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裁员,中高层最高降薪20%
近日,ICT(信息通信技术)制造商新华三集团被曝裁员。
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有认证为“新华三集团员工”的网友爆料称,已收到裁员通知,准备提前回家过年。这个话题引起热议,其他网络平台也有网友自爆被裁。
新华三两名员工向时代财经证实裁员消息属实。其中,员工小源表示,很多部门都在裁员,每个部门的比例都不一样,有的达到了50%甚至更多。另一名员工詹火明在裁员名单上。他透露,11月份接到通知,12月份要离职,同部门的其他同事都被裁了。
詹火明说会得到n+1的裁员补偿,就是按照计算长度,每工作一年公司发一个月的工资,另外再发一个月的工资,这是和领导一对一沟通了解到的。
据其所知,11月份就开始裁员了,但涉及的部门并没有统一的裁员比例和日期,不同部门的执行速度也不一样。“可以肯定的是,新华三已经开始裁员了。”他认为,新华三集团规模庞大,产品线众多,各部门经营状况不一,不可能统一裁员比例。
另一位在裁员名单中的新华三员工表示,11月中旬从关系密切的同事处得知将被裁员,目前还不知道裁员的补偿标准,产品线也不盈利。年底工作难找,他说可能要失业几个月。
根据新华三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该集团拥有超过19000名员工,超过9800万台设备在线运行。公司拥有17个海外分支机构,覆盖174个国家和地区。
詹火明说,最近几个月,公司明显发生了变化,报销难度变大,加班费审核更严格。
根据网传截图,11月23日,新华三集团总裁兼CEO于英涛发布内部邮件,宣布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公司中高层干部和员工主动降薪,涉及15级以上干部和16级以上员工,最高降薪20%。
这封邮件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引发热议。詹火明和新华三员工强茂都告诉时代财经,他们收到这封邮件是因为他们级别低,不在降薪范围内。强茂还提到,因为自己是非核心部门,员工工资低,裁员没办法降低成本,所以不裁员。
于英涛给出的主动降薪理由是,受行业整体形势影响,公司业绩增长放缓。这一点在财报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新华三母公司紫光股份财报显示,今年1-9月,新华三实现营业收入375.7亿元,同比增长2.32%。如果按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5.7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4%。
在三季报中,紫光股份只公布了新华三的收入数据,没有公布净利润数据。此前收入和利润是一起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新华三实现净利润约18.23亿元,同比增长2.62%,2022年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
紫光股份将新华三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今年三季度紫光营收191.69亿元,新华三贡献超过60%。今年上半年紫光归母净利润18.03亿元,低于新华三净利润。
紫光作为新华三的母公司,其财务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新华三的情况。今年第三季度,紫光营收同比下降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3.75%。
紫光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解释了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一方面,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业绩增长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公司业务以to B/to G为主,在收入确认上具有季节性特征。
具体来看,运营商、企业、教育、医疗等行业紫光股份增速较快,但部分中小企业、政府数字化项目略显滞后;同时,上半年部分项目在第三季度并未产生收入,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更多项目确认收入。
紫光股份也表示,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发展迅速,公司正式提出“AIGC开放战略”,积极推进AIGC解决方案的应用和生态建设。
关于员工提到的降薪裁员,时代财经致电新华三相关负责人,在集团官网提出采访要求。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文中小源、詹火明、强茂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