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当下的困境及破局之道
刚刚美团发布了财报,我们来谈谈一些最新的看法和认识。
相关成绩我就不赘述了,尤其是和隔壁品多多比,简直是降级打击。
目前市场对美团已经达成了强烈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难点:
1。天花板问题,尤其是和品多多成长前景不错的穆特相比;
2。与Tik Tok的长期竞争将损害利润,包括但不限于更快地在Aauto发展本地生活业务;
3。无限战的思想,尤其是新业务(优化),可能不尊重股东权益。
最重要的是,以上三个问题可能是长期的。
针对这些问题,其实美团给出了如下应对策略:
【/h/】给出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闪购”+低频外卖用户分级运营。
第二个解决方案是推广李书斌(高级副总裁),打直播和短视频的仗,模仿很多视频。
第三个问题是,目前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没有改变方向,不愿意缩减规模。
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就是无限战争,希望砍掉首选业务。
以上三个问题基本是市场主流共识,构成了当前美团的困局,管理层也给出了应对策略。
以上都是客观事实。
策略其实就是一种取舍,以及对主要矛盾和重点的处理。
在我的认知里,1和3其实是一类问题,都是在探索打破天花板,我也认同管理策略,不应该直接关掉优化。(不要学字节跳动,完全放弃游戏)
优化业务值得尝试,但或许应该改变规模和策略,小范围尝试,把季度亏损控制在10亿以内。
不幸的是,从公众公司动态来看,美团管理层可能认为核心矛盾是与Tik Tok的竞争。
个人认为,倾向应该优先解决第三个问题,应该花费最多的精力。
主要逻辑是Tik Tok甚至Aauto更快的攻击本地生活,确实对摇钱树有影响,但也不离谱。
以携程为例。当年,美团“从农村包围城市”,“欺负”携程。时至今日,携程依然是OTA的老大。其实美团酒旅的情况更乐观,就算S&了;m支出,这项业务的净利率仍然高达33%。
另外,进攻方抖得快,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战争无法解决。
相反,优先解决出血和天花板的问题更值得。
毕竟杀利润是小问题,杀“美团从成长股进化成价值股”的逻辑更可怕。同时,发展本身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美团在Tik Tok身上浪费了太多精力。
当然,美团有自己的董事会,公司治理也很强;同时王先生也不是出格,所以已经锁定的大资金等待整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