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谁是领跑者?

ze1年前健康665

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被命名了。

日前,国务院就《福建省国土空规划(2021-2035年)》发布批复,其中两次提到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加快发展壮大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促进闽东北、闽西南及周边省份城镇协调发展,共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作为19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诞生不过两年多,却屡屡引起全国关注,可见其重要性。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谁是龙头?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应该如何协调发展?

1。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是怎样的?

在新一轮城镇化中,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新的空载体,肩负着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任。

著名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都属于城市群的概念。超级城市群通常是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n个大都市区的聚合。

十五期间,我国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

虽然都是“国家级”,但发展模式、成熟度、战略定位不同,并不都是一个级别,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居于首位,是中国最成熟、最知名的城市群,也被视为城市群的“五极”。

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城市群位居第二,与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城市群处于同一区间。

这些城市群已经初具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属于“开发拓展”的范畴。

排在第三位的是九个城市群,包括哈尔滨-常州、辽宁中南部、云南中部、天山北部。

这些城市群还处于概念阶段,只是地理上的联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还需要“培育和发展”。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为什么能排第二?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虽然是“十四五”最新提出的概念,但其前身海峡西岸城市群早在10多年前就已形成,相关规划出台更早。

当时,海峡西岸城市群曾经覆盖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四省二十多个城市。但规划范围过大、城市过于分散、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引导、凝聚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群一体化进展不及预期。

也许正因为如此,十四五期间海西城市群被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取代。

新的城市群,没有江西的存在,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命名为“沿海”,意味着更多的战略重点。

升级后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将连接粤东、厦门、张泉、福州都市圈和浙南,串联福州、厦门、泉州、汕头、温州,形成绵延数百公里的狭长城市带。

这一地区不仅是地域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活力远高于许多内陆城市群。

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南,长三角城市群在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这种区位布局,让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在诞生之初,就显得与众不同。

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谁是领头羊?

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战略地位重要,但一直没有明确谁是领头羊。

无论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还是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强大的中心城市作为引领,形成区域向心力,从而推动一体化发展。

相比之下,无论是早期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还是最新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始终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城市形成碾压式优势,也无法形成跨区域的凝聚力。

究其原因,广东、福建、浙江都是经济强省,即使是生活在一隅的城市,在各自的省份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加剧了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的难度。

即使在城市群覆盖面积最广的福建,也不乏谁是第一龙头城市的争议。

福州是省会,泉州是经济强市,厦门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形成了三市鼎立的奇怪局面。

不用说,连接大湾区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当然是好事,但这也意味着整个城市群将面临来自两个超级城市群的拉力,这也造成了内部的离心力。

一方面是粤东地区,以潮汕地区为主。

粤东地区虽然与珠三角经济差距颇大,整体实力不如张泉厦漳,但背靠经济第一大省中国,受益于广东推进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与珠三角的亲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不用说,汕头和湛江一起,被赋予了广东省城市空体系中“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肩负着带动粤东地区赶超的重任。

另一边是以温州为主的浙南地区。

【/h/】这个地区本身就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可以直接享受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各种好处,但自然缺乏南下城市群的积极性。

作为下一个万亿元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温州本身经济实力就很强,被定位为杭州、宁波之外的浙江省“世界屋脊”,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没有行政力量的直接整合,仅靠市场本身的自发力量,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如何彻底改变这种情况?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福建能否成为龙头城市成为了关键。

长期以来,福建一直是“三市”格局,城市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远比一些有“双子”城市的省份复杂。

福州虽然是省会,GDP也已经超过泉州,成功夺回福建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但在行政级别上并不是副省级城市,经济与泉州没有明显差距。

厦门虽然经济总量不如福州,但有自己独特的类似深圳的定位,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于一体,城市能级更高,地位更超然。

泉州是福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经济总量与省会福州相当,而其下属的晋江、石狮等县级市都有自己的实力。

面对这种情况,唯一能破局的可能就是政策了。

2021年,福建省出台《关于支持福州实施强省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福州GDP超过1.7万亿,城市首位度超过25%,并首次公开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同年,福州都市圈规划获批,成为继南京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而同省的厦都市圈至今没有进展。

不仅如此,在被称为世纪工程的“京台通道”中,海峡两岸的枢纽城市不是泉州、厦门,而是福州。

早在2016年,在“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中,就确立了“京台通道”的概念,开通了一条北京经福州到台湾省的高速铁路线。

去年发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北京-台北”被列入其中,也是从北京经福州到达台北。

可见政策的天平正在向福州这个“小而透明”的省会城市倾斜,或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未来,福州能否代表福建,全面整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筹备上市10年未果,药都农商行主动撤回IPO

IPO排队近6年无果,亳州杜尧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尧农商行”)选择主动撤单。1月10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杜尧农商行主动申请撤回IPO申请文件,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上市审查...

超126万亿元,GDP是咋算出来的?

【/h/]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按不变价格计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h/]126万亿元是什么概念?【/h/]我们用百元大钞来称重,126万亿...

海湾淘金:中国公司奔赴另一场招商引资

居民年轻,大市场有待开发,政府强势,国内局势稳定,渴望经济增长和转型。这个描述适用于十年前的中国,也适用于全球热门的淘金目的地——由阿布扎比、迪拜等7个酋长国组成的阿联酋(UAE),以及海湾地区人口...

二线动力电池厂家夹缝求生

【/h/]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内卷化加剧,处于行业“二线”的厂商最先感受到寒意。【/h/]近日,一位接近蜂巢能源的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由于今年项目较少,蜂巢能源加强了业绩考核,开始“变相降薪”。“...

科创板最新区域版图:江苏超过广东,苏州赢了深圳?

从2018年11月5日宣布成立科技创新板,到注册制改革试点,已经过去了5年多。截至2023年11月6日,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562家,IPO资金总额近9000亿元,总市值超过6万亿元。2022年营业收...

2023年,一线城市人口没有回流

众所周知,2022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将同时减少。 人们说因为疫情,很多流动人口选择提前返乡,导致人口下降。 那么,2023年呢?当一切恢复正常后,这些人回来了吗? 2023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