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疯狂加速“散装式发展”

ze1年前健康1055

【/h/]江西老爷爷们正在努力找回几百年前的荣光。

【/h/]谁也想不到,曾经的“阿卡林省”江西如今改变了命运。从不沿海、不沿边的尴尬境地,走向“四面逢源”,踩着2023年的尾巴,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350条高速铁路的省份。

【/h/]但我没想到的是,当这些连接中国各地的高铁列车成为江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江西周边富人区”玩耍的门票时,它们实际上正在加速江西的“大发展”。

【/h/]上饶东移,挤进长三角;

【/h/]赣州坐北朝南,成为珠三角的“北五环”;

【/h/]萍乡为西,有“长株潭”之心;

【/h/]福州加入福建承接海西经济区;

【/h/]……

【/h/]当其他中西部省份还在“强省会”战略中进退两难时,江西居然带队以一种奇怪的离心发展姿态让地方城市“找到了自己的金主”。

【/h/]毕竟,旧的虹吸“崩溃”困境也可以转变为“四面寻源”的地理优势。与其担心南昌能否成为带动周边小弟的引擎,不如让靠近富人的人群有能力、有意愿尝试“致富”的滋味。

【/h/]江西,这是一个活生生的认识。

【/h/]第一,从被嘲笑到全国第一。

【/h/]十年前,央视报道了厦深高铁的开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省份一夜成名。

【/h/]东部省份基本都开通了高铁,连东北兄弟都有了。只有环线内的江西成为高铁列车的“真空地带”,在一片喜庆的黄色中形成显眼的“江西绿”。

【/h/]至此,“长江以西高铁圈”的说法一时传遍全国。一度甚至衍生出“环赣致富带”“环赣打工带”“环赣相亲带”等一系列地域段子。

【/h/]但以上都是陈年旧事。

【/h/]过去的江西,你爱无视答案;现在的江西,你买不起。

【/h/]就在一个月前,江西强势逆袭,不仅超越广东、山东、江苏等经济强省,还力压河南、湖北、安徽等传统高铁大省,实现了350条高铁连城的成就。

【/h/]12月27日,一条连接安徽省南昌-景德镇-黄山的昌景-黄州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高铁线路通过横岗联络线连接南昌的京港高铁、沪昆高铁和长富铁路,并在安徽黄山连接何复高铁和黄航高铁。

【/h/]这条高铁的开通,不仅将南昌推向了“米级”高铁枢纽,还为江西与长三角之间增加了另一条高铁通道,这也结束了景德镇不通高铁的历史,并成功使江西成为中国首个“350个城市与城市之间通高铁”的省份。

【/h/]随着昌景至黄骅高铁的开通,江西在高铁运营里程排行榜中的排名也从全国第八位攀升至第六位,将湖南、辽宁甩在身后。

【/h/]都说“高铁一响,万两黄金”,时速350公里的最高等级高铁是全国各地都希望拥有的超级黄金通道。

【/h/]为什么江西是第一名?而不是2019年提出市市通350高铁计划的广东?在其背后,地理位置仍起着决定性作用。

【/h/]作为重要的通道省份,江西毗邻长江三角洲、大湾区和福建三角地区,背靠长江城市群,不像大湾区和长三角等沿海省份位于交通的末端。

【/h/]说白了,当相邻省份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都渴望相互连接时,江西就能搭上一程。

【/h/]因此,如果我们回顾江西的高铁建设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省份的“躺赢”色彩多于“自我奋斗”。

【/h/]得益于“八纵八横”的国家布局,或邻省互联互通的需求,贯穿江西的高速铁路开始增长。

【/h/]江西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得益于“八纵八横”布局。

【/h/]2014年,江西首次加入高铁俱乐部。随着杭昆高铁的开通(途经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春、萍乡7个城市),江西成为“八纵八横”的重要水平线,结束了省内东西不通的历史。

