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志刚:窥见60余家养老机构的难

ze1年前健康654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长期从事老龄产业研究的学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会长郑志刚对8个省份的60多家养老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他在网上联系养老院的院长或投资人,采访了全国近300家养老机构。

在郑志刚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些高端养老机构在为失智老人提供专业化护理方面已经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一些养老机构打破了老年人需要集体生活的常规,提供了精细化服务,比如全天候提供各种特色餐食。然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少数养老机构也存在一些乱象,包括令人担忧的餐饮卫生条件和老年人房间的刺鼻气味。

在调研过程中,大量养老机构负责人也从养老床位投放率高空和监管标准反复变化等方面,向他反馈了诸多难题。郑志刚说:“养老产业仍处于培育期,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多地考虑养老机构经营者的困难。同时,地方民政部门也有怨气,包括想因地制宜创新养老机构建设指标时遇到很多阻碍。”

与此同时,未富先老仍然是大量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难题。郑志刚说,有限的收入使得大量老年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养老机构。即使在一线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金在3000元/月左右,仅靠养老金难以支撑入住养老机构的成本。

经济观察报:养老机构的经营者在调查中主要反馈哪些类型的问题?

郑志刚:虽然各地的养老机构在运营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三种问题是共同的。

首先是养老机构床位摆放率高空的问题,所以很多院长跟我抱怨,问怎么改善。高空安置率往往伴随着养老机构的营销问题。养老机构如果找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营销推广,成本比较高,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的养老机构承担不起这样的资金投入。如果选择直接在平台上做广告推广,就会面临投入不低,效果不明显的窘境。为此,一些养老机构被迫尝试直播,定期发布短视频,但效果并不显著。

空随着高安置率,2023年,很多地方的很多养老机构反映,由于养老行业的加剧,大家开始互相打价格战或者“挖老人”。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容易导致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差的问题。

第二,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政府层面对养老机构的综合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实践中,一些养老机构反馈“一些负责监管养老机构的第三方机构不专业,一些机械检查给机构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很多要求)不符合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为此,一些养老机构专门招聘一个人,通过各种方式与第三方监管机构打交道。

比如某机构反映因为护士佩戴胸卡方式不对而扣分,让机构管理者哭笑不得。某机构反映,由于消防等标准的不断变化,安装的房间门经历了多次调整。比如一扇实木的门,需要变成内嵌玻璃的门,开门的方向需要改成向外。反复折腾的成本只能由养老机构承担。如果机构不改革,将被罚款或降级,评级与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的多少密切相关。养老产业还处于培育期,要理解养老机构运营者的难处,尽量不要频繁改变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

最后,很多养老机构严重依赖运营补贴实现盈亏平衡,但部分地区面临运营补贴发放延迟或不到位的情况。

经济观察报:在与当地民政部门的沟通过程中,他们反馈了哪些意见或想法?

郑志刚:在宏观政策执行层面,部分省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养老机构床位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规模等硬性目标。这个时候就需要地方或者县级民政部门来落实这些目标。一些地方民政部门的反馈,为了完成硬性指标,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只能选择造假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完成,违背了当初政策设定建设指标的初衷。

其次,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创新。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基层民政部门创新难度很大,很多时候必须按照省级规划文件执行。

曾经,我们帮助两个地方民政部门在养老服务和专项的布局上做了创新的规划,规划也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但最终上级部门的反馈被拒绝了,因为和省级的政策相差太大,需要按照省级的政策来写。最终,当地民政部门只能删除所有创新内容。

经济观察报:养老和老龄化护理人员短缺还是普遍问题还是有所改善?

郑志刚:这仍然是养老机构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政策层面一直在推动职业教育养老护理员规模的增长,包括一些地区出台了完善养老护理员积分落户、提供就业补贴等政策,但仍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仍然缺乏专业的、年轻化的护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只是个人的生计,这个岗位仍然面临着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中年护理人员是因为找不到其他工作而选择转行的。一些被调查的护理机构甚至有60岁的护士来照顾70-80岁的老人。

【/h/】其次,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专科或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内心会抵触一线护理人员这份工作,大部分人在度过实习期、拿到学分后选择离开养老机构。这些有专业护理技能的毕业生更愿意走养老机构的管理路线。

经济观察报:不同城市规模的养老机构对失智老人的护理服务现状如何?

郑志刚:近两年在一二线城市,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养老机构开始重视智障老人的入住和护理。而在三级及以下城市,相对缺乏专门收留老年痴呆症患者或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开设专门区域的养老机构。

但无论城市多大,对失智老人的专业护理都是刚需。失智老人的家属在照顾老人时,会面临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但一些养老机构无法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有的养老机构甚至明确不接收失智老人,这也让家属陷入两难境地。

经济观察报:一些养老机构对在机构内部开设医疗门诊的热情不高。养老机构负责人在你们调研期间对医养结合有什么看法?

郑志刚:在政策鼓励医养结合的背景下,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主要有两条路径。第一种是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绿色医疗通道或者派医护人员到医院巡诊,推广难度相对较大。

二是在养老机构建设小型医疗诊所,一些机构在具体推广过程中面临较多阻力。比如,一些养老机构收费低、规模小,导致老人在医院就医不足,养老机构无力支撑医疗门诊的持续运转。此外,医疗诊所还面临着打通医保报销的问题。如果老人在医院就医不能实现医保报销,小诊所就更不值钱了。

目前,一些专门收留失能失智老人的大型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进展顺利,包括支持养老机构建设一级甲等以上医院或直接定位于养老院。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也能吸引需要专业医疗健康服务的老人入住。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2024年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

郑志刚:很多年前我就提出,养老产业就像玻璃瓶里的蝴蝶,前景光明,但发展道路曲折。2024年,我仍然持有的观点是,短期内养老行业的发展仍然不是很乐观,机构管理者可能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

相关文章

这些城市的地铁规划,又被“砍”了

【/h/]地铁大跃进戛然而止。【/h/]【/h/]我【/h/]【/h/]网络名人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为什么地铁计划被否决了?【/h/]【/h/]作为2024年网络名人第一城,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冰雪经济、独...

互金巨头们的江湖变局,藏在年报里

【/h/]互联网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h/]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获得头部贷款援助,包括陆金所控股(LU。N/06623。HK)、信业科技(FINV。最初的拍卖贷款)、乐心(LX。o)和启赋科...

铜价上涨:矿山赚钱,全行业亏损

【/h/]简介【/h/]1 | |本轮铜价上涨的一个原因是2023年全球主要铜矿企业产量普遍不及预期。【/h/]II | |你是想有竞争力还是想盈利?最终,该公司决定略微提高价格。【/h/]谈到5月2...

库克抵达越南,披露“越南果链”投资额已超千亿

本文来自:财联社,作者:石,原标题:《苹果CEO库克抵达越南,透露“越南水果链”投资已超千亿》,标题来自:视觉中国。北京时间周一下午,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多张“人...

知名药企子公司被骗近亿元,尚有三大疑团待解

【/h/]1月14日晚间,海瑞普(SZ002399,股价8.75元,市值128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Tech Dow Pharmaceutical S.R.L .(以下简称“天道意大利”)近...

为什么他们拼尽全力,还是那么穷?

【/h/]这就是被遗忘的美国。【/h/]洗车工没有车开,银行职员的账户只有2.02美元,一个医学教科书女编辑十年的收入还赶不上一个牙医的收入。【/h/]《穷忙》讲述了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的家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