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三万的中产,败给了卖房

ze1年前健康544

【/h/]今年3月,朱昱的房子仍未售出。

【/h/]去年12月开始,她效仿流行的方式,在小红书上发了一个月的笔记,宣传她在上海嘉定区的房子,标题都是“小红书第N天自己卖房,暴跌50万”。

【/h/]从自满到期待空,在过去的一年里,这对卖家来说并不罕见。而这幅画被盗只是卖家所受委屈的九牛一毛。

【/h/]我被中介反复教育降低价格。降价后,我多次带它去看,但都无果而终。我最终走到谈判桌前,被买家割得泪流满面...更有甚者,我把房子挂在二手平台上,却差点遭遇“杀猪盘”。

【/h/]在这背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的结果,也是房地产这种具有特殊属性但在中国家庭资产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商品在新一轮周期面前所带来的阵痛。

【/h/]做了八年房地产顾问的杨迪见证了这一变化:“从2016年到2019年,来找我的人问如何买房,甚至如何合法解决财务问题;2019年到2021年前后,更多的人问我如何退还押金;自去年4月以来,几乎所有的咨询都是关于如何出售房屋以及如何置换房屋的。”

【/h/]在“买涨不买跌”的主流论调下,曾经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h/]为了找到能给出理想价格的合适人选,大多数卖家选择广泛撒网,不仅在所有中介平台上撒网,还亲自在小红书、闲鱼和Tik Tok等平台上大海捞针。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互联网平台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无法解决交易中的堵点,无法穿透人性。

【/h/]目前,卖家正在失去他们的“尊严”。

我喜欢这套公寓,但我负担不起涨价。

【/h/]小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卖房的谈判桌上被卖家“剁”哭。

【/h/]长期居住在辽宁的小棠一家,两人都是985硕士毕业。他们享受到了教育的红利,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孩子在附近上小学,他们决定卖掉现有的房子,在学校附近进行置换。

【/h/]正是这种“刚需”背景,让急于卖房的唐笑无法守住心理价位。“对方是一名转业的退伍军人。当我第一次报告它时,价格比我预期的低15万。后来我直接跑题了,开始讲新兵怎么训练,怎么吃苦。总之,我喜欢这套房子,但我没钱加价。”

【/h/]早在两年前,小棠的替代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经过漫长的卖房之路,终于妥协了。然而,当我想到自己里里外外损失了30万元,以及对方的压垮式讨价还价时,我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当场流下了眼泪。

【/h/]眼泪没有白流。最终买家增加了5万元,中介也提出减少4万元佣金。糖更平衡一点。

【/h/]小糖交易的中介平台是链家。2023年9月,链家在北京进行了一次重要调整。原本由买方承担的2.7%的代理费改为买卖双方各付1%。这被认为是买卖双方地位交换的标志性事件。

【/h/]事实上,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卖方的弱点已经显现。在小棠所在的城市,甚至可以免除买方1个点的代理费,而卖方支付1.5个点。为了快速卖房,唐笑签约了链家的“好赞”服务,中介费达到2.5%。

【/h/]进入3月楼市的“小阳春”,买方的议价优势地位并未动摇。据麦田房产统计,北京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下降0.4%,但挂牌量环比上升0.18%,成交均价空较上月下降0.06个百分点。

【/h/]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何让房子脱颖而出?有人想到了“暗箱操作”。一位北京卖家向蓝洞商业透露,她和她的经纪人私下约定,如果能在3月底前以高于350万的价格出售,将向对方支付2万元。

【/h/]“节目量一下子就上来了,这个周末有两场,”她说。“之前中介很不积极,让我降价。如果我不同意,就没有什么可展示的了。”

【/h/]中介“消极怠工”的背后,是交易量下降导致的收入骤降。根据“上观”的文章,2020年,深圳一名刚毕业的房地产经纪人年薪可达25万元;到2021年,随着市场的冷淡,他的收入将直接减少一半。

【/h/]“新能源汽车、医疗美容、保险……”杨迪曾是房地产营销的一线员工,他统计了前同事的流量。“聪明的人总是紧跟潮流。”