【/h/]江西也得到了东去上海、北去北京、南去广州、深圳的机会,终于和富裕的邻居展开了对话;

【/h/]2015年,江西搭上了合福高铁的顺风车,省内迎来第二条高铁。但不同寻常的是,这条高铁途经江西东部的上饶,而不是南昌。

【/h/]由此,上饶领先省会南昌两年多,成为江西省首个十字形枢纽,江西北上北京又多了一条路。真正的省会南昌直到2017年才迎来纵连高铁,与上饶的枢纽成就不相上下。

【/h/]从省内城市开通高铁的优先级来看,不难发现,在江西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外需一度压过了内需。“老大哥”南昌几乎没有话语权。

【/h/]继赣瑞铁路、衢江九龙铁路、昌赣铁路开通后,甚至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后,江西终于有了贯穿全省的十字形高铁格局,摆脱了莆田铁路时代的弱势地位。

【/h/]从“高铁网绕江西”的尴尬到第四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再到如今的成就,江西无疑在高铁建设上实现了翻身仗。

【/h/]二、真正的大宗江西

【/h/]当江西的高铁网络开始连接许多地方时,这些高铁正在逐步加速江西的“散装”,为地级市的“离心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h/]放眼望去,周边六省省会都能吊打南昌。

【/h/]一是借助沪昆高铁和杭长高铁的便利,江西东部城市积极融入长三角。

【/h/]半个月前,江西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带队赴浙江、江苏、上海考察。在与这三地主要领导交谈时,他们三次提出:“真心希望支持江西对接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h/]省里一把手亲自带队。这个规格并不过分。毕竟,过去的穷兄弟安徽借着长三角的优势腾飞是有先例的,江西自然眼红。

【/h/]在此背景下,以上饶为首的江西东北部城市的“江西身份”还在进一步模糊。

【/h/]这座毗邻长三角的城市,成为江西融入长三角的先行区,几个规划陆续出炉,势在必得:

【/h/]不仅如此,上饶还自上而下直接成立了相关工作专班——上饶从市到县(市、区)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融入长三角工作领导小组,市直相关单位成立了融入长三角工作专班;

【/h/]并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2023年初,江西省、上饶市发改委联合赴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积极沟通争取,最终上饶成为唯一参会的长三角编外成员。如此殊荣,江西,不能说不努力。

【/h/]连曲线救国,共同建设衢饶示范区,直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向跨省合作。

【/h/]但如果你认为江西只是想效仿安徽,复制一个逆风东进的励志故事,那就太简单了。江西是一个位置特殊的城市,不想以全省之力融入长三角。

【/h/]除了向东连接长江三角洲,以赣州为代表的赣南也在不遗余力地拥抱粤港澳大湾区。

【/h/]在《江西省深度融入长株潭、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十四五”规划》中,江西明确写道:围绕* *苏区振兴战略,将赣州“三南地区”作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前沿阵地”

【/h/]赣州在历史上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赣深高铁开通后,赣州甚至被称为深圳的“北五环”。毕竟,其高铁与深圳的距离与珠海并无二致。

【/h/]还有,以福州为代表的东城市也抱上了福建的大腿。

【/h/]积极推动福州、赣州、上饶、鹰潭四市与福建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入海西经济区。

【/h/]此外,江西省西部的萍乡向西拥抱湖南,直接加入长株潭都市圈。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要逐步将其列为长株潭都市圈正式成员。毕竟,长沙的GDP接近南昌的两倍。

【/h/]目前,命运多舛的长沙至赣州高铁正在等待建设。届时,萍乡将与长沙实现半小时直连,更好地直接承接相关产业。

【/h/]与赣州被调侃为深圳北五环类似,萍乡也被称为“湖南的一个编外城市”,人们关于它“离开江西去湖南”的笑话从未停止过。

【/h/]简单来说,当其他中西部省份忙于加强强省会时,南昌喊出了“强省会”的口号,但在具体操作中仍然非常有诚意,让其下的各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金融主人”和发展出路。

