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一路加仓的消费龙头

ze11个月前健康716

这两周缺乏利多消息的a股开始战战兢兢,持续回调。其中,一向稳定的食品饮料板块跌幅也超过8.3%。

但世间悲欢并不相通,有成就的领军人物总能独善其身。例如,国内功能饮料董鹏饮料在此期间逆势上涨了几个点,大大超过了食品和饮料板块的整体表现超过10个百分点。长期来看,董鹏饮料今年以来涨幅超过24%,与行业相比明显脱离独立行情。

董鹏饮料独立上市背后有几把刷子?我还能上车吗?

目前市场风格主要以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为首的周期股为主,增长板块继续被忽视,包括国内外机构重仓的食品饮料。董鹏饮料能逆差β环境而行,走出自己的α,显然有自己硬核的基本面支撑。

2023年和2024Q1,董鹏饮料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2.4%和3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1.6%和33.5%,延续了大幅增长的趋势。

再看盈利能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毛利率为42.77%,略低于2023年的43%,但远低于2020年的46.6%。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原材料整体上涨和期间新品推广拉低了整体业绩。第二,核心单品500ML金瓶的价格并没有上涨,而是继续小幅下降。

公司最新净利率19%,保持上市以来最高纪录,比2018年最低的7%高出12%。毛利率保持下降趋势,净利率持续上升。关键因素是三项费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尤其是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从2018年的31.9%下降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7.1%。

根据上述核心经营数据,董鹏饮料业绩增长良好,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这是股价逆势上涨的最重要动力。

那么,为什么在消费低迷的大趋势下,董鹏饮料还能表现的这么好呢?

最重要的秘密武器就是价格。

董鹏饮料500ML金瓶零售价5元,折合成10元/升,而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单价远高于前者。比如红牛250ML零售价6元,折合24元/升,比董鹏特饮高140%。

在功能饮料的赛道上,货车和出租车司机、蓝领、外卖小哥甚至网吧的年轻人都是主要的消费群体。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同时在经济复苏乏力、消费降级的背景下,性价比成为持续抢占红牛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尼尔森IQ报告,董鹏特饮在2021-2023年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第一和第二,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功能饮料企业。

2023年,销售占比从2022年底的36.7%上升到43%(比红牛高12.2%),销售占比从2022年底的26.62%上升到30.9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牛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除了价格,董鹏饮料在产品和营销方面也是成功的——终极模仿和创新的差异。多年前,董鹏完全采取了追随红牛的策略,无论是口味、配色还是净含量都与红牛保持一致,甚至“累了就喝董鹏特饮”的营销口号也大同小异。后来,董鹏逐渐进行微创新,杀出一条血路。

例如,在产品创新方面,推出了带防尘盖的PET瓶董鹏特色饮料。一方面提高产品认知度。另一方面,防尘罩的设计也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便于携带和收纳。在净含量上,500ML金瓶也与红牛250ML罐装产品有明显区别,价格仅在5元以内。

在一系列差异化措施下,500ML金瓶大获成功,成为董鹏饮料业绩的绝对扛鼎之作。2018-2021年,该单品销售收入从8亿元增长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5%,远超总收入增长率的32%(2022-2023年500ML详细数据尚未披露)。2023年,该产品已首次进入尼尔森全国饮料产品前三名。

董鹏饮料能逆势突围。除了自身和行业因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低价策略顺应了宏观市场环境下消费降级的大趋势。

年初以来a股市场明显反弹,但食品饮料板块不温不火,多家龙头公司持续下滑,包括涪陵榨菜、无味食品、海天味业等。,这与董鹏饮料的股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主力资金为什么不去消费增长板块?而且整体估值已经从2021年峰值的65倍大幅降低到今天的22.7倍。

主要逻辑是社会零消费增速上了一个大台阶,从疫情前的消费升级变成了消费退化。这将显著影响消费股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估值大幅下移不可避免。目前没有核心驱动力扭转这一趋势,导致行业配置风险偏好较低。

除了在白酒、啤酒、速冻等领域有一些增长潜力外,在很多细分市场空已经看到了天花板,包括卤制品、榨菜、酱油等。

这些赛道都有消费降价的趋势。

卤制品赛道上,无味食品目前价格较历史高点下跌83%,市值蒸发超500亿元。业绩拐点出现在2020年。从今年开始,营收和利润表现开始下移。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整体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行,消费需求低迷导致吨价下行。

