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破小”二手房,怎么突然火了?

ze11个月前健康944

【/h/]曾经被市场排斥的“老小区”(通常指城市主城区房龄超过20年的二手房)现在开始受到青睐。

【/h/]近期,随着央行5.17新政(即降低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降低住房公积金利率)的实施,多个热点城市的“老小”二手房交易速度正在加快。

【/h/]国家商报梳理机构数据发现,近期广州中心区域房龄超过20年的二手房成交周期缩短,甚至有不少房源在挂牌一天内“秒卖”;虽然5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较4月有所下降,但“老小”二手房成交活跃度大增,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8%。在成都锦江区的一个老旧小区,仅5月份就卖出了7套二手房,其中6套是在一个月内卖出的。

【/h/]一是多地“老小区”二手房交易火热。

【/h/]每经Ke Holdings Inc .查询发现,5月中旬成都锦江钢管厂五区有一套房屋出售,仅在上市一天后就显示了两次。这个住宅区的房屋建于1988年至2003年。仅5月份就卖出了7套房子,其中一套用了254天,其他的用了不到一个月。

【/h/]位于成华区驷马桥的滨河丽苑小区,房龄也超过20年。今年卖出了两套房,其中一套74平方米的两居室总价为124万元,低于挂牌价12万元。它只上市了一天,放映了一次。另一套房子的交易周期为13天,交易也只完成一次。此前,该小区二手房交易周期超过100天。

【/h/]“‘老破小’的咨询量和交易量确实比以前热情多了。”德佑地产成都某门店经纪人陈骁表示,这些老房子主要集中在成都主城“5+2”区域,学校、地铁站等房源咨询自然较多,成交周期相对较短。

【/h/]“最近,我接到很多外地人打来的电话,询问在成都买房的事情。大部分是成都周边城市的购房者,买房预算大概在100万到150万元之间。”陈骁补充道。

【/h/]据RealData成都分公司监测,5月成都二手房成交中,总价100万元以下房源成交比例仍呈上升趋势;100万-150万元房源成交比例小幅上升,处于近一年来的高位,呈现微弱复苏态势。就面积而言,紧凑型公寓2(80平方米或以下)和公寓3(80-100平方米)各自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

【/h/]梳理各机构数据后发现,今年以来,包括上海、广州、杭州、东莞、昆明等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近期在成交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老小”二手房成交周期明显缩短,与以往百天甚至数百天的成交周期相比堪称“光速”。

【/h/]以杭州为例。今年3月以来,由于总价低、租金回报高的优势,本市“老、小”二手房成交量猛增,5月人气延续。

【/h/]杭州我爱我家数据显示,5月,赵辉社区、翠园社区、蔡河社区、大观社区、方静社区和古荡新村的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63套、52套、41套、39套、35套和23套。其中,翠园二区以16套创去年以来单月成交量新高。去年该小区成交38套,截至今年5月成交量已达44套。

【/h/]“很多老社区的二手房价格已经回落到2017年左右的水平,这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很多‘老小区’的租金年化收益甚至可以达到2.5%~2.8%,这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杭州链家大观商圈一家门店的经纪人告诉晶晶,这些成交量较高的老旧小区房源面积相对较小,总价较低。“部分市中心老旧小区低价房源基本成交周期为一周,普遍议价收窄在空之间”。

【/h/]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5月上海二手房成交1.71万套,环比增加5.35%。其中,5月的最后五天(5月27日至31日),在上海“沪九条”新政的推动下,仅外环就成交了826套20年以上面积7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寓,成交量较政策出台前五天增长了5%。

【/h/]“核心城区的‘老、小’二手房具有一定的增值性和区位优势,尤其是总价可控。当然,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有拆迁的机会,因此它们将受到一些资金有限的买家的青睐,并对整体市场产生积极的市场影响。”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背后涉及到很多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业主,“老小”二手房的活跃交易也使这些业主能够换房。

