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元和美国的全球统治体系

ze10个月前健康883

最近媒体一直在宣传“沙特不会续签石油美元协议”。这个标题想引导大家得出一个结论:美元的霸权是什么?

这其实反馈了大众的一种冲动,渴望把美元问题简化成一句话——美元之锚。这个小盒子可以装任何东西,比如军事实力,科技实力,控制石油,黄金储备等等。

然而,真实的场景是,它不是一个小格子,而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系统。

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描述美元体系:美元的锚不是藏在城堡里的秘密公式,而是整个城堡本身,甚至它还包括守卫城堡的村镇。

所以,美元的衰落是指村镇的衰落,城堡的衰落。显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对称的,一种货币的繁荣也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

本文的主旨是讨论金钱植根于其统治体系。

论殖民制度及其维护

很多人有一个很幼稚的尝试:想绕开政治,讨论经济。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讨论美元体系,首先要朝着政权递减的方向一步步发问:

1。美国的实际边界覆盖整个地球吗?

2。这是殖民体系吗?

3。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是公平的——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美元?

其实殖民体系是一个合理的分析起点,其中既包含了强力的成分,也包含了自愿的成分。

在过去的200年里,另一个重要的样本是大英帝国,它曾经是霸主,被誉为“日不落帝国”。后来随着殖民地的独立,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

所以,一个货币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它的治理体系。一旦治理体系发生变化,货币的作用也会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国际货币最深层的本质是一种控制关系。主权国家控制的范围越广,货币的国际地位就越强。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这种控制关系可能非常隐蔽:

1。殖民地“统治”自己,有独立的财政和货币;

2。跨国公司掌握了关键领域,获利颇丰;

3。跨国公司不断将利润从殖民地转移到宗主国;然后,我们会看到一个极其奇妙的现象。这个国家的货币在不断贬值,时快时慢。

在这种情况下,殖民地将背负沉重的负担,不仅要维持自身公共体系的运转,还要向宗主国纳税。

虽然向宗主国纳税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是现代殖民体系的收税手段过于隐蔽,所以这种矛盾往往体现在殖民地的内部矛盾上。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奇妙的现象。一些国家一直在更换政府,但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根源在于,如果他们不摆脱这种“控制关系”,任何改变都是换汤不换药。从博弈的角度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政府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它将如何统治?

1。它需要一个代理团队;

2。这个代理团队的主要职能是收税;

3。它不允许这个代理团队掌握过多的剩余。

所以会把税收拉到盈余刚好够维持一个地方政府的程度。如果我们不能提取这些盈余,我们将以战争或经济危机的形式消耗它们。

在政治上,维护权力体系是第一位的。重要的不是拿走多少剩余,而是维持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相对实力,维持既定的权力结构。

有了这样的参考标准,我们的分析就不会离真相太远。只要宗主国能够保持对殖民地的巨大影响力,那么整个体系就会非常稳定,宗主国的货币地位也会非常稳固。

美元浪潮和对殖民地的剩余控制权

再进一步,还有东南亚金融危机;言归正传,越南现在很惨,楼市下跌,越南盾贬值。很多人把这种现象归因于美元潮的收获。

但是,有了“殖民体系”的框架,我们就不会这样看待这个现象了:美元潮是结果,不是原因。

从控制的角度来说,宗主国会一直对殖民地的过剩保持警惕,它会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殖民地的过剩。

如上图所示,大致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类是盈余退保,包括跨国公司定期和不定期退保;另一种是消费过剩,也就是说,他们会想方设法让当地居民消费掉自己买不起的过剩。

其中,制造虚假繁荣是常用的。热钱被用来抬高风险资产价格,刺激当地居民消费,经济一片繁荣。后来盈余耗尽,区内风险资产崩盘,殖民地一地鸡毛。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美联储加息”的操作,误以为都是“美元潮”带来的。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各个殖民地的盈余积累到了一定的阈值,宗主国在系统的压制各个殖民地的盈余。

一种方法是增加回报,这必然导致主权国家的股票上涨,价格飙升。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

另一个手段是刺激殖民消费,这是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最终会汇聚到两点:1。美联储会加息,美元会升值;2.殖民地的鸡毛。

剩余流动性、阶级矛盾与资产价格

类似于古罗马帝国,这个体系中会出现两种矛盾。一类矛盾是宗主国内部的矛盾,福利阶级内部的矛盾,边缘阶级内部的矛盾。古罗马帝国虽然扩张迅速,但大量过剩的涌入使得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更加尖锐,集中表现在物价上;另一种矛盾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反馈到汇率上,殖民地货币会继续贬值,因为盈余会被不断抽走。