涪陵榨菜也是如此。目前价格已从历史高点回撤超过65%,市值蒸发300亿元。涪陵榨菜也受益于疫情开始当年的家庭消费,在2019年扭转了下降趋势。但很快,演出出现了滑铁卢。2023年营收自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量价齐跌。

在此之前,涪陵榨菜业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的涨价——涨价操作几乎每年都在进行。但从2020年开始,涨价开始影响销售,涨价定律基本失效。主要是榨菜作为经济实惠的下一餐,现在价格已经触及主要消费者的价格承受极限,开始减少消费,也有消费退化的味道。

再看看海地的叶巍。目前股价即将跌破今年1月初的价格,比历史峰值低70%,市值蒸发近5000亿元。2023年营收和利润自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也是量价持平。从数量上来说,酱油无疑是海天这些年的增长引擎,现在销量下降了20万吨。价格方面,2023年海天酱油价格为5500元,2022年为5537元。此外,调味酱和食用油的价格正在下降。

在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背景下,许多消费品公司的业绩增长遇到了明显的天花板,盈利能力随着价格下行而恶化。

不过,符合消费降级的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包括董鹏饮料、拼多多、演金铺子等。其中,演金铺子早在2021年就布局了零食折扣频道,并与忙碌零食等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了业绩的逆势爆发。

【/h/]其本质符合消费退化的大趋势,获得了一波流量变化的超级红利,进一步提升了业绩。

食品饮料市值前20名中,董鹏饮料的PE为40.9倍,最高。其中有10家公司PE低于20倍,最低的在13倍左右,包括伊利股份、洋河股份、口子窖等。从估值比较的角度,说明了一些问题。

另外,从主力资金来看,北向董鹏饮料自上市以来持续加仓。目前最新持仓比例高达5.25%,持仓市值达47.37亿元,在食品饮料赛道权重股中排名第七。

从业绩高增长、潜力增长空和对外投资来看,董鹏饮料后期的资本表现应该值得期待。但令人不解的是,大股东和高管在解禁后上演了一场减持狂潮。

最近三个月,公司第二大股东郑君出资五次大幅减持公司股份1083万股,占总股本的2.7%,合计减持约19亿元。

此外,董鹏饮料多位高管也集体减持。去年5月,饮料公告称,董及13家公司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8.94%。当时对应的市值达到60亿元。去年12月19日减持计划到期后,上述人员减持总股本1.8593%,总金额超过13亿元。

对于董鹏饮料来说,市场更看好VS高管,他们通过减持发出不看好的信号。你相信谁?

相关文章

免费“赠送”惠州房产的深圳人

一个月前,林升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我在惠州的房产被无偿转让》。乍一看还以为是交房,其实是按揭交房。因为林升买不起房子,她给了首付和五年的月供。有意向接手的只需要支付转让费和之后的月供。评论区的人不领情,...

展望2024:无往不复

正常化第二年,交易区间延续。2023年复赛,是一个大国的重启。孤立无援的日子是必然要失去的。但是,随着交流的恢复,正如双方持续的高层对话和频繁的跨境交流所显示的那样,它将促进相互了解。 去年10月...

关于中国制造的五个误解和五个悬念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1992年到2015年,是全球化1.0时代,资本和技术的全球分工,效率至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编织供应链,美国的信息高地与中国的制造业洼地紧密结合,使中国成为具有...

“绕道”代销私募被禁止?记者实探

近日,市场流传有关部门将修改银行代销私募基金政策的传闻。传言称,“商业银行不得代销私募基金”的条款可能会进一步收紧,特别明确商业银行不得代销私募基金或通过借用其他持牌金融产品变相销售私募基金。一石激起...

钟睒睒:营销大师滑铁卢

【/h/]天色渐暗。【/h/]过去几天,饱受负面舆论困扰的钟睒睒在《宗二与我之间的三件事》一文中写道:“我仍然坚持认为水中的矿物质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这就是我坚持生产天然水的原因。”【/h/]20...

降息预期推迟,欧央行会继续“按兵不动”吗?

【/h/]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赵颖,原标题:《降息预期将推迟,欧洲央行明晚将继续“按兵不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h/]经济已逐步走出低迷,核心通胀仍很顽固,欧元区降息预期被推前推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