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集体护盘,白酒股还能涨吗?

ze1年前健康312

继五粮液(000858。SZ)、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000568。SZ)也公布了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

12月14日晚间,泸州老窖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拟自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四川金铎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2.5亿元。

前日,五粮液还公布了控股股东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票不低于4亿元、不超过8亿元的预案。今年以来,包括贵州茅台、舍得酒业、口子窖等在内的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回购或增持股份。

白酒股在经历了2023年初的暴涨之后,从2月底开始一路震荡下行,这也是导致白酒公司控股股东增持的重要因素。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收盘,白酒指数(884705)年跌幅达21%。

“目前市场信心极其脆弱。白酒企业控股股东回购的目的是向投资者表明对企业发展的坚定判断,但能否改善投资者预期还是未知数。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梦告诉时代财经记者。

首先,“聪明钱”在卖白酒股。

不过,在白酒企业控股股东纷纷宣布增持的同时,部分投资者对白酒股的热情有所下降。

在最近的一次交流活动上,一向被投资者称为“茅台信徒”的袁林投资董事长袁林表示,他已经不再关注白酒行业,但他也强调,不会卖掉之前买入的,会继续持有。“白酒行业还是有很强的盈利能力的,还是朝阳行业,不是夕阳行业,而且我已经持有很久了,不想折腾了。”袁林说。

与此同时,被称为“聪明钱”的北上资金也在抛售白酒股。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以白酒为代表的食品饮料板块被北上资金卖出超过130亿元。其中,12月14日,贵州茅台位居北上资金净卖出榜首;12月13日,北向资金卖出95.9亿元,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位列前两位。

一直视白酒股为“心头好”的公募基金,目前还没有太大的仓位变化。从截至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酒精含量”依然很高。

据天相投顾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公募前十名的股票分别是贵州茅台、当代Ampere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控股、五粮液、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力士股份和顾靖酒厂。也就是说,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中,白酒股占了4席。

沈梦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目前不仅是白酒板块,整个a股市场都不好,投资者情绪明显低迷。但白酒股在a股市场一直扮演着压舱石的角色,所以公募基金依然高比例持有白酒股。

二、茅台股价何时回归2000元?

个股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收盘,酒鬼酒(000799。SZ)、舍得酒业(600702。上海)、方水晶(600779。SH)和洋河股份(002304。SZ)都超过了30%。

此外,a股“王者”贵州茅台12月15日收于1645元/股,股价较最高点2504.72元/股下跌逾34%,目前市值2.07万亿元。虽然已经宣布了今年的增持股份和特别分红计划,但股价并没有明显反弹。

酒类营销专家小告诉记者,酒企控股股东增持只有象征意义,对股价的刺激作用不大。目前中国酒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购买力不足,以及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导致的消费退化和消费萎缩。

“白酒行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分化和新一轮洗牌。在渠道库存堰塞湖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难以持续。”小说:

目前白酒行业面临高库存的风险。根据今年三季度的库存规模,截至2023年9月底,20家白酒企业库存总额为1363.54亿元,其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5家白酒企业库存均超过100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酒企推出了一系列稳定渠道销售和产品价格的措施。12月11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实施利润预交,经销商付款后提前返还部分利润。其主力产品国窖1573的付款价格从980元/瓶下调至930元/瓶,但实际结算价格没有变化。在市场看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此举也是为了稳定渠道信心,刺激市场销售。此外,五粮液近期也启动了2024年经销商合同的签订,以大方向为核心,以利于全年的价格控制和量价策略。

招商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侯浩近日指出,白酒板块的行情取决于白酒企业的经营基本面、宏观环境、资金风险偏好等诸多因素。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扰动等因素会给白酒投资带来不确定性,但判断出现明确拐点还为时过早。

沈梦认为,a股中白酒股表现突出且稳定,尤其是头部品牌的毛利率处于前列,因此仍具有稳定的投资价值。他还表示,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白酒股的防御性特征不足以支撑投资者信心,但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白酒股仍有回归的潜力。

相关文章

港股、人民币、中概股提前猛攻

【/h/]在a股的“五一假期”期间,中国的资产正在经历一轮快速增长。【/h/]具体来看,虽然南向资金最近两日无法参与港股,但恒生指数连续第九个交易日收涨,创2018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恒生科技指数也创...

“通货膨胀”的中国式误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通货膨胀。这也是我们数据系列的一集。事实上,我一直想谈论通货膨胀,因为在中国语境中有太多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与一些语言问题有关。通货膨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夹杂...

只靠旅游,撑不起新疆的现代化

一只脚卡在现代化的门槛上。 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包括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司机打车,喀什昆仑塔下的黄面摊,塔山县的塔吉克牧民家庭走访,还有奎阿高速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景...

金融学家吴晓求:IPO的钱不应该是企业“ICU”的救命钱

【/h/]2023年中国GDP增长5.2%,这是一个非常闪耀的数字,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复苏。然而,我们的市场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也让我感到困惑。按道理来说,这些信号应该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但我感觉市...

“以价换量”:市场见底还是宏观经济的挑战?

【/h/]近期,假日旅游消费、房地产市场等多个领域开始出现“以价换量”的现象。从直觉上讲,“量”本身是好事,至少比“量价齐跌”的状态好得多——这一迹象表明市场确实存在平衡的可能性,但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

平均每天一笔投资,山东火了?

【/h/]“原来网上投资人下乡是真的,J机构都去济宁看新材料项目了。”【/h/]基地山东投资人顾若阳向小饭桌感叹,他所说的J Institution是一只管理规模超700亿的知名美元基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