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买房送户口”,能激起多大水花?
抢人和信任楼市,这次都是。
【/h/]日前,南京出台新政策。在本市市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即具有合法产权的房屋)的人员,可申请将本人户口迁入该房屋,其配偶和未婚子女可随迁。
南京作为经济TOP10城市,继放开大学生落户、郊区落户、降低积分落户门槛之后,又有大动作。
多年前流行的“买房落户”又能掀起多大的水花?
我
买房送户口有多大吸引力?
早在20多年前,上海就出台了“蓝印户口”政策。外地人在上海买房可以获得准户口,一段时间后可以转为正式户口。
在土地宝贵的上海,户口一直是稀缺资源,落户门槛之高让无数人望而却步。“买房落户”对当年楼市的刺激作用可见一斑。
后来蓝印账号全面停掉,限购政策诞生。直到今天,上海是楼市调控和落户政策最严格的城市,只有北京能与之匹敌。
北京上海的户口含金量自然极高,但对于大多数二线城市来说,“买房落户”还有吸引力吗?
时代变了。当时户籍门槛严格,任何一个大城市的户口都足以引发无数人抢。
但随着新一轮户籍改革,零门槛落户遍地开花,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都取消了落户限制。
即使在一些特大城市,户籍门槛也形同虚设。郑州、沈阳、石家庄等地,只要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都可以落户。
换句话说,不管你买不买房,不管你有没有房子,哪怕只是租房,你都可以零门槛落户大部分城市。
但是在一些大城市,户籍门槛并没有完全松绑,落户的大门并没有向所有人敞开。
不久前,江苏发布了新的落户政策,计划除南京、苏州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无独有偶,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不在广东新的落户政策之列;浙江在新政中的零门槛落户也不包括中心城市杭州。
在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地,大学生可以直接落户,但有年龄限制,普通人只能借助“积分落户”来突破。
积分落户,不仅名额有限,还需要一定的社保或纳税期限,排队的人不计其数。
众所周知,落户门槛往往与户口含金量成正比。
京沪位居第一,广深宁杭位居第二。附着在户口上的资源,比如教育、医疗、就业、保障房等,依然很有吸引力。
南京的政策效果有待评估。如果北京上海能买房落户,恐怕等的人一路能排几十公里。
二
买房送户口是抢人还是托楼市?
其实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个既有必要又有必要的时代命题。
高峰期南京楼市火爆到北推广州深圳。一度房价堪比广州,是当之无愧的省会房价第二城。
然而,曾经上演过无数次百姓抢房的“房价四小龙”之一的南京楼市,早已从高位回落,远超一般城市。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城市房价数据显示,2024年3月,南京新房房价同比下跌6.5%,二手房房价同比下跌9.5%,跌幅居各大城市之首。
这只是过去一年的数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经调整了两年多。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南京均价已跌破3万元大关,部分热门楼盘价格重回7年前。
这种趋势并没有停止。
据我爱我家南京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南京新房成交量为3961套(不含高淳、溧水),环比下跌60%。总成交额约为143.24亿元,环比下降59.5%。
无论是房价的大幅调整,还是楼市成交量的巨幅下滑,南京面临的形势都比普通城市更加严峻。
其实南京早就开启了自由化之路。从拒绝房贷到全面取消限购,从多个区实行房票政策到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再到部分地区发放购房补贴。
但是,重要会议判断,楼市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才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单纯的松绑效果必然有限。
所以,复苏之路漫长而艰难。新的购房政策能引起多大的轰动,还有待观察。
三
楼市只是短期需要,抢人才是第一要务。
前几天,各地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数据。合肥以21.9万的增幅位居各大城市之首,郑州、杭州、Xi、成都等省会城市均超过10万。
这被认为是强省的胜利,但南京作为全国第五大省会,人口仅增加了5.6万人,排名中游。(见疯狂虹吸!强省必再胜”)
尴尬,一个名字叫“惠晶”的省会城市频频出圈,人口增长却多年落后于名义上的安徽省会合肥。
增量输给合肥不是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南京一直徘徊在千万人口俱乐部的边缘,封闭了很多年。
目前全国17个千万人口大城市,长三角占据第三,而合肥、南京、宁波、温州、徐州都成为长三角第四个千万人口大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合肥已经领先了。从2018年到2023年,合肥人口从893.2万增加到985万,增加了100多万人的巨大数字。按照年均增幅,最迟明年有望晋升为1000万人口城市。
相比之下,同期南京常住人口从924万增加到954.7万,仅增加30万。按照这个趋势,可能需要2030年左右才能过1000万大关。
换句话说,在千万人口的俱乐部争夺战中,南京落后了一个位置。
要知道,南京的十四五规划定下了宏伟目标:到2025年,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晋升为特大城市。
现在只剩一年时间,南京的三大目标,或许只有GDP总量,有了突破的机会。总人口和特大城市仍然是传说。
经济2万亿,悬念不大。
2023年,南京GDP达到1.74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十。只要能保持正常的增速,未来两年超过2万亿也不是不可能。(参见《万亿城市洗牌:谁前进谁落后》)
有几千万人,但没那么简单。
随着全国人口市场见顶,城市间的人口争夺战从增量博弈变成存量博弈,人口增长远比过去困难。
同时,南京虽然经济实力更强,有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的支撑,但不是传统强省,无法像成都、合肥那样虹吸省内人口。
且不说江苏素有“大宗省”之称,“太平洋十三保”可以独善其身,加上上海、苏州等经济强市的存在,省会城市很难形成强中心模式。
所以,这几年南京一直在松动落户门槛,拼命抢人,试图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无论如何,城市竞争。不进则退。不开始抢人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