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负债百万,影视投资“受害者”自述遭遇戏外“戏”
【/h/]赌一个“爆品”,赚大钱。披着“赚钱的黄金机会”的外衣,电影份额被包装成“金融产品”并分发给散户投资者,但许多参与者沮丧地返回。是骗局还是投资失败的乱象?
【/h/]一个月前,《国家商报》刊发稿件《超6亿元影视投资诈骗案震惊全国,单亲妈妈损失120万元!揭开这位90后电影人利用“行业惯例”骗钱的真相,真实呈现了隐藏在“8·17”影视投资诈骗案中的行业“灰色帷幕”。
【/h/]兰州市公安局告诉记者,上述案件中的受害者估计有3000多人,因为全国各地都有大量受害者,有些受害者尚未报案。报道刊发后,记者收到多封读者来信,多数读者表示其遭遇与“8·17”影视投资诈骗案如出一辙。“首先,我进入了股票推荐群。没多久‘荐股老师’就邀请‘影视大佬’给你介绍影视投资项目。”
【/h/]国家商报与兰州市公安局启动“8·17”影视投资诈骗案线索征集后收到的读者来信。
【/h/]许多“受害者”表示,回想起来,那些手段并不高明。“但当时脑子一热,觉得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金融工作者、退休高级工程师、电子企业高管...为什么这些有社会经验、生活环境更好的群体依然入局?
【/h/]以下是受访者的自述:
【/h/]到处为投资银行借钱,债务“滚”到一百万,银行员工害怕变得不可信。
【/h/]讲述人:刘健(化名),30岁+,银行职员。
【/h/]跳进影视投资的“坑”已经三年多了,但还是没有爬出来。
【/h/]我被说服投资了两部网络电影(以下简称网大)《蓝某某》和《西游记》,总共花了30万元。因为这件事,我现在负债近百万,即将成为一个失信人!
【/h/]受访者提供的转账证明
【/h/]2020年我进了一个大v组建的股票交流群,一开始大家都在讨论股票。后来有一群朋友说现在股市不好,不如投资电影,尤其是网络大学,很赚钱。
【/h/]我是学金融的,一开始对不太了解的影视投资比较谨慎。我自己研究了一段时间网上大学账号的内容,专门查询了股票群推荐的网上大学是否有资质。为此,我还去网大的制作公司实地看了一下。确保网络大学是真实的,公司是真实的。
【/h/]当时有了一些积蓄,准备买房。群里劝我投资的人说:“你现在的钱只够买一套小房子,网投后可以买一套别墅。”我想,反正首付不够,而且当时股票群里很多人都说投了,还截图了转账,于是脑子一热就投了。
【/h/]大部分“受害者”被电影的高回报所吸引(受访者提供,图文无关)。
【/h/]自2020年7月以来,我通过套现信用卡和请亲戚帮忙借钱的方式,将筹集的资金全部投资于“兰某某”和“西游记”。2021年《兰某某》上线,我满怀期待。当时这部电影在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看起来还不错。我以为如果按4元一次点击计算,收入会很好...但在与投资公司确认后,我得知这是通过会员的有效点击量计算的。最后一次点击是什么?我不知道,只有投资公司才能提供数据。根据他们的份额,我失去了一切。
【/h/]当我去看当时鼓励我们投资的那个群时,发现它已经解散了。我不得不去找我实地看过的网络大制作公司,但他们告诉我,带我投资的人不是他们的员工,只是委托的推广公司。
【/h/]2022年,我去派出所报警。警察说我没有被骗,因为网络大学是真实的,是在网上玩的,但我的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我不愿意在这个大的网络制作公司呆很多天。他们担心我会做一些激烈的事情,并安慰我说:“我们会帮你找到新的投资者并转让你的电影股份,但人们可能不会全部拿走。”
【/h/]几天后,公司联系我说有人愿意购买我投资20万元的“兰某某”,退还我8万元。我在想,《兰某某》已经上映了,并且取得了票房成绩。谁还能继续投资?他们给我的解释是,网大刚发布就有三年的收入。
【/h/]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h/]但是网络大学上映的那段时间没有人看。以后会不会突然流行起来?我觉得之后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他们知道我报警了,所以他们给我退款让事情顺利进行。而另一所网络大学《西游记》还没有上线,所以我拿回了大部分投资款。
【/h/]为此,他们让我签了一份特殊协议,我以后不能再追究了,包括不能在社交平台上提及此事。这让我更加确定自己有被骗的嫌疑,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真实制作成本,而且他们要价过高。
【/h/]让我睡不着的是,三年多前我为了投资互联网从很多地方借来的债务现在已经达到近百万,其中包括60多万元的信用卡和30多万元的信用贷款。这个月25日,我有一张信用卡,我必须偿还它,但我肯定不能。
【/h/]现在,我不仅没有买房,还让自己负债累累。一旦我失信了,我可能会失去在银行的工作。如果被开除,60多岁的父母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h/]我讲了自己的经历,希望告诫大家不要轻易投资影视,因为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能力范围的钱。
【/h/]打着“做公益”的幌子瞄准老年群体,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三个月了,还在卖股票。
【/h/]讲述人:张鑫(化名),70岁+,退休。
【/h/]我和妻子第一次接触电影投资是在网上搜索的一个股票荐股群。当时股票“周先生”几次谈起股票,说他在《垂死挣扎》中投资了50万元,最后赚了350万元,说他有相关渠道,可以带我们一起投资。
【/h/]后来,“周老师”找到浙江东阳长益联动有限公司(简称东阳长益),向我们推荐了电影《闻烟味》。当时我去查了一下,东阳昌邑确实是联合出品方之一,于是我投资了108万元,买了这部电影0.6%的投资份额。后来我说服我爱人他也投了54万。闻到烟味后,我还投资了24万元的两部电影:《来源彩虹》和18万元的《黎明勋章》。我们在三部电影中总共投资了204万元。
【/h/]我和妻子都70多岁了。通常,我们自己不想吃不想穿。这些钱都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攒下来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近年来,我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但我们不敢让孩子知道。当我们投资时,我们完全没有怀疑,认为如果我们赚到钱,我们就可以做好事。“周老师”还说,等我们挣了钱,可以带我们去山区做公益,建小学。
