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矿”14年,洛阳钼业净赚15亿
14年“盖矿”,净利润15亿。
近日,洛阳钼业(603993。SH)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子公司新疆莫罗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莫罗”)65.10%的股权以2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实业”)。该交易仍需获得新疆莫罗股东大会的批准。
2010年底,新疆莫罗投资10.36亿元获得新疆哈密东戈壁钼矿探矿权,这也是新疆莫罗的核心资产。洛阳钼业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东戈壁钼矿资源量(以金属量计算)为50.82万吨,钼品位为0.115%。储量(以金属量计算)19.68万吨,资源剩余可开采年限38年,采矿权有效期21年。
洛阳钼业在国内有三大钼矿资源,分别是河南的三道庄钼矿和上房沟钼矿,新疆的东戈壁钼矿。其中,东戈壁钼矿是新疆发现的第一个超大型斑岩钼矿,规模大、品位高、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
他们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命运。当上房沟钼矿绿色矿山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容易被曝光的东戈壁钼矿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2023年,既没有进行勘探,也没有进行矿山开发活动。
自2010年以来,东戈壁钼矿一直处于未开发状态。新疆莫罗也不知所措。截至今年4月底,新疆莫罗总资产13.38亿元,负债132万元。今年前4个月净亏损198.71万元,去年全年亏损887.53万元。
这14年东戈壁钼矿发生了什么?“接盘”的中信国安行业在哪里?
洛阳钼业靠“卖矿石”净赚15亿。
经评估,新疆莫罗在评估基准日2024年4月30日的全部股东权益评估值为47.71亿元。本次交易标的(新疆莫罗65.10%股权)的对价为人民币29亿元,相当于93%的折让。
对于此次资产出售,洛阳钼业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表示,本次交易可以更好地聚焦集团发展重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公司聚焦经营性资产,布局新的战略并购和重大项目建设。公告显示,交易完成后,洛阳钼业将获得约15亿元的财务净收入。
【/h/]本股权转让协议于2024年6月19日即协议签署日成立,并于新疆莫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转让后生效。
【/h/]协议生效后五个工作日内,买方支付首笔交易价款人民币5亿元;买方支付首付款后五个工作日内,双方合作将目标股权过户至买方名下。转让的工商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视为本次股权转让的交割完成。
中信国安行业是谁能这么大方的出钱?
根据官网和公告,中信国安产业成立于2023年2月,是中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也是中信集团旗下、中信以外最大的资产运营公司。2023年收入(经审计)105.91亿元,净利润7.3亿元,2023年末净资产达到487.30亿元。
中信国安产业拥有6家一级子公司,包括中信尼雅(600084。SH)、中信国安(000839。SZ)和白银有色(601212。SH),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信息服务与网络、文化旅游会展、房地产运营等领域。
如果股权转让完成,中信国安实业将新增一项矿业权资产。
上钢联铁合金事业部钼分析师韦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个完整的钼矿的建设和生产周期在5年左右。按照洛阳钼业年报中提到的东戈壁项目预算,大概需要花费中信国安实业4年的净利润(以2023年净利润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新疆莫罗从去年7月开始动作频频:2023年7月,委托新疆天和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做采选项目的环评;11月,东戈壁钼矿补充勘探报告通过评审,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也在公众参与下进行了第二次公示。
2024年1月,新疆莫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拟报批公示;2月26日,哈密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新疆哈密东戈壁钼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于2月26日至3月8日进行了公示,目前尚未有信息更新。
6月21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新疆莫罗询问环评验收进展,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审批中。洛阳钼业上述人士也向时代周报表示,1月份的环评审批进展顺利。
取得采矿权后10年内的投资不到3000万元。
东戈壁钼矿自2010年被新疆莫罗收购后,一直处于未开发状态。
2013年9月,新疆莫罗取得东戈壁钼矿采矿许可证。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990万吨/年。但洛阳钼业当时的公告中也提到,由于矿山的开采条件,还需要大量投资,需要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才能投产。矿山建成投产的时间还不确定。
不过洛阳钼业自从拿到采矿权证书后,似乎对开发东戈壁钼矿“不太热衷”。定期上报的在建项目数据显示,东戈壁钼矿项目预算为28.49亿元,账面余额从2012年末的6930.87万元增加到2022年末的9509.95万元,10年投入不足3000万元。
东戈壁钼矿多年未开发,可能与采选项目与自然保护区距离较近有关。
在查阅《新疆哈密市东戈壁钼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时,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该项目位于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距离保护区最近的项目为西排土场,其边界距离保护区130m,矿区边界距离保护区800m,西采场距离保护区1000m。
为了保护生态,他们还通过GPS项圈追踪野骆驼的行踪,了解野骆驼的活动范围。但报告中提到,项目附近没有迁徙路径、饮水点等敏感目标,不会对野骆驼的迁徙和饮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野骆驼在植物资源匮乏的项目区附近长途奔袭的可能性较小。
哈密市自然资源局2020年工作总结中提到,主动与自然资源部门对接,划定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合理出让东戈壁钼矿国家战略资源,预留空进行开发。
另外,在新疆莫罗收购东戈壁钼矿后,钼的价格十年来一直在低位徘徊。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主要拉动钼需求增长的钢铁产量大幅下降。加上国内外新钼矿陆续投产,导致钼行业产能过剩加剧,钼市场交易极为清淡,钼价连连下跌。直到2017年国内钢铁行业景气度转好,钼价才出现震荡反弹。Wind数据显示,自新疆莫罗取得采矿权以来,2011年至2022年上半年,国内钼价一直在低位运行。
然而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钼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三千李。Wind数据显示,钼价从2022年8月4日的34.45万元/吨飙升至2023年2月6日的72.75万元/吨,并创下近17年来的新高。据国内Yilan.com和莫都Yunshang.com统计,2023年钼铁年均价约为25.69万元/吨,同比上涨37%。
2005年7月以来中国钼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风
为什么2023年钼价波动很大?韦杰分析,“上半年,在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政策力量的支持和基数效用较低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复苏增长趋势明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呈现‘触底反弹’的运行特征。下半年宏观政策开始达不到预期,不锈钢厂亏损严重,大面积减产,市场整体出现波动。”
钼价强势回归,导致2023年国内新项目加速投产并增产约1万吨,海外铜钼伴生矿产量逐渐恢复,形成共振。东戈壁钼矿也在逐渐“苏醒”,但在新动向频频出现的情况下,可能会“易主”。
关于钼的未来市场价格,韦杰表示,在供应方面,原材料将继续缓慢增长。哈密东戈壁钼矿设计3万吨选矿厂,2025年可能投产。西部矿业玉龙铜矿2023年钼精矿产量为3400吨。2023年11月改扩建项目投产后,预计2024年产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需求方面,由于国内产业升级转型,含钼钢需求增长良好,社会资源不断进入钼铁市场,但由于资金压力,产量提升有限。“长期来看,国家提倡高质量发展,不锈钢方面不断有新项目上马。预计不锈钢将继续保持6%以上的增速;特钢增速会更大,2024年含钼钢产量增长1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加息背景下经济增长低迷,国内能源和管道建设相对缓慢,导致钼需求增速下降。整体还有待观察。”
面对钼价持续十余年的低位运行和未来整体的供需关系,洛阳钼业14年来一直在“捂矿”,选择“放15亿在袋子里保安全”可能是目前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