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新趋势:低容积率地块渐成主流

ze12个月前健康379

【/h/]为什么我们今天会看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放松,包括降低首付利息、以旧换新等。,本质上都与原有的土地供应有关。

【/h/]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商品房库存量达745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远超往年水平。

【/h/]我们的新人口正好相反。

【/h/]所以从今年开始,这种情况可能会开始完全逆转。

【/h/]这也与高层发布的一项通知有关。今年5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房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暂停出让新增土地。

【/h/](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

【/h/]因此,去库存运动从土地开始,并逐渐蔓延到城市...

【/h/]我

【/h/]今年直接下调土地供应计划的城市不在少数。

【/h/]每年,各城市都会先制定土地供应计划,这意味着要为2024年的土地市场做出预算。

【/h/](来源:各市自然资源局,仅供参考)

【/h/]从这份城市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可能大幅减少50%以上土地供应的城市:厦门、苏州(市中心)、东莞、南京和宁波。

【/h/]其中苏州(市区)跌幅惊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h/]2024年苏州(市区)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仅为185公顷,同比去年减少超63%,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h/]更让人感慨的是,如果翻出苏州(市区)近十年的商品房供地计划,会发现土地供应已经果断降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去库存的态度非常坚决。

【/h/](来源:江苏土地市场网)

【/h/]而同为江苏省的南京也不太大度,很可能壮士断腕。

【/h/]2021年以来,南京商品房土地供应计划连年减少。

【/h/](来源:江苏土地市场网)

【/h/]从高峰时期的710公顷到2022年的660公顷,2023年的供应计划只有493公顷,今年的240公顷还不到去年供应量的一半。

【/h/]说到土地供应,号称土拍第一城的杭州怎么能少得了呢?

【/h/]截至目前,杭州尚未正式公布2024年土地供应计划。

【/h/]不过,自去年以来,杭州商品住宅用地计划有所减少,从687.74公顷减少到632.12公顷,微降8%。

【/h/](来源:杭州市自然资源局)

【/h/]不过,新政后杭州首次上架4宗地块,推地节奏大大放缓。预计今年杭州土地出让将继续萎缩。在所有下降的城市中,厦门的总土地供应计划只有约49公顷。

【/h/]即便如此,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仍在大幅下跌。

【/h/]《厦门市2024年住宅供应计划》中公布,今年厦门仅供应12宗商住用地,岛外10宗,岛内2宗。

【/h/]与2023年25宗宅地出让计划相比,数量直接减半。

【/h/](来源:厦门市自然资源局)

【/h/]此外,还有降幅较大的城市,包括济南(301公顷)、无锡(225公顷)、长春(166公顷)和长春(43%)。

【/h/]不仅在前几年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一二线城市,这波土地供应出现萎缩,三四线城市的小城市也跟上了这一趋势。

【/h/]我注意到上海周边城市的用地计划也大幅减少。众所周知的昆山首当其冲。与过去十年的数据相比,这个典型的上海周边城市的土地供应速度有所放缓。

【/h/](来源: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h/]同样,嘉兴也在2024年的供地计划中减少了宅地供应。

【/h/]根据供应计划,2024年嘉兴市规划商品住宅用地为124.4公顷,比2023年的规划供应量146.7公顷减少了22.4公顷,但减少幅度不高,但也达到了15.2%。

【/h/]最后,看看中国的一线城市。楼市像上海一样健康,2024年土地出让计划将减少。

【/h/](来源:市自然资源局)

【/h/]广州计划减少8.7%,北京与去年持平。

【/h/]在所有城市中,一线城市北上广相对较强,人口不断流向大城市。

【/h/]一线城市的楼市需求仍然是最大的,还有缺口和空,所以土地供应没有放缓也是可以理解的。

【/h/]因此,从土地的数据中,我们提前感知到未来两年最大的主题是减少住宅商品房的供应。

【/h/]这个盘点在今年全国楼市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h/]二

【/h/]不仅供应量减少了,而且容积率也在悄悄松动。

【/h/]仔细观察今年各城市拍卖的土地名单,不难发现土地市场还有一个趋势,而且越来越明显。城市土地供应的容积率也在发生微妙的结构性变化。

【/h/]大家还记得去年10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一份文件吗?

【/h/]其中一条提到:取消远郊容积率1.0限制。

【/h/]没想到今年土地入市这么快就实施了。越来越多城市的土地市场开始出现1.0以下的超低容积率地块。

【/h/]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下表:

【/h/](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h/]这些低密度地块不仅看点十足,也预示着国土全面进入新阶段。

【/h/]首先,一线城市开始出现纯别墅地块是一个重要信号,来自北京。你要知道2023年北京的平均容积率是2.3。时隔12年,该市土地市场再次出现容积率为0.7的低密度项目。

【/h/]根据网上信息,该别墅地块位于顺义别墅区。未来,预计该地块将打造大型豪宅产品,平均总价预计不低于2000万元。

【/h/](来源:网络)

