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传媒大亨于品海破产
【/h/]被取消上市的香港网络媒体“香港01”母公司、南海控股董事长余品海因债务缠身,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立即破产。
【/h/]3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审理了余品海的破产申请,并向他发出了破产令。同时,判令余品海支付诉讼费并按补偿性计算。
【/h/]余品海是香港媒体和文化界的知名商人。1994年,他从金庸手中收购了《明报》,2015年,他创办了香港网络媒体《香港01》。他的迪达集团涉足电影业,旗下拥有数千家影院,拥有迪达影院和橙天嘉禾影城等众多影院品牌,还发行了《孔子》和《岁月神偷》等电影。根据该公司的财务报告,截至2021年上半年,余额宝在全国拥有466家影院和2,950块银幕,覆盖181个城市。
【/h/]这位传媒大亨的破产与一笔超过4亿港元的债务有关。2022年6月,建银国际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向余品海及其两家子公司索赔逾4.16亿港元及利息。
【/h/]建银国际表示,2017年通过迪达控股间接购买了余品海全资持有的BVI公司Pippen Limited债券,担保人为迪达控股和余品海。2021年3月,该公司未能支付3.84亿港元的到期报酬,仅分期偿还了总计3716万港元,因此发起了追讨诉讼。
【/h/]2023年10月,建银国际作为余品海的债权人在余品海提出破产申请。
【/h/]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3月26日,余品海申请推迟聆讯并提交新证据,包括对其通过BVI公司持有的南海控股54.6%股份的价值评估。根据一方的会计报告,初步价值约为7.5亿港元,足以清偿所涉债务。另一方面,申请人反对该申请,认为持有南海股份不能作为还款担保。
【/h/]根据会计报告,余品海通过BVI公司持有的四个内地房地产项目价值超过173亿元人民币(约188亿港元),但部分项目出现问题,南海初步账目显示净负债39亿港元。副法官指出,虽然会计报告显示持有的南海股份价值足以抵销债务,但没有提出具体证据,因此申请被驳回。
【/h/]在余品海的资金和债务诉讼期间,他的两家上市公司南海控股及其子公司神州数码信息也于2023年10月取消了HKEx的上市地位。此前,两家公司暂停交易长达18个月。停牌前,南海控股股价为0.035港元/股,总市值为24.03亿港元;神州数码信息的股价为每股0.02港元,总市值为4.34亿港元。
【/h/]官网信息显示,南海控股成立于1991年,业务涵盖文化与传播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云服务、新闻传播服务和创意业务五大领域。在内地,其开发了深圳的“半岛城邦”项目和广州的自由人花园项目。2007年,南海控股市值攀升至262亿港元,余品海斥资超百亿元。
【/h/]南海控股陷入流动性问题,主要原因是影院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亏损严重。根据其上次披露的业绩报告,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营收为40.72亿港元,同比减少33%,股东应占净亏损为5.3亿港元。
【/h/]南海控股表示,由于疫情的爆发及其对宏观经济的持续影响,对文化和传播服务及创意业务分部计提减值准备。截至2021年6月30日,仍有37家影城处于暂停营业状态。此外,房地产开发分部受房地产开发周期性影响,其收入同比减少。
【/h/]2019年至2020年,公司连续两年巨亏,累计亏损31.7亿港元。
【/h/]截至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资产约为23.8亿港元,但其贷款总额高达143.8亿港元,资本负债率高达73.89%,已经资不抵债。
【/h/]2022年6月,南海控股公告称,由于流动性状况,其未能履行部分到期财务义务,导致部分相关债权人采取法律措施;一些用于担保债务的资产被冻结;公司将继续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寻求对这些债务进行重组。
【/h/]3月26日,申请人在其破产申请中称,余品海方面提交的会计报告提到南海控股的市值约为11.9亿港元,根据其在南海的股份计算,南海控股的市值约为7.5亿港元。如果按另一种方法计算,其股份仅为6亿港元左右。申请人认为持有南海股份不能作为还款担保,陈述不全面且缺乏书面证据支持,请求法院发布破产令。在听取陈述后,副法官正式发出破产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