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你真看懂了吗?
4月12日收盘后,a股迎来十年一遇的超级重磅利好!
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发布针对资本市场的“国九条”,发布了大量极重且针对性极强的指导说明。
前两个“国九条”发布于2004年和2014年,为上证综指2007年冲击6124点、2015年冲击5178点的牛市奠定了关键基础。
现在新一轮政策的发布,不仅恰好是十年期,也为a股在股市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后迎来新一轮牛市奠定了契机。
现在,各投资集团无数投资者都开始限制自己的持股。
但是你真的了解新“国九条”吗?
1。新的在哪里?
“国九条”三项政策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任务”不同。
2004年版的背景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前股权分置带来的诸多问题,为了发展资本市场,明确和完善股票市场制度。
2014版出版的背景着眼于开发、建设、开放,以拓展市场。
此次颁布的背景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市场公平、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证监会书记、主席轻舞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几个重点:
1。你说的“政治的”和“人民的”是什么意思?
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重要桥梁,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其重要价值不用多说。
因此,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保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运行,是国家的一项政治任务。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投资优质企业来增加财富、改善生活的机会。这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提供一个安全、透明、高效的投资平台的责任。
如果一个资本市场混乱不堪,漏洞百出,不能保证安全和公平,不能体现财富增值的功能,又如何实现“人之常情”?
A股十几年来一直在3000点附近波动,尤其是去年8月以来股市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充分反映出还有很多方面必须改革。
而且必须更彻底地改革和完善。
所以吴总裁新官上任三把火,联合各部门推出大量针对性措施,正是为了有效履行这一职责。
很多人说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最近做的,现在发表有多大用?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错了。
之前做的事情,比如IPO监管、融券、量化、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可能是暂时稳定市场信心的措施,但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但这些措施如果明确规定,白纸黑字写成政策,就有了法律效力和延续性,就有了评估结果的依据。
意义和效果完全不一样。
所以,这个“国九条”真的超出预期了。
不仅超过了发布时间,大家都没想到。
超出了改革的范围、力度和态度,比大家预想的要激烈得多。
二、重点
【/h/]新“国九条”面临a股市场诸多顽疾,涉及的改革焦点也很多,每一个都很强烈。
在我看来,有几点是很重的,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
第一,加强上市公司IPO管控和监管。
近年来,上市新股的各种问题凸显,“新股三高”、公司质量,甚至上市造假、中介审核不严等等,被投资者广泛讨论甚至质疑。
目前我们提高了主板和创业板的营收和净利润,完善了科技创新板科技创新的评价标准,收紧了交易所在审核方面的主体责任,明确了上市时要披露分红政策,甚至明确了要增强稳定回报的能力。
这些都是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最佳途径,也为投资者减少了投资“雷”,投资优质公司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
优秀公司比例越大,胜算越大,信心越大。
二是关于制度公平。制度本身的公平正义是交易市场存在的首要条件。
资本市场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游戏规则不公平,到处都是bug,就没人愿意玩了。
去年a股市场的“融券”事件,暴露了上市股东、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在交易系统中的权利不对等,以及量化高频交易导致的交易状态不正确,影响很大。
现在政策已经明确加大了对这些漏洞的制度改革,尽可能实现相对公平的交易环境,可以大大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去年四季度,每次这些相关政策一出,都能给a股带来极大的利好。
如今,这些措施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实施,将为未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带来更多期待。
尤其是“国九条”发布后,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也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实施政策。
动作雷厉风行,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决心一目了然。
其中,还有一项改革值得一提,非常出人意料——调整沪深港通信息披露机制。
沪深股通实时买入卖出金额不再实时披露,将在收市后披露(预计一个月后实施)。
近年来,北向资本作为所谓的“聪明钱”,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越来越大,因为“跟风效应”放大了市场资金的日内波动和走势,导致主要的境内投资者和散户似乎都要看境外投资者的脸色。
此前,有官媒发表评论质疑北向资金的“风向标”作用,北向资金信托制度调整引发市场看好。
现在政策终于出台了,是个好政策。
虽然有人认为这会导致普通投资者缺少一个实时了解市场走势的指标,但从国情来看,这种调整可以有效降低“因为少量资金会影响整个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
毕竟大多数情况下,北上资金都是几十亿,最多几百亿,对于一个日均交易量近万亿的市场来说,不过九个牛一元而已。
真的没有必要让这么少的资金受到整个市场的非理性影响。
三是引导长期资金入驻。政策要求,构建支持“长期投资”的政策体系,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
大幅提高股票型基金比例,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明确重新审视和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
对股市的信心,根本体现在资金上。是支撑整个股市的基石。
但是现在有巨量的资金躺在会场外面,一直在观望,没有进入会场,包括这些巨大的资金来源。
说一千句,说一万句,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零。不让这些大机构进场,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说明普通人能解读出来。
所以他们有没有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甚至比北上资金的影响更重要。
现在政策方针下来了,他们离开的时间应该不远了。
第三,一边准备,一边等东风。
股市作为一个金融市场,是一个上层建筑。
要让这个上层建筑足够稳定和强大,有两个最关键的底层基础——经济和制度。
这两个要素必须先牢固确立。缺少一个要素或一方出现问题,都会深刻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天花板高度。
三十多年了,为什么a股总是昙花一现,就是这两个方面出了一些问题。
现在新“国九条”是对资本市场制度的进一步大力改革和完善,这当然是极其重要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恢复和恢复活力。
一百年了,什么都没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华丽的词藻。
中外关系的转变,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要提振经济,不能只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也不能只靠妈妈们来承担“流动性支持”。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和促进经济中的重要使能作用,是取得突破的重要关键之一。
因为资本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只有通过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资本的属性,经济才能更高效地运行,经济个体才能结合政策更好地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最终实现活跃的经济。
所以在这个时期,国家会更加重视资本市场。
“国九条”发布后,无论是证监会还是沪深交易所,都出台了大量重磅政策。
不仅人们响应号召,昨天收盘后,四大行纷纷发布公告披露汇金再次增持,以期给市场带来更多信心。
都是来吹响号角,表明决心和态度的。
雷厉风行就是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