【/h/]巧合的是,在杭州郊区,纯别墅地块可能要来了。

【/h/]在富阳区2024年土地阅读手册中,东洲板块新增两宗容积率为0.7的低密度宅地。

【/h/]这两个地块位于黄森林公园旁,东邻绿城富春玫瑰园,占地300多亩。

【/h/]2010年,上海暂停容积率小于1的地块出让。

【/h/]容积率在1以下的纯别墅产品未来是否会在上海本地拍卖市场再次上架,我们或许可以拭目以待。

【/h/]第二个信号来自南京。

【/h/]不仅是郊区,城市核心区的低密度地块也在宣布回归。

【/h/]在被誉为南京豪宅聚集地的河西新城,首次推出容积率低至1.01的低密度住宅用地。该媒体还预测,这块地可能会超过周边的葛洲坝中宁府,成为南京的新地王。

【/h/]在最近的重点城市拍卖中,低密度住宅地块越来越多,这并非偶然。容积率的全面降低可能会成为接下来土地市场的趋势。

【/h/]在今年发布的南京市本级住宅用地供应名单中的23宗地块中,有17宗地块的容积率低于2。

【/h/](来源:网络)

【/h/]根据最新5月杭州集中供地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h/]在最新的供应名单中,杭州不仅推出了4宗地块,放缓了土地节奏,而且一次性推出了4宗容积率不高于1.65的地块,这确实很罕见。

【/h/](来源:网络)

【/h/]土地出让容积率下降。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城市的土地供应正在慢慢走向适度。

【/h/]到年底,我们还可以回去恢复报价。今年各城市土地供应的容积率下降了多少?

【/h/]另一方面,就像前段时间放开中小户型比例的目的一样,无论是大户型还是别墅,未来都需要更多的纯改善型产品进入市场。土地容积率的降低就是为了解决这一明显的供需矛盾。

【/h/]因此,我们也有可能告别高容积率、90多套公寓、小三房以及同质化产品泛滥的时代,置换客户真正买到好产品也将是下一个大趋势。

【/h/]那么,让我们看看房企的产品R&D能否跟上这种需求的迭代。

【/h/]三

【/h/]很多事情并不明显,但背后的大趋势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h/]楼市的供需关系来源于土地市场。土地出让的减少直接影响新开工面积的减少,这当然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h/]自2018年以来,我们进入了商品房建设的高潮。从2019年到2020年,中国住宅新开工面积连续超过16亿平方米。

【/h/](来源:国家统计局)

【/h/]按照这两年的住宅销售面积计算,2022年约为11.17亿平方米,2023年约为13.5亿平方米。

【/h/]2021年以来,房屋新开工面积开始大幅下降。按照目前的土地供应速度,新开工住房面积大概率不会超过6亿平方米,回到2005年左右的水平。数字在变化,住宅商品房去库存的效果更快实现。

【/h/](单位:万亿元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h/]在最高的年份,一些城市的财政对土地的依赖度高达90%。商品房的不断建设确实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但近年来新增人口减少,不得不接受未来新增住宅用地需求减少,土地供应直接减少。这也是从土地供应端开始去库存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

【/h/]当然,新开工住宅面积的减少也意味着僧多肉少,房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h/]在各城市不再大量供应土地的背后,似乎土地市场可能没有当初那么火爆,但当库存不再积压时,楼市将逐渐变得良性,信心将回归。

【/h/]换句话说,这也可能是今天的一个好信号。

【/h/]只有当这种情况发生变化时,才是逆转的开始。

相关文章

被喊话退赔69亿元后,东方甄选报警,职业打假人王海称其报假案

【/h/]东方精选再次陷入“造假门”。【/h/]2月18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视频称,据举报人王怡君称,东方自营产品厄瓜多尔南美白虾隐瞒了焦亚硫酸钠的添加和过量使用,涉嫌欺诈消费者。王海发布的视频显示...

黄金AI吃香,近六成基金Q1赚到钱

【/h/]2024年一季度所有交易日已经结束,公募基金一季度业绩也已出炉。重金和AI是本季度收入的“密码”。【/h/]2024年开年后,市场波动加剧,年初大幅回调,随后在龙年新年后反转反弹。从公募基金...

面试资管机构:我只和AI聊了几分钟

人工智能(AI)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已经开始。 目前是校园招聘的黄金时间,也是各资产管理机构人力资源部门“应接不暇”的时候。 然而,一些金融机构却亮出了“节能”的大招——AI面试机器人。 在参加...

新规多面观:对28万亿公募影响几何?

2023年12月8日,证监会公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目前,意见稿还在广泛征求中。 与众多市场人士交流得到的意见也是一致的:新规草案...

千亿债务压顶,泛海帝国落幕?

“我深感愧疚,并为此向每一位投资者真诚道歉。我经营了30多年的企业,却低估了这两年遇到的困难。”前山东首富卢志强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当他在2021年说这句话时,他遇到的财务困难只是冰山一角。 泛海控...

美联储3月有大戏?

最近频繁而零碎的信号正在引起市场的担忧。随着美联储悄然缩表1.28万亿美元,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正逐渐远离舒适区。 第一个信号是回购利率“偶尔”跳升。 第二个信号是RRP将在3月耗尽。 第三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