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公募留不住明星基金经理
【/h/]基金经理辞职潮从未停止。
【/h/]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超过1300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超过100人,其中包括汇添富基金的袁建军和景顺长城的李锦。此外,已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从其管理的基金中卸任,这被外界视为其即将离职的信号。
【/h/]在基金经理离职潮中,一些中小公司“大佬”的离职格外引人关注。例如,圆信永丰基金的“一姐”范艳在一个月后离职并加入富国基金。
【/h/]一些公募投资者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与大型公募基金相比,中小型基金公司在规模、资源和影响力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作为公司的“金字招牌”,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可能导致公司规模、声誉和知名度大幅下降。此外,由于资源有限,中小公募很难迅速为明星基金经理找到接班人。
【/h/]在监管和业绩的双重压力下,公募行业的“造星时代”或告一段落,“造星”已成大势所趋。接下来,失去明星基金经理后如何突围,是中小公募面临的新问题。
【/h/]明星基金经理频繁跳槽。
【/h/]今年以来,在离职的知名基金经理中,元信永丰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范艳最受关注。
【/h/]今年3月,有传言称范艳将离开公司。当时,圆信永丰基金否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范艳正在正常履行职责。一个月后,圆信永丰基金发布公告称,范艳因个人原因于2024年4月1日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同时因个人发展原因于2024年4月3日辞去所掌管的全部基金职务,离开公司。
【/h/]范艳在圆信永丰基金成立当年加入公司,2015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离任前,该基金经理任职时间超过8年。她曾任圆信永丰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2023年末管理规模170亿元,是市场上百亿级的基金经理。
【/h/]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范艳共管理8只基金(包括7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债券型基金),总规模170.09亿元,占元信永丰基金总规模的40%以上。从业绩来看,有两只基金的回报超过100%。其中,圆信永丰优佳生活管理的回报更是高达187.76%。
【/h/]另一家中型公募基金贝莱德也在今年失去了“国父”唐华。年初,贝莱德基金宣布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更换基金经理,首只产品的首任基金经理唐华离职。
【/h/]与范艳不同的是,尽管唐华是贝莱德基金“初创团队”中的基金经理,但遗憾的是他管理产品的业绩并不出色,在管理中国新视野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亏损了约45%
【/h/]此外,百亿明星基金经理邱东荣也频频传出离职消息。原因是5月11日,邱东荣管理的两只基金中庚价值领航和中庚价值品质发布了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分别聘请刘胜和吴承根与邱东荣共同管理上述产品。
【/h/]时代财经发现,中庚价值领先和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是邱东荣管理的两只规模最大的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规模分别为68.99亿元和46.18亿元,占邱东荣总规模198.54亿元的58%。除上述两只基金的新基金经理外,邱东荣的另一只基金于2020年6月与吴承根共同管理,两只基金由邱东荣单独管理。
【/h/]对于中庚基金来说,邱东荣堪称“顶梁柱”。中庚基金目前有6只产品、3位基金经理,公募管理规模约250亿元。其中,邱东荣掌管5只基金,管理规模接近200亿元。此外,邱东荣也是中庚基金的股东,目前持股9.73%。
【/h/]一位公募人士告诉时代财经,邱东荣是中庚基金的负责人,该公司的主动维权团队几乎是由他组建的。如果他离开,很可能会对业务团队产生很大影响。
【/h/]此外,今年5月,中邮基金知名基金经理郭晓文为三只产品聘请基金经理。目前,郭晓雯没有独立基金;中加基金老将严培贤也经历了多次基金经理变更。目前,他没有独立的基金。
【/h/]这一系列变动引发市场猜测,邱东荣、郭晓文、闫沛贤均无独立基金,增加了他们可能离职的猜测。
【/h/]为什么中小公募“留不住人”?
