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如何以投资者为本?
【/h/]过去一周,a股市场终于有点起色。这与1月22日专题研究资本市场运行情况有直接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稳定市场和信心等一系列要求。两天后,央行行长潘龚升表示,他将“为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和金融环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首次提出要建设以投资者为导向的资本市场。
【/h/]这些要求和表述及时回应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关切。近期a股震荡走弱,投资者信心受挫。“重融资轻投资”的争论不绝于耳。争论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资本市场。经过30多年的探索,监管机构和市场各方已达成明确共识:资本市场应更加重视其投资功能,以投资者为导向。
【/h/]那么,资本市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投资者为导向?
【/h/]我们认为,首先要敬畏市场,尊重资本市场的内在规律。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价格形成、风险分散、资源配置等功能都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敬畏市场,就是包括监管在内的有关各方都要对市场逻辑有更深刻的理解,尊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不人为干预市场的正常波动。监管的职责是维护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营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而不是直接参与市场运行。这也是推动a股注册制越走越深的应有之义。
【/h/]透明的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投资者导向要求发行人、上市公司、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更加注重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因为这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基础。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对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者严肃查处。
【/h/]资本市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的主要场所。投资者导向的本质是让投资者获得长期持续的回报。当前a股市场热衷打新和短线炒作,本质上是价格扭曲下的套利行为,也是上市公司无法提供长期价值投资回报的映射。因此,应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和股票回购制度,给投资者一个持续的投资回报预期。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直观感受到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诚意”,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
【/h/]投资者导向需要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尤其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和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但近年来,投资者被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侵害的案例仍频频出现。法律是保护投资者权益最有力的武器。监管需要继续推动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得到更多落实,同时推动刑事追责,打击证券犯罪,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
【/h/]融资和投资是资本市场的两面,二者不可分割。融资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创造更好的收益。建立以投资者为导向的资本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机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努力。正如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所言,数亿中小投资者是市场的“英雄”。只有投资者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稳定市场、稳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