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转“出境”比“入境”难,跨境信用互认探路

ze2年前健康730

在香港申请信用额度已经两个多月了,陈先生为一份难以跨境流通的信用报告不知所措。

陈先生在佛山经营药材和保健品生意,今年想打开香港市场,作为与其他国家贸易的跳板和中转站。香港和内地通关后,他很快在香港的一家银行开了户。在陈先生看来,香港的金融市场更加国际化,利用香港的银行账户作为未来对外贸易的支付渠道更加方便。

陈老师身边的一些商界朋友也有类似的做法。朋友还告诉他,香港的资金很便宜,开户后可以申请香港的信贷。当他试图申请时,他发现内地的中小企业很难从香港的银行获得信贷。

首先,香港的银行一般的信贷原则是偏向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即使是香港的中小型企业,也不容易从银行获得信贷额度,即使可以,信贷额度也很低。其次,从香港银行获得信贷依赖于企业的资金流,而香港风控部门很难了解内地企业的资金流和财务信息;更重要的是,香港征信系统中没有内地征信报告,目前跨境数据流动不方便,香港金融机构无法获取内地征信报告。所以很难识别企业和企业主的风险,所以没办法做信贷审批。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北上需求中。

另外,香港或内地的征信报告下载后,单独交给香港或内地的金融机构,两地的金融机构是不会认可的,因为很难确认报告的真实性。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和机构都在探索“堵点”,打通跨境信贷。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在双向信用互认机制的探索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1。信息“出”比“入”更难

据记者了解,像陈先生这样在香港申请授信的内地商人并不少。“南方(内地个人和来港中小企业)的需求远大于北方(在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或个人)。”香港诺华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华诚信”)首席执行官何家义告诉经济观察报。

今年年初,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后,内地人在香港开户数量激增。何佳一解释,内地个人通常在香港开户,以满足特定需求。比如一些在香港生活的内地人,需要买房买车,但可能不想全部用现金支付,所以需要银行信贷。但是,如果在香港的征信系统中没有申请人的信用记录,香港的银行可能不会给予信贷。香港的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时,一般会要求申请人在香港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才会给予信用额度。存入指定存款并给予一定授信额度的老套做法很少见。目前,信贷审批主要基于信用报告。

何佳说,很多内地人在香港开户时,有时会把资金用于投资,比如投资股票。如果使用杠杆投资,银行也将有机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记录,然后决定给予多少信用额度和倍数。

拥有澳门信贷牌照的金融机构港澳分行副总经理表示,目前数据跨境流动的主要难点是“出境”,“入境”相对比“出境”容易。信用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跨境信用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数据的跨境流通,由网络安全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PRC)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数据安全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数据跨境流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操作层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细化。“在具体的细分领域和场景中,需要更清晰、更详细的操作指南。现在有一些具体的场景,但是这些都不够详细。毕竟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上述副总经理说。

何佳表示,香港银行查询内地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的需求很大。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香港银行业期待跨境数据流动。“中小企业向香港银行申请信贷时,银行非常重视中小企业主的个人信用报告,比如是否是老赖、是否有过破产等。,有时甚至比企业的信用报告更重要。我们希望两地的信用报告能够互通,让两地的银行能够获得高度信任的信用报告,不会被篡改和伪造,然后用于企业信用。”他进一步表示。

第二,一些香港企业从内地获得了信贷。

深圳市信用促进会秘书长冼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跨境信贷是一个全新的、意义重大的领域,涉及不同的法律制度、文化习惯和行业监管,与跨境金融、跨境贸易和商业服务相关。在以国内大周期为基础、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下,跨境信贷的价值更加凸显。

他举例说,在信贷方面,外资企业在内地银行申请贷款。由于他们在内地征信系统中没有或很少有信用记录,银行很难识别其信用风险,不敢轻易授信。即使给予信贷,数额也往往相对较低;同样,大陆人在海外创业或借款,海外金融机构没有大陆的相关征信,很难做出判断;再比如做生意。为了与海外机构合作,内地企业需要了解海外机构的信用状况。与内地企业的注册信息不同,香港公司的注册信息查询并不方便。首先,这需要时间和成本。这就造成了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堵点”。

因此,不仅陈先生因为无法提供信用报告而难以获得信用,香港企业主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但最近也出现了香港企业成功获得内地融资的案例。