【/h/]对于卖家来说,无论是购买中介服务还是处理暗箱交易,都是花钱买流量,那么为什么不尝试流量更大的社交平台呢?许多卖家干脆砍掉中间商赚的差价,自己走自己的路。

【/h/]第二,差点遭遇杀猪盘

【/h/]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朱昱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平台上挂房子。以小红书为例,卖房笔记会有一个统一的标题,比如:听说小红书可以卖房。

【/h/]然而,公共领域流量的魔力并没有在房地产交易中发挥足够的作用。“蓝洞商业”随机询问了多位在小红书卖房的网友。无一例外,没有达成交易,大多数都止步于询价环节。

【/h/]在一个留言很多的帖子下,买卖双方的对立情绪极其明显。卖家抱怨买家只想一探究竟,买家则指责卖家来小红书就是想卖高价割韭菜。

【/h/]这种对立永远存在,公域在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稀释了目标客户的精准度,增加了遇到“有缘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目睹“人性参差不齐”的可能性。

【/h/]家住合肥的许奕去年在二手平台上成功出售了自己的二手车,这让她对二手交易平台充满了信心。今年6月,她打算卖掉自己的一居室。除了中介,她又一次想到了二手平台,却差点遭遇传说中的“杀猪盘”。

【/h/]在许奕的故事中,对方非常坦率,自称是一家IT公司的高管。他不仅提出全款买房,还在演讲中展示了自己可靠的好父亲形象。

【/h/]但让人不舒服的是,对方要求许奕把房子拿下来,给他截图,以便他申请公司的“住房补贴”,并下载指定软件进行后续沟通。“后来,我发现无论花多长时间,这个聊天软件都可以被撤销,”许奕说。

【/h/]接下来的几天,对方东拉西扯,问东问西。许奕只以为这是一个中年人的漫谈,但一个类似“杀猪”的套路出现了。对方突然提到,他在data master数据库加班时发现了一个轻微的波动,可能是国际原油的上涨期,并要求许奕用他的账户密码登录一个所谓的交易所网站。他意识到许奕拒绝了他,并买卖房地产。

【/h/]许奕在网上发布了这段经历,许多人立即表示他们遇到了同样的套路,同样的人,同样的故事,甚至微妙的波动,单身女孩也会被表白。

【/h/]据官方报道,这种“杀猪”行为在租房市场上屡见不鲜。如果剧情继续下去,那将是一个“大哥带你投资致富,最后却血本无归”的故事。

【/h/]许奕觉得她还是高估了人性。她告诉我们,卖车也是线下交易,对方直接付全款就开走了。她心里很清楚,“线上引流只能做,但线下还是要谈。”

【/h/]即使房地产经纪人现在在Tik Tok和a auto faster上拥有账户,卖方仍然很难绕过中介和社交平台完成闭环交易。即使是坚信奇迹的Tik Tok也没能冲向高塔。

【/h/]据界面新闻报道,Tik Tok地产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全面转型在线业务,其盈利模式回归传统模式,包括CPS(每销售成本,这是一种在线房地产交易分包模式)和广告。事实上,这种撤退始于去年5月。Tik Tok把线下房地产业务变成了线上幸福,福州“麦田房产”被转移到麦田。

【/h/]“让吸引客户的平台进行房地产交易要求太高了,”杨迪说。“全款买房的话,买卖双方手拉手去交易大厅办理手续,钱货付清。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但一旦涉及贷款,后续的定金、首付、资格审查以及能否贷款等问题将成为堵点。”

【/h/]他补充说,“目前,中国银行的第三方资金监管只服务于企业,而不是个人。”

【/h/]第三,条条大路通罗马

【/h/]为什么房子这么难卖?

