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行业龙头,难逃退市命运
在经历了两年的大规模关店之后,“早教第一股”mygym(现名为“*ST明治”)也没有逃脱退市的命运。
【/h/]6月14日,深交所向mygym发出提前通知,拟决定终止mygym股票上市,原因是其5月16日至6月13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正式触及强制退市交易。
mygym自6月14日开市起停牌,股价最终锁定在0.37元/股,较上市以来最高点10.49元/股(注:2019年3月18日收盘价,按前权计算,下同)下跌96.47%。
作为早教行业的龙头企业,mygym一度风头正劲。巅峰时期在全国30个省市拥有562家早教中心,股价数次突破10元/股。在过去的两年中,mygym的许多早教中心被关闭,从2022年到2023年共减少了281个中心。然而,在关店潮中,mygym的经营状况却出现了转机。
然而压垮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份数据更差的年报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两份报告。2023年年报显示,美吉姆的关店风波愈演愈烈,公司也在关店浪潮中扩大了亏损,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报告甚至指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5月6日是mygym发布2023年年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当天开市,mygym的股价立刻翻绿。在连续28个交易日之后,mygym在借壳上市的第七年来到了退市的边缘。
先是28个跌停后,mygym陷入退市风波。
近5万股东,踩雷“早教第一股”。
【/h/]根据事先通知,深交所拟终止mygym股票上市,但mygym有权申请听证或提交书面陈述和申辩。
【/h/]mygym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个交易日内未申请听证,或者十个交易日内未提交相关书面陈述和申辩的,视为放弃相关权利。按照流程,深交所将正式决定终止mygym股票上市,随后确定退市日期。退市后,mygym股票将转至全国股转公司管理的退市板挂牌转让。
根据mygym通过深交所互动平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10日,在mygym拥有信用账户的合并名册上股东人数为49,979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遭遇按面值退市风险之前,mygym已被先行给予“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自5月6日起被冠以“*ST”,俗称“戴星戴帽”。
【/h/]其中,退市风险警示的原因是美吉姆2023年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023年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其他风险警示的实施,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在2023年对mygym的内控审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报告还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最近三年扣除非以前及以前年度后的净利润为负。
近一个月来,投资者一直通过深交所互动平台呼吁mygym采取措施干预股价。5月11日,管理层回应称“公司充分认识到投资者信心的巨大价值,并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并称管理层一直“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股票交易价格的变化,并与各相关方保持密切沟通”。
mygym提到了亏损问题的解决方案,称公司今年将进一步开源节流,积极探索新的业绩增长点。Mygym指出,近年来大量计提减值准备是公司连续巨亏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司将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无形资产的减值等导致减值准备金额较大的因素。
然而,面对股价的大幅下跌,mygym却有些力不从心。5月31日,投资者再次询问补救措施。mygym表示,公司收盘价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使未来8个交易日继续涨停,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冲击交易退市指数”。
Wind财经终端显示,5月31日,mygym报收于0.55元/股。由于该股被实施风险警示,每日涨跌幅限制在5%以内。
第二年,第二年关店281家,四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
“早教第一派”的陨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2018年11月28日,李三股份完成对天津美吉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美吉姆”)的并购,该公司于2019年4月17日更名为mygym,并完成借壳上市。
上市后,mygym一度大踏步前进。年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底,mygym的早教中心数量分别达到434家、524家和545家。2020年,mygym还针对下沉市场推出了子品牌“小吉姆”。截至2021年底,其在全国范围内共有562家由mygym和小吉姆签约的早教中心。
过了市场份额的巅峰,mygym马上就跌了。截至2023年底,mygym拥有281家由mygym和Jim Jr .签约的早教中心,这意味着2022年至2023年mygym共有281家净关店,其中2022年为83家,2023年为198家。
早在市场份额萎缩之前,mygym就已经出现经营困难。2020年,mygym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43.41%;同时,公司首次由盈转亏,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亿元,同比下降499.41%。
当时,mygym解释业绩变动原因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公司教育行业相关业务不同程度遇到困难,教育业务相关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之后的三年,mygym依然没能走出业绩的泥潭。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mygym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1.54亿元和1.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8亿元、-4.40亿元和-9.49亿元。今年一季度,美吉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17%至910.6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13.76%至-3940.36万元。
综合计算,从2020年到2024年一季度,mygym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
早教中心的大规模关闭,显著影响了mygym的业绩。针对2023年的业绩,mygym表示,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在逐步复苏,mygym中心前期积累的经营压力有所释放。一方面面临商业综合体经营变化、加盟商资金压力、人才流失等经营困难,部分mygym中心经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出生率的下降和新生儿数量的减少也影响了早教中心市场的扩张。
不同城市的家长告诉时代财经,他们报名参加的mygym早教中心被关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其中有家长表示,接受原中心转班到其他营地的方案,但第二个中心很快关闭。
鉴于近期风波不断,6月7日,mygym再次通过其微信官方账号“mygym儿童发展中心”发布声明,称“全国各地的mygym加盟中心和mygym公司均为独立的经营主体,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持股关系或其他关联关系。全国各地的Mygym加盟中心都是独立的,自负盈亏,相互独立”。
如今,再次被退市风波“袭击”的mygym如何全身而退?针对相关问题,时代财经向mygym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