【/h/]长期以来,“上市谋私利”是基金经理“跳槽”的常见目的地。不过,从2023年开始,“上市跑私募”将不再成为主流,多数基金经理离职后选择加入其他公募。
【/h/]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不少离开中小型公募的知名基金经理选择跳槽到大型公募。例如,在范艳离开圆信永丰基金后,她选择加入富国基金。
【/h/]与总规模不到400亿的圆信永丰基金相比,郭芙基金无疑称得上是“老大哥”。截至今年5月底,该公司总规模为9252.79亿元,旗下共有630只基金,90位基金经理。
【/h/]在范艳之前,富国基金还引入了此前从中银证券离职的著名基金经理白冰洋,白冰洋和邱东荣已经结婚。此外,唐歌、陈金伟、高楠、何光等知名基金经理在离职后都选择了大型公募基金公司。
【/h/]尽管新平台规模更大,但这些知名基金经理并未在短时间内实现业绩突破。以白冰洋为例。她于2023年12月开始管理富有洞察力的富国价值股。截至今年一季度,该基金总规模为2.9亿元。此前在中银证券,她管理着3只基金,离职前总规模不足5亿元。
【/h/]唐歌来到方正富邦基金后,管理的基金数量从之前英国大学基金的4只变成了2只,目前的投资回报率为负。陈金伟、高楠和何光的情况类似,可能与他们加入新公司的时间较短有关。
【/h/]为什么基金经理会选择冲规模公募?相比之下,中小公募为明星基金经理提供的薪酬激励和晋升机会有限空,部分中小公募缺乏产品、业绩和渠道优势,影响了新产品的发行,不利于现有产品的扩张甚至现有规模的维持,因此基金经理流失率较高。
【/h/]在公募基金降费降佣的背景下,多位专业人士建议基金公司完善内部治理、拉长考核周期、完善激励机制,以增强公司高管团队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中小公募来说,必须有接班人计划,以保证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
【/h/]去“追星”已经成为现实。
【/h/]无论在监管层面还是机构自身的发展,公募行业“明星化”基金经理已成大势所趋。
【/h/]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文件指出,公募应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加强“平台化、团队化、综合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建设。此前,证监会在《关于加快推进基金业公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坚决纠正基金经理明星化、产品营销娱乐化、基民投资粉丝化等不正之风。
【/h/]此外,近年来公募行业关于限薪的传闻层出不穷,从5000万元到1500万元,再到最新版限薪120万元。在压力下,中小公司的投资资源有限,可能无法为知名基金经理空提供更多增长。
【/h/]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将为其明星基金经理“减负”,一些基金公司将调整投资团队,成立多资产团队,并将鸡蛋分在不同的篮子里。对于中小公募来说,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h/]以圆信永丰基金为例。Wind显示,目前该公司共有12位基金经理。除了三位没有主动股票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之外,其他九位都接手了范艳的产品。其中,陈晨接手了范艳的三只基金,包括圆信永丰优家生活和圆信永丰智优混合A/C .截至6月3日,上述三只基金近三个月的业绩都是积极的。
【/h/]贝莱德基金唐华离职后,中国新视野现任基金经理为单和沈,业绩从1月初的-44.55%变为7.74%。目前,沈管理的4只基金中,3只业绩为正,1只业绩为负。
【/h/]东兴基金基金经理ismail Mohammad对时代财经记者表示,对于小公司来说,失去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影响,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可能会带来基金业绩波动,新基金经理也需要时间调整和适应。不过,随着基金公司投研平台的完善和人才梯队的建设,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h/]对于如何应对基金经理辞职的问题,伊斯梅尔·穆罕默德认为,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建立更强大的团队合作机制和投研体系来减少对单一个人的依赖,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影响,并确保投资策略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因此,尽管短期内可能会面临挑战,但从长期来看,行业正在逐渐适应和减轻明星基金经理变动的影响。
【/h/]华南一位资深基金圈人士也表示,明星基金经理不会永远发光,以前“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规则不再适用。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把所有的钱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就更不对了。
【/h/]如今,公募行业正在加速“明星化”,基金公司也在努力摆脱个别“明星”基金经理的影响。未来,对于中小公募来说,失去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成本可能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