【/h/]我投资电影已经四年了,起诉也三年多了。当时我去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打官司,交了15万元律师费。但是现在一分钱都没拿回来,还交了三万多元的诉讼费。
【/h/]你为什么不再上诉了?因为我们组很多人都打官司了,但是能拿回钱的很少,所以我觉得如果再上诉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又浪费了一笔诉讼费。
【/h/]在我们这个群体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年龄最大的89岁。曾有一对老年夫妇投资96万元购买黎明勋章。合同到期后,他们发现无法要回这笔钱。妻子郁郁寡欢,因病去世。
【/h/]受访者提供
【/h/]还有一位73岁的退休老人刘丹(化名)。她以前是高级工程师。2019年7月,她花了70多万元购买了“彩虹”0.24%的投资收益权,后来又花了18万元购买了“黎明勋章”的份额。
【/h/]但事实上,在刘丹收购《源虹》之前,该片已于2019年4月上映,票房为4365元。2020年,刘丹花了2万多元聘请律师提起诉讼。她把律师函邮寄到东阳昌邑,但人去楼空空,律师函也被退回。
【/h/]与源虹相比,我们组投资黎明勋章的人更多。之前联系过您的张勤(化名)是一名在国外工作的教师,他的父亲也花了100多万元投资了黎明勋章。已经60多岁退休、在美国帮女儿照顾孩子的李明(化名)也花了12万元购买了“黎明勋章”。他也上过法庭,但没有胜诉。他还数次前往北京就此事开庭。现在,我们对《黎明勋章》的进展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连续拍摄没有完成拍摄。
【/h/]后来我们发现《来源彩虹》和《黎明勋章》这两部电影的合同文本完全相同。经过层层查找,我们发现雪球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球影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苏。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他于1991年出生在福建。这家公司的民事案件从未开庭审理过,都是缺席判决。公司账户已被多家法院查封,账户金额为零。雪球电影、苏等。被多家法院列为失信限高人员,公司人去楼空空。这些嫌疑人不知去向。
【/h/]受访者提供的举报材料。
【/h/]目前我们集团有近50人,总投资超过1400万元。
【/h/]我知道“美女制片人”有一个很大的投资网络,最后我不确定她是否真实存在。
【/h/]张玉军,40岁+,电子信息公司高管。
【/h/]2023年10月,我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她。
【/h/]我们加了微信,开始网上聊天。她主动和我说话,每天早上我们都会互道早安。我觉得她年轻、漂亮、有知识,我对她逐渐产生了信任。
【/h/]后来,我们见面了。她说她是制片人,她投资制作了“迪徐人杰系列”网络电影,点击量超过1亿次,收益非常好。
【/h/]认识两个多月后,她说有一部新片,也是一部大网综,总成本1200万,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可以给我1.25%的投资份额,也就是让我投资15万。
【/h/]我当时有点怀疑,然后她打电话说:“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我所有的股东和朋友都来签合同了。别让我难堪。”我以为我没有那么多钱,因为感情因素就匆匆签了合同。
【/h/]记者收到了读者的消息。
【/h/]后来越想越不对劲。这部电影后来在11月上映,但它完全不像一部总投资1200万元的网络大电影。再看看这份合同。如果我提出退款,这将是“根本违约”,最高退款额为我投资的20%。甚至她的名字也被怀疑是假的。她自称是业内知名制作人。我的律师告诉我可以通过微信转账,我发现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和她说的不一样。所以我甚至不确定这个人是不是她自己。
【/h/]我从我的律师那里了解到,有一些人和我一样被“迪徐人杰系列”网络所欺骗。其中一位女士投资了20万元,甚至因为这个原因离开了原生家庭,想要去“恋爱”。
【/h/]警惕影视投资的“多层局”
【/h/]通过向众多业内人士和律师讲述大量受害者的经历,他们提炼出了“影视投资”的“多层局”,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警惕。
1。虚构的专家身份迷惑人:通过虚构的身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例如专业的“教师”和电影行业的资深人士,以便投资者可以与他一起参与一个电影项目。最后很有可能电影项目是虚构的,或者将来顺利开拍,票房惨淡收场。
2。用情感来引诱人:打“情感牌”通过提问来拉近距离。一旦建立起情感联系,就会以各种方式诱导影视投资,制造陷阱。
3。谎报高收益利诱:建立荐股吸引人进入,在大家放松警惕后鼓吹一部电影投资的高收益高回报。最终往往导致“投资失败”的结局,投资者维权困难。
4。利用网络电影和网络剧引诱人:除了传统的院线电影外,网络电影和迷你剧通常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这两类平台都有计费机制,很容易看到那些跳动的数字。而且很多制作方还会在项目初期拉投资,所以还是挺迷惑的。但事实上,似乎互联网比投资院线电影更大,投资风险极高。不要被小和大所诱惑。在投资者的“豪赌”下,普通人可能仍欠下巨额债务。
【/h/]上述举报者提及的影视公司,国家商报记者均一一致电,部分无法接通,部分有号码空...几位专业人士和律师表示,有时合同纠纷只是表象。如果大规模与事实不符,将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被定性为没有真实的经营意图,且涉及规模大、人数多、金额大。个人投资者不要轻易涉足影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