【/h/]在过去的半年里,李浩多次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在他心目中,自己的房子还是很划算的。它在朝阳区东四环。它六年前刚刚翻修过,有一个顶层公寓和一个大露台。

【/h/]不过,在中介,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老公房子高,楼层高,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你不肯降价”。

【/h/]因为他不肯降价,房子挂了两个月,看房人数只有个位数。李浩还在社交平台上挂出了自己的房子,并配有精致的图片,一天有几十个咨询,但都是在“礼貌询问”后没有跟进。

【/h/]于是,几个不眠之夜后,李浩做了一个决定:“我不卖这套房子”。

【/h/]杨迪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二、三、四线城市长期如此,可以说是麻木了。”这些城市的房价波动较早,房子无法以更高的价格出售。除非他们像小棠一样需要更换,否则越来越多的人直接“躺平”。

【/h/]“惜售”情绪的背后,是中国人家庭资产中房子的占比过高。接受低价出售房地产意味着接受房产缩水的“痛苦”。

【/h/]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30-40岁及以上家庭房产配置比例超过72.9%。杨迪的一位苏州客户拥有两套房,一套价值1400万英镑的别墅和一套价值680万英镑的四居室公寓。这个家庭95%的资产是房地产。“你不能说他不富有,但这样的资产结构肯定是不健康的。”

【/h/]幸运的是,虽然房子不好卖,但卖房的人正在逐渐考虑这个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卖房并不是他们实现理想生活的唯一途径。

【/h/]有些人选择贷款租房,比如许奕。“现在,当中介听到我的报价时,她说要和客户谈谈,但她没有进一步推动。我也知道市场很不景气,但价格真的太低了。”她把房子租了出去,打算先用租金来保障房贷。有趣的是,她的房子是在社交平台上租出去的。虽然社交平台在买房方面取得了普遍进展,但租房却相当聪明。

【/h/]有些人选择翻新老房子,比如李浩。“本来想把老破小卖掉换学区。但是现在出生率下降了,学区价格不稳定,孩子还不到三岁。你可以拭目以待。”

【/h/]有些人选择租房。北京网友@小菜女算了一笔账:“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北京三环的老人可以租6000元/月。看了带小院的梦想之屋,月租才一万左右。但是,如果我想为了这一套卖掉我现在的房子,我必须再增加400万,包括利息和贷款利率。除非房价每年上涨8%以上,否则租房和涨房租更划算。”

【/h/]事实上,这早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在RealData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中国重点40个城市中,2023年35岁以上的租客占比超过35%,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4.9个百分点,占比甚至超过了25岁以上的年轻人。房地产集团出租房屋并不罕见。

【/h/]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属性。然而,当新的周期到来时,曾经相信的定律开始崩溃,看似“躺平”,这也是一种对策。

【/h/]正如电影《普罗米修斯》中,机器人飞发对逃亡的主角说:“生活是一片荒野,而不是一条轨道”。无论是房地产交易还是其他任何事情,生活的话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总是会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朱昱、李浩、唐笑和许仪均为化名。

相关文章

逆风的红利与顺风的包袱

我 今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月,所有正常运营的企业都在做预算,为明年的工作做安排。 我认识一家500强民营企业制造企业,今年预算利润达成率预计为60%,明年利润目标与今年原定目标相同。这意味着明年的...

最大游戏直播平台“关键先生”失联背后,斗鱼业绩持续低迷

11月6日,市场传出直播平台斗鱼(NASDAQ:DOYU)创始人兼CEO陈少杰失踪近三周的消息。针对此消息,时代周报记者向斗鱼官方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电话未接通。据《科技创新板日报》了解,斗鱼目前...

决定2024市场走向的12件大事,就在这张时间表里

2024年后不到一周,全球资产动荡,美债收益率和美元上涨,美股遭遇2008年以来最差开局。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美股未来的走势可能更加不可预测。问题的关键在于美联储。 正如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

经济学家的困境

【/h/]成为一名经济学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高管批评他们没有足够准确地计算成本和收益,而利他主义者则指责他们浪费成本和收益。对政治家来说,经济学家是一个扫兴的人,因为他们不会允许前者承诺繁荣而...

全球“超级央行周”:瑞士降息,英国按兵不动

英国会是这一轮全球“降息潮”的下一站吗?在6月20日之前,这是笼罩全球市场的一大悬念。2024年以来,全球各经济体增长和通胀的步伐不一,各国货币政策出现分化。6月17日至21日这一周,澳大利亚、挪威、...

我对近期市场的4点思考

【/h/]我【/h/]快递新规要求快递:【/h/]对顺丰和京东物流都是利好,通达系涨价,顺丰大概率涨价。【/h/]好处空获取远非如此。总局每次出来干预价格战,其实对通达是好的,利润率可以恢复,否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