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为何不再提供网页快照?
【/h/]据媒体报道,2023年底,谷歌停止在搜索结果页面上提供网页快照(也称为“缓存链接”)。一名谷歌员工也在社交媒体上证实了这一点,称该功能“旨在帮助人们访问页面,因为在过去,网站页面经常无法加载。现在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谷歌)决定退役这一功能。事实上,百度早在2022年就不再提供该功能,但百度不提供该功能的原因可能也与中国对互联网平台的严格监管有关。今天,我将与您谈谈相关的法律规定。
【/h/]首先是网页快照功能
【/h/]网页快照作为搜索引擎最古老的功能之一,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请人工智能模型克劳德总结了它的功能,然后做了一些修改:
【/h/]其次,网络快照的法律风险
【/h/]搜索引擎快照是互联网发展初期出现的产物,但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过了田园时代,能够存活至今的主流搜索引擎都是互联网巨头,因此其身份也从人们期望改变世界的早期创业公司转变为当今世界各国高度警惕的利维坦。虽然搜索引擎快照可以帮助公众行使知情权,但它保留的一些被删除的信息也会成为许多利益和秩序的破坏者,因此存在多重法律风险。
1。侵犯版权的风险
【/h/]网页快照的产品很特别。它复制原始网页的信息并将其保存在搜索引擎的服务器上。自然存在“未经许可复制他人作品”的版权风险,因此不受法律限制。最高法院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解释的逻辑是,默认提供网页快照构成侵权,但搜索引擎能够证明快照不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并且没有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可以认定为不侵权。
【/h/]《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指引》规定了如何判断网页提供“快照”是否不影响相关作品的正常使用,并未不合理地损害作品的合法权益:搜索引擎提供快照应具有明确的目的,如果权利人认为快照侵权,则需要向搜索引擎发送投诉通知。如果搜索引擎收到通知后未采取措施,将构成侵权。如果搜索引擎及时删除快照,可以免除侵权责任,但不能免除从侵权快照中直接获利的责任。
2。个人信息和隐私风险
【/h/]根据《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未经个人信息主体个人同意,搜索引擎技术提供者抓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构成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然而,搜索引擎技术提供商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捕获第三方公共网页上包含个人信息的内容并形成网页快照,这些内容在搜索结果页面上呈现可能是非法的,但有时它也可以进入避风港。抓取行为是否合法取决于两个方面:
【/h/]“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如果一个网站拒绝被搜索引擎抓取,而搜索引擎在网站机器人协议中被排除在外,如果搜索引擎抓取了网站中的个人信息或隐私信息并将其放在快照中,则很有可能被法院认定侵犯了个人信息或隐私,因为网页上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权利,而未经授权的抓取违反了“知情同意”规则,因此其行为也涉嫌侵犯个人信息。
【/h/]“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如果网站同意搜索引擎抓取内容,但网站中存在侵犯个人信息的内容,此时搜索引擎通常被认定为中立的技术服务商,仅对快照内容承担间接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搜索引擎遵循“通知删除”规则,在收到个人信息主体的侵权通知后及时删除了快照中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免除责任,否则可能与被抓取的网站分担一定的连带侵权责任。
【/h/]上述规则不仅是我国的规定,而且是目前主流国家的通行规则。此外,欧盟还有一项专门的“被遗忘权”规定,是指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信息控制者删除已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有关自己的不当和过时信息,继续保留将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想被世界遗忘,相关主体应该在网上删除关于这个人的个人信息。
【/h/]“被遗忘权”已被欧盟写入《通用数据保护规则》(GDPR),它已成为欧盟的一项法律规定,因此也是搜索引擎在欧盟运营时必须遵循的规则。这种与搜索引擎快照相反的权利可能也是谷歌删除快照服务的原因之一。
3。非法内容的风险
【/h/]在要求互联网平台压实主体责任的中国,snapshot这种允许用户访问被删除内容的产品,其中肯定包含大量违法和不良信息,因此给平台带来的麻烦可想而知,这可能也是百度会先于谷歌取消网页快照的重要原因。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以下是两个摘录:
【/h/]《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网络安全的决定》列举了十余种可能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包括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煽动颠覆国家、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利用网络侮辱和盗窃等。如果搜索引擎不及时删除快照,它们都可能涉及犯罪。
【/h/]《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要求互联网平台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完善审核机制,依法合规经营,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与快照监管相关的内容包括:
【/h/]网站需要清晰规范,完善制度和规则,压实网站信息管理责任,防范潜在风险。要强化信息审核机制,建立样本数据库,完善审核流程,加强关键信息审核,确保信息安全。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履行许可程序、安全评估和诚信经营,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
【/h/]最后,快照功能在许多方面帮助了用户,但搜索引擎本身也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和风险。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代,这种责任可能会成为他们无法承受的,所以这种功能将在今天消亡。
【/h/]参考文献:
【/h/]【1】https://ars technica . com/gadgets/2024/02/Google-search-kills-off-cached-网页/
【/h/]【2】https://baike . Baidu . com/item/% E8 % A2 % AB % E9 % 81% 97% E5 % BF % 98% E6 % 9D % 83/2482166?fr=ge_ala
【/h/]作者:游听云(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联系电话:8621-52134900,电子邮箱:yytbest@gmail.com。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