张先生是一家港资科技企业的老板。因为深圳的科技实力吸引了他,他想在前海设立R&D部门,并计划向银行申请一笔信贷以扩大业务。然而,他无法从香港银行或内地银行获得信贷。

让张先生左右为难的是,香港传统银行对R&D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可能比较保守,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授信;对于内地银行来说,虽然企业在内地有收入和纳税记录,但当内地银行的母公司是香港企业时,他们会奇怪为什么不向香港的银行申请授信,而且不方便获取香港企业的信息,很难识别其风险。因此,张先生无法取得两地的授信资格。

最后,某内地银行通过试点计划与诺华公司诚信合作,协助张先生向内地征信公司提供香港企业的信用报告,并成功为其企业开户,完成授信。何家义告诉记者,这是为数不多的跨境信贷流通和授信的成功案例。

第三,大湾区的探索

在推动跨境信贷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走在了全国前列。

2021年,深圳率先发布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在总结梳理参与机构所在国家和地区常见企业信用报告范式的基础上,确立了企业信用报告的基本规则和对应关系,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信用报告提供了转换支持和互认依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以深港两地信贷机构合作为基础,推进香港企业融资试点。《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规划(2023-2025年)》提出,加强信贷服务跨境合作,2025年建成跨境综合信贷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综合服务平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将率先启动跨境征信合作试点,支持深港澳台征信机构合作,便利境外企业融资。

记者采访了解到,跨境综合信贷服务平台的探索,一方面通过诺华程心等境外信贷机构与境内信贷机构达成合作,境外信贷机构合规地将信用报告传递给境内信贷机构,再由境内信贷机构交给境内银行机构。这种方式去年在深圳试点,已经帮助一些港资企业在内地获得融资。另一方面,允许港澳居民在内地申请个人信用卡和增加授信额度也在相应试点和推进。

在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深圳,广州在南沙建设了“大湾区跨境数据互信互认平台”,提供身份验证服务,包括为香港银行机构验证内地信贷客户的身份和电话信息,实现跨境数据信息传递,促进两地跨境业务发展。此外,广州南沙正在推动建立统一的跨境信用标识,引导境外和境内信用机构共同建立一系列标准,实现基于标准的互认。

在香港,跨境信贷的推进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诺华诚信推动与北京相关部门就香港银行业需求进行会谈,率先开通合规通道,为香港金融机构提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首笔跨境个人信用报告核查(以下简称“报告核查”)。

6月25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第一批出境个人信息标准合同备案情况。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和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诺华诚信“跨境征信验证”成为国内首个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获批的案例。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北京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信用数据的合规退出。据记者了解,虽然是京港两地签署的协议,但标准的个人信息出境合同适用于整个内陆地区,中国任何一个省份的居民都可以申请这项服务。

何佳表示,目前,诺华诚信已与多家银行洽谈将报告验证服务引入香港银行,银行反应良好。当然,他们也需要经过一些内部流程。他认为,随着银行界为个人征信数据跨境流动做准备,将为香港银行和内地银行带来更多新机遇。

相关文章

光伏行业大洗牌来临?

【/h/]光伏工厂越大越强。【/h/]2月23日,天合光能(688599。一线厂商SH)披露了2023年业绩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5.1亿元,同比增长33.46%;实现归母...

人均收入十强省份卡位战,最有机会的是这三地

【/h/]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h/]目前已有31个省份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个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前山东首富失意A股

资本版图一盘散沙,曾经的山东首富卢志强未能力挽狂澜。 截至12月27日收盘,*ST泛海(000046。“泛海系”上市公司深交所(以下简称“泛海控股”),报收于0.38元/股,触发强制退市规定。当日...

裁员10%,蔚来的全员信说了啥?

11月3日下午,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发布《组织优化及两年优先事项内部员工信》(以下简称《员工信》),提到蔚来将进行涉及组织和资源投入方向的调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星摄影。 李斌...

失业一年的大厂中产:“从前只是运气好”

【/h/]选择一家合适的咖啡店消磨一整天,是顾东近半年来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如果天气好,就选一个院子。如果你需要专心写作,选择几个熟人。离家最近的一个,每周一和周二下午有一群人集中工作。如果你想...

老房主提前还贷增多,利率调整待6月LPR

【/h/]自“517房贷新政”发布以来,各地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纷纷下降。【/h/]据RealData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5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平均利率为3.45%,二套主流房贷平均利率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