【/h/]二、机构:二手房价格泡沫基本消失。

【/h/]我们注意到,这一轮“上有老下有小”的二手房交易与各地逐步解除限购政策密不可分,同时也有其他利好消息。

【/h/]自今年年初以来,“拆旧建新”(即拆除旧房后重建新房,居民可以搬回原地而不是重新安置在另一个地方)的提法越来越多,这已成为振兴旧社区的重要新模式。但此前“原拆原建”模式的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支持,真正能实现“原拆原建”的小区并不多。

【/h/]不过,今年4月11日,浙江省住建厅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我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这是国内首个推进老旧小区自我更新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关工作流程和配套政策。该政策侧重于“自我更新”,即小区业主可以主导老旧小区改造。

【/h/]事实上,今年3月底,杭州市闸弄口区4个社区启动了“原拆原建”民意调查,引发社会关注,引发该区房价波动。在成都,包括青羊区将军街68号、军平街89号在内,实现了“原址重建”,* *花园二期也在数年前开始探索拆旧建新。

【/h/]此外,在当前的楼市调整期内,降价幅度最大的二手房是“老小区”,这叠加了许多“老小区”业主不愿出售的心态,从而加速了此类二手房的交易。

【/h/]以上海静安区万荣小区为例,5月份成交了一套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成交价190万元,单价47170元/平方米。交易周期仅为9天。但2021年同期该小区同面积房源成交价为254万元,成交单价为61831元/平方米。

【/h/]今年4月,易居研究院在22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报告中选取了“一线城市即老即小的二手房价格”来衡量二手房价格泡沫。据其测算,2016年初一线城市“老小区”二手房价格开始上涨,2019年二手房价格泡沫开始“吹大”,从20%到2021年一季度58%的历史高位,随后泡沫持续缩小。

【/h/]尤其是在2023年上半年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的情况下,供需压力倒逼二手房价格泡沫继续缩小。到今年第一季度,泡沫仅为5%,这意味着经过三年时间,一线城市“老小区”二手房价格泡沫基本消除,二手房价格回归健康状态。这也代表着全国二手房价格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基本消除。

【/h/]不过,报告也认为,当前二手房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房源加速挂牌、部分房源大幅降价引发房东焦虑、高层二手房定价困难等。“二手房市场的活跃不仅关系到居民资产变现、住房置换和改善,也与房企的去库存和资金安全息息相关。在当前房价泡沫基本消除的背景下,各地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激活二手房市场。”

相关文章

时隔三年,喜马拉雅为何再次冲击IPO?

4月12日,喜马拉雅披露赴港IPO招股书,联席保荐人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CICC。最大的亮点是连年亏损的喜马拉雅终于在2023年扭亏为盈。这是继爱奇艺、Aauto faster等公司之后,又一家最近...

2023消费投融资年报:春天还有多远?

【/h/】如果说2022年是消费的寒冬,那么2023年就是消费投资的极寒。 【/h/】预期的复苏并没有到来,2023年消费投融资的数量和金额都在萎缩。大量消费者组织转向投资技术和芯片,消费者之间的问候...

利润增幅创近年新高,361°做对了什么?

2023年是疫情全面放开后的第一年,居民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对品牌的痴迷已经转变为对性价比的追求。国内供应链技术的不断成熟也让消费者找到了体面的替代者。消费习惯改变的结果是一些品牌的“...

二线动力电池厂家夹缝求生

【/h/]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内卷化加剧,处于行业“二线”的厂商最先感受到寒意。【/h/]近日,一位接近蜂巢能源的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由于今年项目较少,蜂巢能源加强了业绩考核,开始“变相降薪”。“...

正面回应监管机构是合法权利,慎勿炒作“硬刚”概念

【/h/]近日,一家名为连刚光电的公司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时,深交所的问询函对其提出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等问题。连刚光电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等中介机构回复称,2021年以来已有8家公司通过审核,实际...

正在沉没的环保生意,路在何方?

在市场变革、战略迷茫等诸多压力之下,环保行业的中场变局倏然而至。 自市场拐点以来,行业从宏大趋势中回过神来,先是围绕第二增长曲线展开了第一波思潮,但很快转变至商业模式的思考上来。 这两年,环保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