如上图所示,价格和汇率分别反馈了宗主国内部的矛盾和殖民地内部的矛盾。

此外,这张地图还可以描绘出殖民地内部的矛盾。

如上图所示,殖民地有两个阶层,一个是福利阶层,一个是边缘阶层。宗主国征收的大量税收导致殖民地物价普遍上涨。福利阶层有福利盾牌,边缘阶层几乎全裸。

所以宗主国的收税行为导致了殖民地边缘阶层的悲惨生活,忍受着高物价,但福利不足。价格越高,边缘阶层受剥削越严重。

有趣的是,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情况是同构的,宗主国和殖民地都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根源是宗主国会收回盈余,盈余自下而上的被充实。

在盈余回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宗主国的存量不断上升。

其实美股的政治性远大于经济性,所以总有那么多盈余的地方。除了这个我们还能做什么?

所以,美股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全球的蓄水池,尤其是剩余价值的蓄水池。

进一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美股就是美元,美元就是美股。

福利与价格的共轭关系

无论是利率、CPI还是沪深300指数,最直接的关联就是福利状况,也就是剩余价值的流通。福利发放少或者福利制度处于换挡期,经济增长率就高,利率就低。

那么,生产和福利的关系是什么呢??生产决定福利的可持续性。如果生产失败,高福利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对于一个没有大量外债的经济体来说,福利状况决定即期利率,生产状况决定长期利率中枢。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经济分析玩的把戏很烂,单纯的谈产量和价格,不谈福利的分配。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物价很高。相对于如此高的物价,覆盖普通百姓的福利体系已经被击穿。所以很多七八十岁的人都要回归职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不再支持物价继续上涨。还是那句话,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福利。

很多人喜欢拿中国和日本比较。先不说日本的完备性,只看“福利与价格”的共轭。我们会发现中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价格很低。鉴于福利状况,低价不就是一种隐形福利吗?

对于居民来说,福利制度由三部分组成:1。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和工资水平;2 .财产性收入,包括楼市和股市资产价格;3保障,包括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的覆盖面。

目前我们的福利体系最迫切的情况是风险资产价格的下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了解了美元体系的运作方式。这不是简单的一个神秘的“小公式”,而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其中,最核心的是它的动力系统:

1。完整的控制系统;

2。完整的文化体系;

3。一个完整的剩余价值流通体系。

梳理到这里,就能明白他们为什么一直兜售美式民主了。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内部出现太强大的政治实体。然而,滋养一个政治实体需要盈余。因此,压制地方势力的基本套路是:

1。通过跨国公司拿走殖民地的剩余;

2。通过消费主义抑制局部剩余积累;

3。通过美国民主卖给他们一个更耗油的“基础设施”。

虽然美国的统治体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的体系内部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威胁到这个体系。所以,现在谈美元霸权还为时过早。

总之,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储蓄,或者缺乏积累储蓄的条件,就很可能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别人就会想方设法阻止这个国家获得足够的储蓄,从而失控。

幸运的是,我们不是。我们有很多剩余。

相关文章

水运大省湖北,为何还需要一条新运河?

水运大省湖北,正在谋求新通道。 近日,在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中部投资促进推介会上,湖北省省长王忠林透露,湖北要做好枢纽提升的文章,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等枢纽型项目。 地处长江中游,湖...

市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股票投资中,市值大概是最常见的概念之一。如果我今天问,“市值是多少?”恐怕会引来很多投资人的嘲讽:“这么简单的市值概念你都不懂?市值就是一只股票的市值?” 等一下。虽然市值在通俗的定义中是一只...

李想拿什么拯救MEGA?

【/h/]在新上市的MEGA上,将华为视为强大竞争对手的理想再次得到改善。【/h/]据便当财经了解,美格in LI的定价策略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即起步价必须比M9贵。【/h/]作为参考,请询问...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这意味着什么?

本文来自:财联社,作者:梁克志,原标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意味着什么?多位机构人士:债市资本积累,警惕过度拥挤》,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年初以来,随着短期市场利率的稳定,反映市场长期...

新一轮扩容将至:江苏、山东、浙江拼“后备实力”

关闭一年的“万亿俱乐部”有望一次性迎来两位新成员。 今年前三季度,常州、烟台GDP双双突破7000亿元,同时跑出了6.7%的增速,不仅跑赢全国市场,也超过了每年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5.5%)。...

业绩变脸,华盛锂电市值蒸发逾90亿

【/h/]6月6日,华盛锂电(688353。SH)于2024年通过了《关于公司实施稳定股价方案的议案》。符合规定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7人,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沈和总经理沈明累计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