【/h/]东、西、南、甚至北,只是不要向内。江西爷爷们,十个城市可以有十一个头脑。

【/h/]从这个角度来看,江西甚至比江苏更分散。毕竟江苏十三太保只是强,但江西所有城市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h/]第三,经济是最重要的。

【/h/]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主动走出国门的城市基本上都受益匪浅。

【/h/]2023年前三季度,江西11个城市中,只有上饶(5.5%)、赣州(5.1%)和抚州(5.2%)与长沙、珠海和福建深度对接,经济增速均在5%以上,其他大部分城市都在3%以内徘徊。

【/h/]进一步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我们会发现江西的高级干部已经逐渐将长江三角洲发展成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

【/h/]江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江西省共引进长三角地区项目资金2907.33亿元,占全省利用省外资金总额的34.33%,超过三分之一。

【/h/]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并非都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众多新兴产业,与江西省重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高度匹配。

【/h/]不仅如此,江西与长三角地区的人员往来也变得频繁起来。例如,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家上海知名企业在江西参与组建了6个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

【/h/]其中,荣昌先锋的上饶自然雨露最多。融入珠三角最深、时间最长的赣州,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h/]赣深高铁开通后一年内,吸引数百家大湾区企业入驻,相关投资金额超过1700亿元;大湾区游客比例达到70%,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h/]归根结底,省会南昌还是不太强,但省内兄弟经济发展都不错,各自资源禀赋最好,拥有矿山很正常。

【/h/]另一方面,尽管江西强省会的口号近年来一直响亮,但南昌的经济首位度可以从2010年的22.9%降至2022年的22.5%,这也很能说明问题。

【/h/]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永远是最重要的。近年来,与发达地区寻求合作甚至主动融合已变得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一种趋势。

【/h/]别说安徽省东进了,就连经济第三大省山东也在山东国土规划中直接提出支持菏泽、济宁、临沂、枣庄四市融入长三角。

【/h/]无论被迫与否,江西这一特殊模式的崛起将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不同的借鉴。

【/h/]参考文献:

【/h/]国家战略:大逆袭!首个“市市通350高铁”的省份即将到来。

【/h/]江西发布:长三角企业为何涌向江西?

【/h/]城市进化论:江西为何突破安徽标杆?南昌学合肥,赣州超芜湖。

【/h/]两极分化的时代到来,舆论撕裂,信息泛滥。你缺的不是信息,而是专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相关文章

全球化的隐喻、困境与曙光

全球化高速发展了30多年。虽然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但总体上仍在快速发展。人们将这一时期的全球化称为“超级全球化”。直到近年来,受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全球化遇到了...

美联储今年不降息?甚至加息?

【/h/]美国1月两大通胀数据CPI和PPI超预期,服务业通胀重燃,美联储官员的“强硬表态”也让市场开始调整降息预期。现在,更极端的情况出现了。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和多家华尔街投行相继发出“加息”呼声...

价格暴跌后,光伏何去何从?

【/h/]5月7日下午,上交所路演中心举行光伏专场科创板子板块集体业绩说明会。参与的公司共有5家,分别是世创能源(688429。SH)、阿特斯(688472。上海)、天合光能(688599。SH)、晶...

极端天气频发,我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饭碗”?

今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在迪拜拉开帷幕。当人类还在争论拯救地球的责任——谁该出多少钱,谁需要跳出舒适区,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时,气候灾难正以变脸的速度接踵而至,不断...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虽然距离2016年11月9日发生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中楼的那场辩论已经过去了7年,但余音犹在。 两位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和张参加了辩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是否需要产业政策。林毅夫的观点大致可以概...

面对供应链大变局,中国制造真正的对手,是谁?

【/h/]全球化已经进入局部加速时期。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发达国家产业回流以及各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正在推动全新的分布式制造格局的形成。与此同时,美国打算“去风险化”,并采取了越来越多的行动来建立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