。

至此,邵辞去公司管理层职务,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持股比例为8.71%。邵透过「巴士之梦」持有远光科技4.46%的权益。

另一方面,对于车的到来可能会有一些市场的疑虑,但是现在车所在的千亿级时间序列数据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时间序列数据服务是全球数据智能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如今IPO收紧的环境下,如果IPO能成功,对车来说可能还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问题。

相关文章

华生给新《公司法》提了三点建议

【/h/]2024年1月14日至2月2日,经济学家华生在其个人微博中连发五篇长文,对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提出建议。【/h/]已发布五篇长文,主要...

非洲电商,做起来了吗?

2022年,非洲的电商用户不到4亿,相对于14亿的总人口还是很少。然而,预测显示,到2027年,非洲电子商务的消费者人数将达到6亿。因此,非洲的中小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接触到消费者。 值得强调...

Vision Pro难以拯救苹果的中年危机

2月2日,苹果公司(AAPL。纳斯达克)推出了首款头戴式产品Vision Pro。【/h/]“就像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一样,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

日本“大败局”的4个教训

1992年泡沫经济的破裂是日本的一个分水岭。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前,日本处于相对较好的经济增长轨道。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通货紧缩和低增长,这也是“失去的20年”。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现在的环境和泡...

​当利率开始暴跌,日本保险公司懵了

【/h/]1997年,日产相互人寿保险公司破产,这是日本战后第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日本保险业多年来的稳定局面终于被打破,“保险公司不会破产”的神话破灭了。【/h/]当时,摩根大通日本公司的经济学家Je...

扩招近10000人,PE巨头加速招人

目前的全球PE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仍在,资产退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头部PE机构尤其活跃,大规模招兵买马。例如,最近全球最大的公司PE Blackstone宣布将大幅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